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2)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2)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1页
    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2)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2页
    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2)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本节内容主要涉及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综合思维: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地理实践力:掌握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3.区域认知: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4.人地协调观: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2.掌握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主要环节与时间教师(讲解、提问、演示)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导入时间:02分钟 导入材料:每年的4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已经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了,在这一天里,我们似乎会比平常更加重视这颗星球。而回望2020年以来走过的这4个月,我们经历了“澳洲大火蔓延”、“东非沙漠蝗虫成灾”、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 “全球平均气温再创新高”……这些不断涌出的国际事件和反复刷新的新闻热词,也让我们更进一步感受到地球与人类休戚与共,保护地球义不容辞。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全球主题是“气候行动”,我国的宣传主题则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地球不该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应上升到意识层面,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个很大的课题,而也正因此才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思考: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何必要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会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板书: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考、讨论一、学习目标时间:3分钟1.综合思维: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地理实践力:掌握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3.区域认知: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4.人地协调观: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听讲、做笔记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时间:47分钟1.原始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1)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采集活动为生。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很强,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与环境是一种依赖关系。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开始改造自己周围的环境,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2)环境问题:多为生态破坏。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1)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2)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板书: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思考,做笔记【合作探究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时间:811分钟【合作探究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块太阳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块圆形巨石直径为3.6米、重25吨,表面用繁复的文字符号和图画形象地雕刻出阿兹台克太阳历:太阳石中间的人像是给生命以力量的太阳神;周围4个圆图分别代表了太阳时代前的4个时代;内环20个不同的图标标志了太阳历每个月的20天;外环的“V”字符号象征着带给大地能量的阳光;环绕巨石的两条巨蛇则象征羽蛇神和火神。它充分反映了古印加文明对太阳神的崇拜。问题:1、 古印加文明时期为什么会崇拜太阳神?2、 古印加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如何?【提示】1、古印加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既崇拜又敬畏。2、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思考、回答所提问题过渡我们了解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接着我们继续学习可持续发展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时间:1216分钟板书:第二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可持续发展含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责任公平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全球协调一致共同奋斗,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4.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1)生态文明的含义: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明状态。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含义: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哺育人类、启迪人类。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现代化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前提,发展必须是绿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要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实现现代化。 思考、讨论、回答过渡提问:我们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以及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接下来我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化理解。思考,回答所提问题【合作探究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时间:1720分钟【合作探究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2019220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名为《世界青年报告:青年人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报告说,全球现有12亿15岁至24岁的青年人,占总人口的16%。他们积极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人类实现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涵盖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新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世界各国在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的5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在未来15年内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即经济增长、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性。问题:1、《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推行的目标实施的重要条件是什么?2、联合国倡导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得到了193个会员国的积极响应,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3、应对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三项相互联系的元素,其中的联系是什么?【提示】1、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共同性原则。3、经济增长是条件;环境可持续性是基础;社会包容性是目的。  过渡思考:结合所学以及生活体验,思考可持续发展有哪些途径?思考,回答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时间:2127分钟板书:三、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转变观念1)人类需要转变的观念:消费观、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伦理道德观。2)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调整行为1)政府行为概念: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调整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要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市场行为概念: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要求:调整传统的商品模式,尽可能地满足绿色发展需要。3)公众行为概念: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消费、居家休闲、旅游等方面的行为。要求:绿色消费,保护环境。3.发展绿色科技1)作用: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要求: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值增值,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方式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提倡文明的、适度的消费方式。4.加强国际合作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2)《21世纪议程》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听讲,做笔记【合作探究3】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时间:2833分钟【合作探究3】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材料一 环境问题之所以造成人地关系的紧张,归结起来,有两个层面上的原因:一个是思想观念层面上的,一个是社会行为层面上的。人类必须首先转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包括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这种观念的转变将是根本的、深刻的,它会带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材料二 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下图是我国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问题:1、有的同学认为“赠送贺卡、使用一次性木筷或纸巾等不是什么大事,我不用别人照样用,厂家照样生产,我们对此无能为力,所以该用还要用”。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想法?2、为了满足个别人的消费需求,各种野生动植物成为各大商家和消费者的新宠,你认为这样合适吗?为什么?3、清洁生产属于哪种社会行为的调整?其主体是什么?4、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5、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有什么意义?【提示】1、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保护环境是地球上的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应从我做起,免赠、少赠贺卡,免用一次性餐具。2、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不合适。因为人类的不合理消费,市场的不恰当行为,很有可能破坏人与自然生物界的和谐与平衡的关系。若过度消费其他生物,则会带来更多的生态破坏,产生更多环境失衡问题,最终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3、市场行为。主体是一般企业。4、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传统生产通常不考虑生产的每个环节所造成的污染,或者仅仅关注某个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如生产环节或产品消费环节对环境的污染。5、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分组合作讨论、思考、回答问题当 堂 检 测时间:3439分钟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12题。甲        乙1.在图甲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 酸雨危害 全球变暖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产生于图乙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天命决定一切 自然主宰人类 人定胜天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图甲阶段为农业社会时期,由于大规模开垦土地,会导致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第2题,图乙所示阶段为工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早期,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开始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企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这一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自然和谐相处。“光盘”行动倡导人们在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回答34题。3.“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C.社会持续发展 D.生活持续发展4.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就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光盘”行动实际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是经济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第4题,每个人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列里,对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读某生态工业园区示意图,完成56题。5.据图判断,甲、乙、丙三工厂分别是(  )A.板材厂、水泥厂、硫酸厂B.板材厂、硫酸厂、水泥厂C.水泥厂、硫酸厂、板材厂D.硫酸厂、板材厂、水泥厂6.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生产企业是火电厂B.园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C.制药厂原料可再生D.废弃物均实现了循环利用【答案】5.B 6.C 【解析】第5题,炼油厂产生的废弃物——硫黄,被回收利用后,可用来制作硫酸,故乙为硫酸厂;火电厂产生的灰渣,可用来制作水泥,故丙为水泥厂;石膏是制板材的原料之一,故甲为板材厂。第6题,该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企业是火电厂和炼油厂,A项错误;该工业园区减少了部分废弃物的排放,而居民区等仍会产生废弃物,且这部分废弃物并没有经过循环利用,因此BD两项错误;制药厂用农产品作原料,农产品属于生物资源,为可再生资源,C项正确。 课堂小结时间:40分钟回顾总结 

    相关教案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教学案例1,知识拓展1,知识拓展2,知识拓展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启发提问,教师讲解,教师小结,教师总结,全课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