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章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第3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设计
展开课程基本信息 | ||||||||||
课例编号 |
| 学科 | 化学 | 年级 | 高二 | 学期 | 一 | |||
课题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 | |||||||||
教科书 | 书名:化学 选择性必修3 有机化学基础 出版社: 山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 |||||||||
教学人员 | ||||||||||
| 姓名 | 单位 | ||||||||
授课教师 |
|
| ||||||||
指导教师 |
|
| ||||||||
教学目标 | ||||||||||
教学目标: 1. 知道常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品。 2.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认识单体和单体单元(链节)及其聚合物结构的关系。 3. 理解聚合反应的两种类型,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并能进行单体和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推断。 4. 能够书写典型的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反应式。 教学重点:认识单体和单体单元(链节)及其聚合物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单体和高分子的互推。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主要师生活动 | ||||||||
3min
5min
8min
4min
|
环节一 认识高分子化合物及其的分类
环节二 认识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特点
环节三 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应用总结
| 课堂引入:图片展示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 提出问题: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什么性质?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合成出来的? 教师介绍: 1.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 2.不同角度下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总结:各类不同的高分子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也导致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其根本原因是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在学习和研究高分子化合物时需要对其进行分类。
结合聚苯乙烯的制备过程,教师介绍: 单体、链节、链节数、聚合度及其与聚合物结构的关系。
学生活动: 根据高分子化合物氯丁橡胶的化学结构寻找其对应的链节。
提出问题:高分子化合物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一、加成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教师介绍: 1.以聚乙烯的合成为例,介绍加聚反应的反应机理及特点。 2.以有机玻璃的合成为例,介绍带有侧基的单烯烃的加聚。 3.以合成天然橡胶为例,介绍二烯烃的加聚。 学生活动: 1.根据单体结构推导通过加聚反应所得聚合物的结构式。 2.根据聚合物聚丙烯腈、乙丙橡胶的结构简式逆向推导对应单体的结构式。 3.根据氯丁橡胶的化学结构,推导氯丁橡胶的结构简式及对应单体。
二、缩合聚合反应(缩聚反应) 教师介绍: 1.以聚乳酸的合成为例,介绍缩聚反应的反应机理及特点。 2.以尼龙-66的合成为例,介绍利用单体判断缩聚产物及小分子个数的方法。 学生活动: 1.通过对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中官能团的分析,完成缩聚反应式的书写。 2.通过对聚合物官能团的分析,根据聚合物结构逆推对应单体的结构简式。
应用:请依据高分子化合物聚酰胺-6、AS树脂的结构简式分析推导其对应单体并完成相应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两种不同的基本方法,利用小分子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加成聚合反应一般是含有双键的烯类单体间的聚合,反应时不产生小分子物质;而缩合聚合反应一般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之间的反应,反应时生成聚合物的同时,伴随有小分子物质的产生。同时我们还可以继续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参与化学反应,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聚合反应之外的新思路。
| ||||||||
2021学年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第3节 烃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第3节 烃教案,共2页。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教学设计,共2页。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第3节 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第3节 烃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