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5 “基本”粒子教案
展开教 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题课 | 选择性必修三第五章第5节:“基本“粒子 | 课型 | 新+习题 | 课时 | 共2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 初步了解粒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及粒子的分类。 2.感悟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通过对这些微观世界相关内容的学习形成相对完整、科学的物质观念。 | |||||||||||||||||||||||||||
学习重点 | 粒子的分类 | |||||||||||||||||||||||||||
学习难点 | 形成相对完整、科学的物质观念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含备注) | 教 学 内 容 | |||||||||||||||||||||||||||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边讲授边讨论学案预习题)
| 一.引入新课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有没有更深层次的结构呢? 二.进行新课 (一)“基本粒子”不基本 1.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后来发现了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并把它们叫作“基本粒子”。 1803年道尔顿发现原子、19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1919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2.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的新粒子,它们并不能看作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并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复杂的结构。 (二)发现新粒子 1.新粒子: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37年发现了,1947年发现了K介子和π介子,后来还发现了超子等。 2.反粒子:实验中发现,存在着这样一类粒子,它们的质量、寿命、自旋等物理性质与过去已经发现的粒子相同,而电荷等其他性质相反,这些粒子叫作反粒子。例如,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质子的反粒子是反质子。 (三)粒子的分类1 1.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质子和中子都是强子。 2.轻子: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最早发现的轻子是电子。 3.规范玻色子:是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中间玻色子(W和Z玻色子)、胶子。 4.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场的量子激发。基本粒子因与希格斯场耦合而获得质量。(投影展示教材127页部分粒子发现的表)
三. 课堂总结:(见板书设计) 四. 学习效果检测(见学案“闯关检测题”共 2份) | |||||||||||||||||||||||||||
板书设计 | “基本“粒子
| |||||||||||||||||||||||||||
课后反思 |
| |||||||||||||||||||||||||||
高中人教版 (2019)5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5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共1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5 “基本”粒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5 “基本”粒子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 “基本”粒子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基本”粒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粒子不基本,发现新粒子,粒子的分类,夸克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