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ABC的内角分别为∠A,下列图形中,不具有稳定性的是,如图,在中,,,则外角的度数是,如图,图形中的的值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两点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OA=15米,OB=10米,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2、在△ABC中,∠A=∠B=∠C,则∠C=( )
A.70° B.80° C.100° D.120°
3、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a,b,c的值可能分别是( )
A.1,2,3 B.3,4,7
C.2,3,4 D.4,5,10
4、利用直角三角板,作的高,下列作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已知△ABC的内角分别为∠A、∠B、∠C,下列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是( )
A.∠A=2∠B=3∠C B.∠C=2∠B C.∠A+∠B=∠C D.∠A:∠B:∠C= =3:4:5
6、三个等边三角形的摆放位置如图所示,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
7、下列图形中,不具有稳定性的是( )
A.等腰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8、如图,在中,,,则外角的度数是( )
A.35° B.45° C.80° D.100°
9、如图,图形中的的值是( )
A.50 B.60 C.70 D.80
10、小东要从下面四组木棒中选择一组制作一个三角形作品,你认为他应该选( )组.
A.2,3,5 B.3,8,4 C.2,4,7 D.3,4,5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我们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则_______°.
2、在△ABC中,D、E分别是BC、AD的中点,S△ABC=4cm2,则S△ABE=_____.
3、若△ABC的边AB、BC的长是方程组的解,设边AC的长为m,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4、已知,在△ABC中,∠B=48°,∠C=68°,AD是BC边上的高,AE平分∠BAC,则∠DAE的度数为____.
5、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若∠A=70°,∠B=50°,则∠ADC=_____度.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FA⊥EC,垂足为E,∠F=40°,∠C=20°,求∠FBC的度数.
2、如图,在△ABC中,∠ABC=30°,∠C=80°,AD是△ABC的角平分线,BE是△ABD中AD边上的高,求∠ABE的度数.
3、如图,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B=80°,∠A=50°,求:∠EDC与∠BDC的度数.
4、在△ABC中,∠A-∠B=30°,∠C=4∠B,求∠A、∠B、∠C的度数
5、已知:如图,△ABC中,∠BAC=80°,AD⊥BC于D,AE平分∠DAC,∠B=60°,求∠AEC的度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5<AB<25,根据AB的范围判断即可.
【详解】
解:连接AB,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
15﹣10<AB<15+10,
即:5<AB<25,
∴A、B间的距离在5和25之间,
∴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5米;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能正确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2、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①,进而根据已知条件,将代入①即可求得
【详解】
解:∵在△ABC中,,∠A=∠B=∠C,
∴
解得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三边应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求解.
【详解】
解:A、1+2=3,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3+4=7,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2+3>4,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
D、4+5<10,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满足两条较小边的和大于最大边即可.
4、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高线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A、B、C均不是高线.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即过一个顶点作垂直于它对边所在直线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依次计算判断.
【详解】
解:A、设∠C=2x,则∠B=3x,∠A=6x,
∵,
∴,
解得,
∴∠A=6x=,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当∠C=20°,∠B=10°时符合题意,但是无法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A+∠B=∠C,,
∴,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设∠A=3x,∠B=4x,∠C=5x,
∵,
∴,
解得,
∴,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6、A
【解析】
【分析】
利用三个平角的和减去中间三角形的内角和,再减去三个的角即可.
【详解】
解:,,
,
,
,
,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7、B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解:平行四边形属于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A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记住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8、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
解:∵在中,,,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B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度数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和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
∴,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对各选项进行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A、2+3=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3+4<8,不能够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2+4<7,不能够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D、3+4>5,不能够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
二、填空题
1、45
【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别求得∠α和∠β的值,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A=60°,∠C=30°,∠D=∠DBG=45°,∠ABC=∠DGB=∠DGC=90°,
∴∠β=∠DBG+∠C=75°,∠α=∠DGC+∠C=120°,
∴∠α−∠β=120°-75°=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到三角板中隐含的角的度数,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1cm2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D是BC的中点,S△ABC=4cm2
∴S△ABD=S△ABC=×4=2cm2
∵E是AD的中点,
∴S△ABE=S△ABD=×2=1cm2
故答案为:1cm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3、3<m<9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答案.
【详解】
解:∵△ABC的边AB、BC的长是方程组的解,边AC的长为m,
∴m的取值范围是:3<m<9,
故答案为:3<m<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正确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关键.
4、10°##10度
【解析】
【分析】
由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的度数,再根据AD⊥BC求出的度数,利用即可求出的度数.
【详解】
解:如图,
∵∠B=48°,∠C=68°
∵AE平分∠BAC
∵AD⊥BC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80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CA=180°-∠A-∠B=6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得∠ACD=∠BCA=30°,最后根据三角形ADC的内角和来求∠ADC度数.
【详解】
解:∵在△ABC中,∠A=70°,∠B=50°,
∴∠BCA=180°-∠B-∠C=60°;
又∵CD平分∠BCA,
∴∠DCA=∠BCA=30°,
∴∠ADC=180°-70°-30°=80°.
故答案为:8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解答题
1、110°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A的度数,再利用外角的性质可得∠FBC的度数.
【详解】
解:在△AEC 中,FA⊥EC,∴∠AEC=90°,
∴∠A=90°-∠C=70°.
∵∠FBC是△ABF的一个外角,
∴∠FBC=∠A+∠F=70°+40°=110°.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性质,求出∠A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2、55°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BAD度数,由AE⊥BE可求出∠AEB=9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答.
【详解】
解:∵∠ABC=30°,∠C=80°,
∴∠BAC=180°-30°-80°=70°,
∵AD是∠BAC的平分线,
∴∠BAD=×70°=35°,
∵AE⊥BE,
∴∠AEB=90°,
∴∠ABE=180°-∠AEB-∠BAE=180°-90°-35°=5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高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DC=75°,∠EDC =25°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 =50°,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则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DC=180°-∠B-∠BCD=7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EDC=∠BCD=25°.
【详解】
解:∵∠A=50°,∠B=80°,
∴∠ACB=180°-∠A-∠B=50°,
∵CD平分∠ACB,
∴,
∴∠BDC=180°-∠B-∠BCD=75°,
∵DE∥BC,
∴∠EDC=∠BCD=2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4、,,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已知条件列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在△ABC中,,∠A-∠B=30°,∠C=4∠B,
①-②得④
将③代入④解得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5、∠AEC=115°
【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 再利用三角形的高的含义求解 再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 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答案.
【详解】
解: ∠BAC=80°,∠B=60°,
AD⊥BC,
AE平分∠DA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的含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熟练的运用三角形的高与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已知△ABC中,BD,下列图形中,不具有稳定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角形的外角和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3,如图,在ABC中,点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