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课时作业
展开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COeq \\al(2-,3)+2H+===CO2↑+H2O ②Ba2++2OH-+2H++SOeq \\al(2-,4)===BaSO4↓+2H2O
③Ag++Cl-===AgCl↓ ④Fe+Cu2+===Fe2++Cu
⑤Cl2+H2O===H++Cl-+HClO
A.①③B.②③
C.②⑤D.只有⑤
解析:选D COeq \\al(2-,3)+2H+===CO2↑+H2O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的反应,如碳酸钠与稀硝酸、稀盐酸等,不只表示一个化学反应,①错误;Ba2++2OH-+2H++SOeq \\al(2-,4)===BaSO4↓+2H2O可以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溶液反应,也可以是氢氧化钡与过量硫酸氢钠(或硫酸氢钾等)的反应,不只表示一个化学反应,②错误;Ag++Cl-===AgCl↓表示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的反应,不只表示一个化学反应,③错误;Fe+Cu2+===Fe2++Cu表示铁与可溶性铜盐的一类反应,如铁与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不只表示一个化学反应,④错误;Cl2+H2O===H++Cl-+HClO只表示氯气与水的反应,满足条件,⑤正确。
2.如右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以下各组反应,符合该图的是( )
A.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
B.NaOH溶液中滴加稀HCl
C.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
D.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
解析:选D 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两者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水,离子浓度增加,导电能力增强,故A不符合题意;NaOH溶液中滴加稀HCl,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于溶液体积增大,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但导电能力不能降低到0,故B不符合题意;弱电解质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钾和水,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C不符合题意;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离子浓度几乎为0,导电能力几乎为0,继续滴加硫酸,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D符合题意。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B.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
C.碳酸镁与稀H2SO4反应MgCO3+2H+===Mg2++H2O+CO2↑
D.石灰乳与稀盐酸反应H++OH-===H2O
解析:选C 电荷不守恒、转移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故A错误;醋酸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H2O+CH3COO-,故B错误;碳酸镁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故C正确;石灰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OH)2+2H+===Ca2++2H2O,故D错误。
4.在某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eq \\al(+,4)、Cl-、Fe2+、K+
B.Na+、COeq \\al(2-,3)、K+、Cl-
C.Cl-、Ba2+、Na+、SOeq \\al(2-,4)
D.K+、SOeq \\al(2-,4)、OH-、Na+
解析:选A COeq \\al(2-,3)、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Ba2+、SOeq \\al(2-,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H+、O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5.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eq \\al(-,3)+OH-+Ca2+===H2O+CaCO3↓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HCl:COeq \\al(2-,3)+2H+===H2O+CO2↑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SOeq \\al(2-,4)+Ba2++H++OH-===H2O+BaSO4↓
D.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OH-+H+===H2O
解析:选D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时生成碳酸钠、碳酸钙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COeq \\al(-,3)+2OH-+Ca2+===2H2O+CaCO3↓+COeq \\al(2-,3),故A错误;碳酸氢钠应拆成Na+和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成碳酸根离子,故B错误;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时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eq \\al(2-,4)+Ba2++2H++2OH-===2H2O+BaSO4↓,故C错误;硫酸氢钠完全电离出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则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D正确。
6.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 )
A.一定含有SOeq \\al(2-,4)B.一定含有Ag+
C.可能含有SOeq \\al(2-,4)或Ag+D.一定含有Ag+、SOeq \\al(2-,4)
解析:选C 某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若原溶液中有Ag+,则会生成AgCl沉淀;若原溶液中有SOeq \\al(2-,3),则生成BaSO3沉淀,加稀硝酸,BaSO3沉淀被氧化为BaSO4沉淀;若溶液中有SOeq \\al(2-,4),则生成BaSO4沉淀,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eq \\al(2-,4)或SOeq \\al(2-,3)或Ag+,选项C正确。
7.下列各组中两稀溶液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H2SO4溶液(足量)与 K2CO3 溶液;HNO3 溶液(足量)与 Na2CO3 溶液
B.CH3COOH溶液与KOH溶液;HCl溶液与KOH溶液
C.BaCl2 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 溶液与CuSO4 溶液
D.H2SO4溶液与NaOH 溶液;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
解析:选A H2SO4溶液(足量)与K2CO3溶液、HNO3溶液(足量)与Na2CO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2H++COeq \\al(2-,3)===H2O+CO2↑,故选A;CH3COOH是弱酸、HCl是强酸,两者与K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故B不选;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只有Ba2+和SOeq \\al(2-,4)间的反应,而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除生成BaSO4外还有OH-与Cu2+反应生成Cu(OH)2,故C不选;H2SO4溶液与NaOH溶液、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OH-===H2O、Ba2++2OH-+2H++SOeq \\al(2-,4)===BaSO4↓+2H2O,故D不选。
8.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SOeq \\al(2-,4)、③Cl-、④HCOeq \\al(-,3)、⑤COeq \\al(2-,3)、⑥H+、⑦Cu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③⑥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⑦
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⑤,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②
