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美术5年上册 全册教案(表格式)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美术5年上册 全册教案(表格式),共14页。
重庆市南岸区
小学学科全册单元计划
2018—2019学年度上期
学科 美术
教师
年级 五年级
学校 学院附小
教学班级 | 5年级 | 任课教师 |
| 制定时间 |
|
学生情况分析 | 该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 存在问题: 1、同学间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 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 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 措施: 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 ||||
本册教材与前后联系 | “造型·表现”:
在上学期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并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本学期要求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今后创作中学会装饰和美化环境,提高同学们的设计、想象、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设计·应用”: 上学期要求学会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本学期在此基础上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启发学生通过感受、设计、表现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提高学生在制作中的动手能力。为下学期学习简单的写生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做准备。 “欣赏·评述”: 上学期欣赏认识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本期要求学生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让同学们学会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为今后提高同学们的设计、想象、创造能力,打好基础。 “综合·探索”: 上学期孩子们学习了美术活动与社区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本学期要求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
本 期 学 习 目 标 |
1、认识色彩的对比,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能用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对单独纹样进行装饰。 3、掌握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4、掌握纹样、文字设计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5、学习对印的方法,利用水彩、水粉颜料加水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创作出色彩变幻、肌理美观的无笔画;培养探索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尝试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训练心手相应的表现能力。 7、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 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对京剧 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8、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9、培养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10、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的其它功能,对装饰画进行改变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 11、掌握各种绘画形式的创作方法(环保海报宣传画、手抄报),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12、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认识学习色彩的各部分的内容,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等内容。 增强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初步感受美术课独有的人文内涵。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色彩的对比,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难点: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培养学生的对绘画中透视现象的认识,提高学生绘画中的空间感。 体会艺术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艺术的情感。 |
全学期教学进度 | 单元 | 教学内容 | 节数 | 备注 |
造型表现 |
|
|
| |
1 | 色彩的对比 趣味文字 |
|
| |
| 色彩的和谐 画龙点睛 |
|
| |
| 诗情画意 快乐刮画 |
|
| |
| 无笔画 鸟语花香 彩墨脸谱 |
|
| |
设计应用 |
|
|
| |
2 | 美丽的纹样 |
|
| |
| 陶泥的世界 |
|
| |
| 元宵节里挂彩灯 |
|
| |
| 会跳的玩具 神奇的装饰柱 |
|
| |
欣赏评述 |
|
|
| |
3 |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
|
| |
|
|
|
| |
|
|
|
| |
综合探索 |
|
|
| |
4 | 电脑美术---反色的效果 |
|
| |
| 电脑动画 |
|
| |
| 美术学习纪录 |
|
| |
| 爱护家园 |
|
| |
|
|
|
|
|
第 1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 造型.色彩 | ||||
授课时数 | 新授课 | 练习课 | 复习课 | 机动 | 共计 |
|
|
|
|
| |
学习目标 | 培养认识色彩的能力,充分体现的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了解单独纹样的基本知识,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与表现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掌握纹样、文字设计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自主探究和教师的示范讲解,运用竹签等工具进行刮画。 学习对印的方法,利用水彩、水粉颜料加水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创作出色彩变幻、肌理美观的无笔画;培养探索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尝试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训练心手相应的表现能力。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运用纹样变化的方法来设计单独纹样。 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的冷暖知识,了解人的色彩感受。进一步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感受并了解中国画树和点景的表现方法,以及用笔的疏密及膜的浓淡来表现景物的远近。 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
教学措施与方法 | 1、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1)教师方面: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起到启发、诱导作用。 (2)学生方面:让学生之间建立起互帮互助小组,进行一帮一的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接受美的熏陶。 4、重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等方面的评价。 | |||
单元教学进度 | 单元各小结内容 | 节数 | 机动 | 共计 |
色彩的对比 趣味文字 |
|
|
| |
色彩的和谐 画龙点睛 |
|
|
| |
诗情画意 快乐刮画 |
|
|
| |
无笔画 鸟语花香 彩墨脸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2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 “设计·应用” | ||||
授课时数 | 新授课 | 练习课 | 复习课 | 机动 | 共计 |
|
|
|
|
| |
学习目标 | 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了解物体会跳的原理,学习设计会跳的玩具。 发展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通过认识柱子,了解各种柱的,对柱子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 制作装饰柱,培养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 体会生活中的美,欣赏自己作品的美。 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的其它功能,对装饰画进行改变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 借助电脑美术软件的多种功能,对素材进行加工、组合,从而创作出符合自己想法的美术作品。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了解柱子相关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装饰柱子。 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制作过程。 难点: 学习造型及反色处理技巧。 造型及色彩的选择 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
教学措施与方法 |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3、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增强竞争意识。 4、关心学生个体发展,多与其交流沟通,手把手的让其感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 |||
单元教学进度 | 单元各小结内容 | 节数 | 机动 | 共计 |
美丽的纹样 |
|
|
| |
陶泥的世界 |
|
|
| |
元宵节里挂彩灯 |
|
|
| |
会跳的玩具 神奇的装饰柱 |
|
|
| |
电脑美术---反色的效果 |
|
|
| |
电脑动画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 “欣赏·评述” | ||||
授课时数 | 新授课 | 练习课 | 复习课 | 机动 | 共计 |
|
|
|
|
| |
学习目标 | 过学习,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 ||||
教学重难点 | 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 |
教学措施与方法 |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 |||
单元教学进度 | 单元各小结内容 | 节数 | 机动 | 共计 |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4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 “综合·探索” | ||||
授课时数 | 新授课 | 练习课 | 复习课 | 机动 | 共计 |
|
|
|
|
| |
学习目标 | 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掌握各种绘画形式的创作方法(环保海报宣传画、手抄报),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学习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法。 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收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通过制作美术学习记录袋的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 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制作过程。 难点: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 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学习记录袋。 |
教学措施与方法 |
教学中体现理想课堂。在教学中积极投入课改当中;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中提高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树立符合课改精神的美术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美术教学中要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审视自己教学行为。 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 |||
单元教学进度 | 单元各小结内容 | 节数 | 机动 | 共计 |
|
|
|
| |
|
|
|
| |
美术学习纪录 |
|
|
| |
爱护家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一册教案,共51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全一册教案,共2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美术4下 全册教案(表格式),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