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复习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下面:左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④是稳定风向;右图是④处各种受力的示意图,F4是风向。完成下列各题。
1.上面图中④地风向,正确的是( )
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
2.关于右图中各箭头说法正确的是( )
①F1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F3是摩擦力,它不影响风速,只影响风向
③F2是地转偏向力,它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④该地风向向右偏转,位于北半球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 )
A.B.C.D.
下图为某时段全球部分气压带、风带纬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有关甲、乙两气压带所处位置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气压带位于南半球,成因为热力原因
B.甲气压带位于北半球,成因为动力原因
C.乙气压带位于南半球,成因为动力原因
D.乙气压带位于北半球,成因为热力原因
5.此时最可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下图为某气压带所处位置及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该气压带为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7.此时,M地盛行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移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甲地( )
A.冬季吹西北风B.冬季吹西南风
C.夏季吹西北风D.夏季吹西南风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冬至至春分甲地风力增大B.春分至夏至甲地风力增大
C.夏至至秋分甲地风力减小D.秋分至冬至甲地风力增大
下图为“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①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 )
A.多上升气流B.多下沉气流
C.多气旋控制D.寒流影响
11.图中②处的盛行风向是 (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图中A、B、C三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可能为1月份B.三种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
C.受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D.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
15.图示季节( )
A.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
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二、综合题
16.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注出各风带的风向箭头,并把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填在下面: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上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7.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_ (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风。
(4)夏季,D处盛行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季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______。
①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②学校的石榴花盛开
③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④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轮船顺风顺水
⑤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⑥南极科考队正进行开展南极地区天文学、冰川学、测绘学、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参考答案
【答案】1.A 2.C
【解析】1.图中④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角度,为近地面的风向,根据左上角的指向标可判断出风向为西南风,故A项正确。故选A。
2.图中F1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故①正确;F3是摩擦力,它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故②错误;F2是地转偏向力,它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故③错误;该地风向向右偏转,说明位于北半球,故④正确。结合选项,故选C。
【答案】3.C
【解析】高空气压较低,近地面气压较高,AB选项应表示高空等压面(且B选项应表示北半球高空等压面),AB错;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近地面水平气流应向左偏转,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C正确;D选项表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面以及水平气流运动情况,D错。故选C。
【答案】4.C 5.A
【解析】4.根据图示的西北风风向和纬度信息可知,该图示意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甲、乙两气压带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均由动力原因形成。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气压带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为北半球的冬季。4月为北半球春季,7月为北半球夏季,10月为北半球秋季,1月为北半球冬季。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答案】6.A 7.B
【解析】6.根据图示气压带纬度位置,该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对。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纬线附近,B错。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C错。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两极地区,D错。
7.结合纬度,M地位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带,此时,M地盛行东北风,B对。信风带,风向没有季节变化,A、C、D错。
【答案】8.B 9.D
【解析】8.据图可知,冬季甲地在西风带的控制下,盛行西南风,夏季甲地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下沉。故选B。
9.秋分至冬至期间,甲地逐渐受西风带控制,因此风力逐渐增大。故选D。
【答案】10.B 11.A
【解析】10.读图,根据图示的纬度,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可知,图中①处对应的是30°N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受其影响降水偏少,A错误,B正确;气旋控制区是多雨区,C错误;寒流影响导致沙漠延伸到西海岸,不是降水量少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
11.读图,根据纬度可知,图中②处位于40°S~60°S,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范围内,盛行风向是西北风。故选A。
【答案】12.C 13.C
【解析】12.材料信息表明,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转而成。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和形态判断,图中①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东南指向东北,而图中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相反,因此不正确,排除A;读图可知,图中②地位于低气压中心,气流应辐合上升,而图中风向指向气旋中心外面,因此不正确,排除B;图中③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一个锐角,应形成西北风,与图中风向吻合,C正确;图中④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西北指向东南,而图中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夹角大于90°,风大致由低气压吹向高气压,因此不正确,排除D。故选C。
13.风力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的疏密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③处等压线最为密集,因此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此风力最大,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答案】14.D 15.A
【解析】14.图中A,B,C三种风分别是东南季风、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其中,东南信风常年存在,东南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东南信风影响的地区,一般不易出现降水;西南季风是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B、C错误,D正确。图中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应为夏季;1月份代表北半球冬季,A错误。故选D。
15.图中东亚和南亚盛行偏南风,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A正确。北半球陆地形成低压,北半球为夏季。亚欧大陆上的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亚洲东部地区高温多雨;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B、C、D错误。故选A。
16.【答案】(1)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
(2)赤道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解析】(1)风向主要从高压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B处于低纬度地区,介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是信风带;C位于副热带地区,气体以下调为主,是副热带高压带;D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处于中纬度地区,是西风带。
(2)根据题意可知,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垂直气流都以上升运动为主,故降水较多。
17.【答案】(1)1
(2)亚洲高压(或蒙古高压) 冬季大陆温度低
(3)西北 东北
(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5)C
【解析】(1)据图可知,该季节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中心,东部的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中心,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
(2)据图可知,A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又叫蒙古高压,主要原因是冬季大陆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
(3)据图可知,C位于亚洲东部地区,D位于亚洲南部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C处吹西北风,D处吹东北风。
(4)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气压中心,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处盛行西南风,是有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向右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
(5)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北方下雪,①正确;石榴花开在夏季,台风多盛行在夏秋季节,②③错误;冬季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影响,实际风向为西南风,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轮船顺风顺水,④正确;巴西高原在南半球,此时一片繁茂,⑤错误;南半球为夏季,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科考队正进行开展南极地区天文学、冰川学、测绘学、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⑥正确。故选C。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优秀练习,文件包含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作业案教师版docx、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移动作业案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时作业,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后测评,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