解析:选A 无色澄清溶液,说明不含有Cu2+,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变红,说明含有H+,则溶液中不含有HCOeq \\al(-,3)、COeq \\al(2-,3),向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含有SOeq \\al(2-,4),将Ⅱ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白色沉淀为AgCl,由于步骤Ⅱ加入了盐酸,不能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②SOeq \\al(2-,4)、⑥H+,一定不存在的有④HCOeq \\al(-,3)、⑤COeq \\al(2-,3)、⑦Cu2+,可能存在的有①Na+、③Cl-,故A正确。
9.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BaSO4
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
D.Ⅲ中发生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解析:选A Ⅰ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H++OH-===H2O,A错误;Ⅱ中发生的反应为Ba2++SOeq \\al(2-,4)===BaSO4↓,白色沉淀为BaSO4,B正确;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C、D正确。
10. 下列物质的用途或者制备中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用稀硫酸清洗铁锈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A错误;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H2O+CO2↑+Ca2+,故B错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C正确;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板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 Cu2+,故D错误。
11.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两份相同的滴加酚酞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导电能力基本相等的H2SO4、NaHSO4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O至a点除去电导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中的________(填“①”或“②”)曲线所示。
③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b点到d点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eq \\al(2-,4)===2H2O+BaSO4↓;(2)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由单位体积内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判断。①O至a点溶液导电能力下降,同时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Ba(OH)2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OH)2===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时溶液的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即曲线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③根据图知,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发生的反应为NaHSO4+Ba(OH)2===BaSO4↓+NaOH+H2O,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OH,所以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OH-、Na+;④b点发生的反应为NaHSO4+Ba(OH)2===BaSO4↓+NaOH+H2O,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OH,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则b点到d点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答案:(1)Ba2++2OH-+2H++SOeq \\al(2-,4)===2H2O+BaSO4↓ (2)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①
③OH-、Na+
④H++OH-===H2O
12.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③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3)③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
(5)实验室用上述实验获得的NaNO3固体配制480 mL 0.40 ml·L-1 NaNO3溶液。
①配制溶液时,称取NaNO3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 g。
②实验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称量 B.计算 C.溶解 D.摇匀 E.移液 F.洗涤 G.定容 H.冷却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④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B.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
C.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解析:(1)滤液1中含氯离子,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使Cl-全部转化为AgCl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2)①②③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为了把不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分离,故为过滤;(3)滤液中含有Ag+、Ba2+,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4)滤液 3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可除去Na2CO3,最后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硝酸钠;(5)①制备0.4 ml·L-1 NaNO3溶液,则需要硝酸钠的质量为0.5 L×0.4 ml·L-1×85 g·ml-1=17.0 g;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5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则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③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的流程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④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上 ,会导致有少量溶质残留在烧杯内壁和玻璃棒上,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小,故A选;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会导致定容时溶液的体积偏小,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大,故B不选;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c=eq \f(n,V)可知,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小,故C选;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根据c=eq \f(n,V)可知,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小,故D选;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液的浓度,故E不选。
答案:(1)Cl-+Ag+===AgCl↓ (2)过滤 (3)除去过量的Ag+ 和Ba2+ (4)HNO3 (5)①17.0
②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③BACHEFGD ④ACD
13.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eq \\al(2-,4)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解析:选B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碳酸氢盐、亚硫酸盐等,故A错误;碱性溶液使酚酞试液显红色,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则溶液一定显碱性,故B正确;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SOeq \\al(2-,4)或Ag+,故C错误;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会引入Cl-,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Cl-,故D错误。
