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案
展开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将相关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过程与方法:通过统计蒜苗生长情况的活动、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折线统计图特点,进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等内容,不断积累学生统计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比较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统计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
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教学难点:能从图上获取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用具
学习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导读,统计铺垫
1.之前老师布置了栽蒜苗的活动,笑笑也做了这件事,请你来读读她的蒜苗生长情况。
(二)探索新知“点”和“线”
1.认一认,说一说,下面这幅图是怎么得到的?
(1)提问:笑笑根据统计表,画了一幅图你能看懂么?(自主思考,读图:标题、轴标、间隔量)
(2)谈话:和你的同桌说说,这幅图,是怎么得到的?(同桌交流)
【预设】先点点然后再连接起来
谈话:上面写的是第几天的时候她去看到的蒜苗的长度,这条线表示什么?尽量的多说,不足的让其他成员补充。(板书:横轴)
听懂他说的了吗?哦~点点,那这个点表示的是什么?(这个是蒜苗的高)这几天蒜苗长高了几厘米?
她说到了竖轴,这个表示的是什么?这个点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蒜苗长高了几厘米)那这是第几天呢,谁能看出来?
【预设】在第二天的上面所以是第二天生长了几厘米的意思,表格上虽然没有1但是可能是省略掉了。
(6)他说1cm没有写是,省略了,这里一小格表示1厘米。他说的对了吗?谁能用简单的话表示。
【预设】第四天高3厘米,指一指这个点
第六天高7厘米,指一指这个点
第八天高10厘米,指一指这个点
【引导】那这些点到底表示什么?除了点还有什么?哦,我问的是这个线是怎么得到的。
什么时候生长的速度快什么时候生长的慢?
【小结】
横轴表示几天,纵轴表示多高,每格代表1厘米。
图上有点和线,点表示蒜苗第几天所量的高度。
线是临近两点相连而成,作用是反映变化的快慢趋势,线能更清楚看出变化。
【定义】大家说的都很好,像这样的图就是折线统计图,可以让我们形象的看出蒜苗的生长情况。(板书:折线统计图)
(三)分析整体情况和部分情况
1.整体生长情况是怎么样的?
【预设】第2-4天快,4-10特别快,10-13天特别慢
2.和同桌说一说哪天到哪天最快,哪天到哪天最慢。理由是什么?
【预设】
中间这段长得最快,因为还有发芽(引导:那中间是哪段)
4-10天。因为这段时间要发育快速生长,所以长得比较快,后面变老了所以长得有点慢。
第一天涨到了1,4的时候3,4-6蹭的一下涨到7。
3. 4-6涨了多少呢?8-10呢?哪段时间蒜苗长的最快?你怎么知道的?线段越陡,变化越快。
【预设】(算数据或者看陡峭程度)我看4-6天这两个点相对应,显得相比起来就有了八个公分,8-10又高了。
哪段时间蒜苗长的最慢呢?线段越缓,变化越慢。
再出道题,那你预测第十四天能长到多少厘米呢?你怎么想的?(推测)
【预设】
我觉得是17厘米,因为10-12只长高了一厘米。
我认为是16-17厘米,因为我们不确定长高了多少厘米。
【引导】诶~我们虽然不确定,所以我们可以估,这只是一种预测,不是准确的数据,要想得到准确结果,还要进行实际测量。
【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够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能帮我们合理进行预测。
(四)动手画一画折线统计图
1.如果要你画一画,你会画嘛?老师把淘气的记录了下来,如果让你画你会怎么画。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所用标量、用尺子画)
2.开始画,老师巡视:同桌互相看看,有什么要提醒他的?(标题、横轴、纵轴、单位长度、数据间隔)你看懂他画的是什么了吗?
具体引导:(画点、画线、画横纵,横轴写上时间)时间怎么划分?(第2天,4,6,8,10)纵轴要写什么?(高度)还要写什么为了少走弯路我们要以前准备好这样一下就能画出来了?(画格子)为什么?
3.思考:同样是栽蒜苗,对于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小结】
标题、画点、画线、画横纵,选取合适的数据间隔,横轴写上时间,纵轴上写单位长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蒜苗不是一下子长高的吧也是从0开始的,虽然她们做了一样的事情但是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说明我们做了一样的事情但是得到的结果就是不一样的。
(五)练习
数学书89,1、2题
(六)课堂总结
1.认识折线统计图:标题、点、线、横纵、间隔。
2.解读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点表示的是高度,数表示的是变化。 (1)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把每个点所表示的数据标上去。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上描点。
(3)使用直尺把相邻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
4.推测要科学合理:折线统计图如果没有格子的话很难看出,所以我们要画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我们想要的数据,可以帮我们科学合理的推测,接下来超什么方向发展。
(七)课后探索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折线统计图,统计思想在古代就产生了。生活中还有很多统计现象等着同学们去探索,发现。
板书:
点:具体的数量
线:数量的增减变化
步骤:定间隔--描点--连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师谈话,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师谈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创境,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