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教学设计,共8页。
教 学 过 程
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
第二框 《青春萌动》
课时
2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我与他人和集体”中“交往与沟通”部分:学会用恰当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青春萌动》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异性朋友”,主要明确青春期心理萌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以及异性相处的重要意义;第二目“异性交往”,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正常的异性交往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使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两目题共同解决了学生在青春期遇到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困惑和误区,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
与异性相处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
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进入青春期男生女生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另外,本课第一框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男生女生的差异,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上的基础。
2.已有生活经验:进入青春期,学生开始出现心理萌动甚至产生对异性欣赏和向往,这些真实存在的经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存在的不足和困惑: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处理问题容易情绪化,对异性交往尤其是异性情感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困惑,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4.必要性: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会与异性交往,也是青春期重要的目标之一。本课时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异性交往和异性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友谊,这些对学生的言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解决同龄人(小梅)在生活遇到的烦恼和困惑、澄清误区,从知识层面上正确认识异性交往和异性情感。
2.通过分析图片、交流分享和事例分析,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和异性情感。
3.通过分析讨论具体事例,以及倾听教师对有关知识的讲解,做到既珍爱自己生命健康权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做到遵纪守法。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阅读本课时教材内容,做好预习。
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做到温故知新。
教学策略
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认真思考,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策略,问题生成与解决策略等。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对应目标与评价重点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材料:
男生女生在两次聚餐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男生女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小结: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
板书:
青春萌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分析心理学家的实验,引出“异性效应”,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环节一
探究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
活动一:小梅的烦恼1
出示材料:
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我是坏女孩吗?
引导学生思考:成长中,你有过类似的烦恼吗?这种现象正常吗?
小结:青春期心理萌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学生思考、举例并回答问题。
帮小梅解除烦恼,明确青春期心理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环节二
异性交往的意义。
活动二:小梅的烦恼2
(一)出示材料:
小梅所在的学校制定了这样的校规:
★男生女生不得成对出现在校园里…
★男生女生交往距离不得小于50厘米…
★男生女生不得同桌吃饭…
★…
引导学生思考:
1.学校出于什么担心,才制定这样的校规?
2.这些校规,有什么局限性?
小结:正常的异性交往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和优秀品质的培养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板书:
(二)出示问题:下列行为是否可取?
教师:出示三幅异性交往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是否可取。
小结:异性交往要把握原则和尺度,做到内心坦荡,举止得体,言谈得当。
板书:
学生小组讨论并达成共识
学生判断三幅图片中的行为是否可取。
帮小梅解除烦恼,明确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意义以及原则,初步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
环节三
正确认识青春异性朦胧的情感。
活动三:小梅的烦恼3
出示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梅与同桌“日久生情”,彼此欣赏,由于这份牵挂,小梅特别愿意上学,一放假反而觉得很失落。她很烦恼,这就是爱情吗?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正确认识小梅的这种情感?
小结:青春期产生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正常的现象,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板书: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帮小梅解除烦恼,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异性间朦胧的情感。
环节四
正确对待青春异性间朦胧的情感。
活动四:事例分析
(一)出示材料:
2011年9月26日,沈阳市某县一所学校内发生一幕惨剧,一名高二男生因“恋人”提出分手,用尖锐的玻璃碎片扎破自己胸口,造成严重的心脏破裂,裂口长达1.5厘米,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二)补充资料:
1.除为正义献身外,公民放弃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三)追问学生:那么,我们能不能去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呢?
(四)补充资料:
2.《民法典》: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
3.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谭平川带来了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建议:将现行刑法中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14周岁降低到12周岁。
小结:放弃生命健康权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所以,对待青春期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板书:
学生阅读事例和相关的资料。
通过分析悲剧产生的后果,引导学生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课堂小结
跟随老师的思路总结知识点
知识树小结,直观,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
达标检测
单项选择题
(A层)1.小美苦恼道:“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这说明小美( )
A.心理不正常 B.出现了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
C.生理发育成熟 D.出现了勇敢与怯懦的心理现象
2.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A.青春期萌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属于正常现象
B.异性间的友谊是不正常的,会遭周围人的质疑
C.在异性面前,我们渴望得到更多的肯定和接受
D.与异性交往,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相互尊重
(B层)3.青春期的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的情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②这是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③青春期的我们应好好提升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将来才有能力承担爱情的责任
④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理智对待这种情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中学时代,男女同学应“交往有度,纯化友谊”,这要做到( )
①交往中要落落大方,掌握分寸 ②提倡群体交往、集体活动
③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④禁止进行学习之外的交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B B D A
课后作业
访问家人或其他比较熟悉的人,了解他们对爱情的看法,听听他们对如何处理青春性情感的建议。
要求:访谈结束后,完成一份访谈小结,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青春萌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