14.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eq \\al(2-,4)、COeq \\al(2-,3)、NHeq \\al(+,4)、Fe3+和K+,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l NH3气体(假设生成的气体完全逸出),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固体已知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如M(OH)neq \(=====,\s\up7(△))MOeq \f(n,2)+eq \f(n,2)H2O,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至少存在3种离子
B.COeq \\al(2-,3)、K+一定不存在
C.SOeq \\al(2-,4)、NHeq \\al(+,4)、Fe3+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l-一定存在
解析:选D 由于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l 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0.02 ml NHeq \\al(+,4);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一定有Fe3+,最后得到的1.6 g固体为氧化铁,物质的量为eq \f(1.6 g,160 g·ml-1)=0.01 ml,则原溶液中含有0.02 ml Fe3+,根据离子共存可知一定没有COeq \\al(2-,3);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硫酸钡,一定有SOeq \\al(2-,4),其物质的量为eq \f(4.66 g,233 g·ml-1)=0.02 ml;由于溶液为电中性,则一定有Cl-,氯离子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02 ml×3+0.02 ml-0.02 ml×2=0.04 ml,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eq \f(0.04 ml,0.1 L)=0.4 ml·L-1,综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至少0.04 ml Cl-、0.02 ml SOeq \\al(2-,4)、0.02 ml NHeq \\al(+,4)、0.02 ml Fe3+,可能含有K+,一定不含有COeq \\al(2-,3)。则原溶液中至少存在4种离子,故A错误;COeq \\al(2-,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故B错误;Cl-、SOeq \\al(2-,4)、NHeq \\al(+,4)、Fe3+一定存在,故C错误;Cl-一定存在,且c(Cl-)≥0.04 ml·L-1,故D正确。
15.某溶液中只含有Ba2+、Mg2+、Ag+三种阳离子,现用适量的NaOH溶液、稀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图所示:
(1)沉淀1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剂B为Na2SO4溶液,则沉淀2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取溶液2进行反应前,怎样检验SOeq \\al(2-,4)已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试剂B为NaOH溶液,则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原溶液中Ba2+、Mg2+、Ag+的浓度均为0.1 ml·L-1,且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只有NOeq \\al(-,3),则溶液中NOeq \\al(-,3)浓度为________ml·L-1。
解析:(1)加入盐酸,Cl-只与Ag+反应生成AgCl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2)溶液1中存在没有沉淀的Ba2+和Mg2+,若试剂B为Na2SO4溶液,则沉淀2为BaSO4。检验SOeq \\al(2-,4)的试剂常选用BaCl2溶液。(3)若试剂B为NaOH溶液,OH-只沉淀Mg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4)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得,2c(Ba2+)+2c(Mg2+)+c(Ag+)=c(NOeq \\al(-,3)),代入数据得,c(NOeq \\al(-,3))=0.5 ml·L-1。
答案:(1)AgCl Ag++Cl-===AgCl↓
(2)BaSO4 取少许溶液2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没有沉淀生成,则SOeq \\al(2-,4)已除去
(3)Mg2++2OH-===Mg(OH)2↓ (4)0.5
16.有A、B、C、D四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分别由Na+、Ba2+、Cu2+、Ag+、 Cl-、SOeq \\al(2-,4)、COeq \\al(2-,3)、NOeq \\al(-,3)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同一种离子只存在一种物质中)。某课外小组做了以下实验:①将四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一定量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B盐溶液呈蓝色。②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而D盐溶液无明显现象。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Cl→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g+、Ba2+、Cu2+三种金属阳离子,欲用COeq \\al(2-,3)、OH-、Cl-三种不同的阴离子分别将上述金属阳离子逐一形成沉淀除去。正确加入阴离子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①说明B中含有铜离子,铜离子不能与COeq \\al(2-,3)共存,故B为铜盐且不为碳酸铜;②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氯化银,Ag+与Cl-、SOeq \\al(2-,4)、COeq \\al(2-,3)不能共存,所以A盐为AgNO3,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说明C盐中含有COeq \\al(2-,3),而COeq \\al(2-,3)与Ba2+、Cu2+、Ag+均可发生反应,故C盐为Na2CO3,而D盐溶液无明显现象,D盐中含有Ba2+,由于Ba2+与SOeq \\al(2-,4)不能共存,故D盐为BaCl2,则B盐为CuSO4。故A为AgNO3,B为CuSO4,C为Na2CO3,D为BaCl2。(3) AgCl、Cu(OH)2 、AgOH、Ag2CO3 、CuCO3、BaCO3 等物质都是难溶或微溶于水的物质,如先加入COeq \\al(2-,3),则三种金属离子都生成沉淀,如先加入OH-,则会同时生成Cu(OH)2和AgOH沉淀,而先加入Cl-,则只生成AgCl沉淀,然后加入OH-生成Cu(OH)2沉淀,最后加入COeq \\al(2-,3)生成BaCO3沉淀,因此,正确加入阴离子的先后顺序是Cl-、OH-、COeq \\al(2-,3)。
答案:(1)AgNO3 CuSO4 Na2CO3 BaCl2
(2)①SOeq \\al(2-,4)+Ba2+===BaSO4↓ ②COeq \\al(2-,3)+2H+===H2O+CO2↑
(3)Cl-、OH-、COeq \\al(2-,3)
步骤
操作
现象
Ⅰ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溶液变红
Ⅱ
向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Ⅲ
将Ⅱ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 溶液和稀 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放出
选项
用途或者制备
离子方程式
A
用稀硫酸清洗铁锈
Fe2O3+6H+===2Fe2++3H2O
B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COeq \\al(2-,3)+2H+===H2O+CO2↑
C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
Cl2+2OH-===Cl-+ClO-+H2O
D
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板
Fe3++Cu===Fe2++Cu2+
鲁科版必修1第2节 电解质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鲁科版必修1第2节 电解质课后复习题,共9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下表中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练习: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