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教案)
知识点一 秦岭-淮河分南北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读图了解秦岭—淮河分界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分析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1.重点: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刚才的歌大家都听了,说的是哪里人啊?(东北人)东北人性格豪爽,东北人爱吃猪肉炖粉条,我们班有没有东北人或是北方人?我们请北方同学用方言告诉大家你是哪里人(来自哪个省份),你们那里的人们在吃饭、穿衣、住房、交通方式上有哪些特色。请一位南方的同学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介绍,我们发现不同的地方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东西,也有一些差异。关于共同的地方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在节日、习俗上有些共同的东西;而不同的方面说明我国各地存在着差异,这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二)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1、南北方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差异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一些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特色,在我国各地的各种差异中,南方和北方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了解一下。(展示南北方在衣食住行及农作物方面的差异)
结合刚才的图片,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南北方的差异,并填表一。
活动:小组讨论填表 (表一)
| 北方 | 南方 |
民居特色 | 房子很注意防寒,墙壁、窗户严密,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 房子一般没有取暖设备,但很注意通风、防雨,房屋坡度大。 |
饮食习惯 | 面食 | 米饭 |
交通工具 | 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 | 不仅有公路和铁路,还有许多河流可以通航 |
特色活动 | 滑冰、滑雪、 | 赛龙舟 |
2、我国南北方的区域和界线
师:我国的南北方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着这样多的差异,那么我们通常所讲的南方、北方,究竟是指我国的那些地区呢,我们先来看一副图。(展示中国地理分区图)
师: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可以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问题1:我们通常所说的南方、北方是不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的?(不是)
师: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方和南方不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的,它指的那部分区域呢,我们再通过两副图了解一下。
问题2:我们通常说的南方、北方都位于东部季风区内,大家看一下南北的分界线是哪一条?
学生回答后师归纳:我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
问题3: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以秦岭—淮河来划分我国的南北方呢?
师:究竟为什么以秦岭—淮河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我们带着问题来观看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
师:看明白了吗,正是由于秦岭东西走向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夏季阻挡了暖湿气流的北上,在冬季阻挡了干冷气流的南下,从而使我国的南北方的气候有很大差异,进而造成自然环境有很大不同,我们之前也学习过影响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接下来我们就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南北方的差异。
3、气候对南北方差异的影响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南北方在气温方面的差异。(出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
问题4:①冬季南北方之间最大的温差是多少?(48度)
②冬季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显著)
③在图上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0度等温线)
师: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秦岭-淮河一线是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0度是冰界点,我国北方冬季河水会结冰,南方冬季河水不会结冰。再来看夏季南北方气温的差异。(出示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问题5:①夏季我国的平均温度是?
②夏季南北方气温的差异?(不明显)
师:夏季我国南北方普遍高温,气温差异不明显。(转承)这是南北方气温的差异,影响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气温,另一个是降水,我们再来看看南北方的降水情况。(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问题6:①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分界线?(800毫米)
②南方北方在降水上的差异? (显著)
③中国的降水量在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师转承:我国南北方由于气温和降水方面的差异,造成气候方面的显著差异,从而带来生活和生产方面的诸多差异,请同学们结合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分析南北方生产和生活的差异,认真讨论并填写下表。
活动:小组讨论填表格 (表二)
| 秦岭—淮河以北 | 秦岭—淮河以南 |
1月均温和结冰情况 | 低于0度 结冰 | 高于0度 不结冰 |
年降水量 | 少于800毫米 | 多于800毫米 |
干湿状况 | 半湿润 | 湿润 |
耕地类型 | 旱田 | 水田 |
主要农作物及成熟情况 | 小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 水稻、一年两熟或三熟 |
温度带 | 温带 | 亚热带、热带 |
归纳总结:由于秦岭—淮河的阻挡作用,造成了我国南北方在气温和降水方面的差异,也就是气候条件有着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为生活方面在吃穿住行方面的差异,和生产方面农作物的不同。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该地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进行,同时我们应该对不同地区的人们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表示尊重。
表一:
| 北方 | 南方 |
民居特色 |
|
|
饮食习惯 |
|
|
交通工具 |
|
|
特色活动 |
|
|
表二:
| 秦岭—淮河以北 | 秦岭—淮河以南 |
1月均温和结冰情况 |
|
|
年降水量 |
|
|
干湿状况 |
|
|
耕地类型 |
|
|
主要农作物及成熟情况 |
|
|
温度带 |
|
|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 青藏地区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 青藏地区优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规则的演变优质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规则的演变优质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有规不遵,规则老化,无规可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北方地区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北方地区第一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经济转型发展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