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展开授课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半节) 授课班级:八年级**班
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现多为00后,视野开阔,个性张扬,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能够较为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由于之前也曾学习过相应的历史相关内容,且通过对第一课《鸦片战争》的学习,已经有了对中国近代史的初步感知及分析战争和条约的思路,因而对本课内容上的理解不会存在太大难度。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并不存在过多的知识识记,而旨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列强的侵华罪行,培养其爱国意识;虽然信息量较大,但识记要点与理解难点并不很多。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第二课,在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中处于次重点的位置,强调对史实的感知。本课时只进行前半节的讲解,包括火烧圆明园及沙俄割地两个小内容,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三、学习动机的唤醒和保持:
课程开始时选用图片导入,展示圆明园和颐和园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切入本节课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
授课过程中通过穿插一些课外知识如:八里桥之战、龚自珍轶事等等来激发兴趣,并通过加强课堂互动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通过呈现圆明园的复原图及遗址图片对比及相关材料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
四、落实课程标准:
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上的说明为:
具体内容标准 | 教学活动建议 |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部分领土的侵略史实。 | 展示圆明园的相关图片。 |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性质及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简要描述列强火烧圆明园等罪行及《北京条约》的签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和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对应条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及课件,能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要过程及西方列强的所犯下的罪行。
通过对战争过程的描述和讲解,使学生形成分析一场战争的要素观念,包括背景、原因、性质、影响等等。
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战争的史实和列强的侵华罪行,使学生认识到列强侵略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培养爱国情怀!
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中,使学生体会到列强的罪恶面目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六、教学具体分析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性质、原因、影响等等,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
沙俄割占我国北方领土的史实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及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联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要过程。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沙俄割占我国北方领土的史实。
教学方法:
1、导入法。在导入新课时选用颐和园与圆明园的一组照片,用大家相对熟悉的内容切入主题。
2、图片辅助法。通过相关图片辅助材料讲述列强罪行及战争过程。
3、讲授法。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进行简要讲授。
教具及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图片、材料等等。
七、课时安排:40min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时间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教学意图 |
导入新课 (2min) | 展示颐和园与圆明园的一组图片对比,从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中与学生展开“圆明园被毁于哪次侵华战争的交流”,引出新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
|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内容铺垫 (3min) | 1、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从“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条约款项中引导学生得出英国侵华的目的:倾销商品、掠夺材料,攫取在华利益。 2、给出中国与洪都拉斯1853年对英国棉纺织品消费力对比的图表材料,引导学生解释中国消费力低下的原因,并为英法发动第二次战争的目的做铺垫。 | 分析消费力低下的原因。 | 为具体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性质等等相关要素做好铺垫,引导学生探讨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 |
战争讲述 (15min) | 1、通过上述材料的铺垫,进一步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性质、原因等战争要素,培养学生分析战争的思维方式。 2、引导学生说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在联系,点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3、简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穿插八里桥之战来描述清政府的腐败和废弛。 | 猜想八里桥之战的人员伤亡情况。 | 具体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要素,帮助学生形成分析一场战争的思维方式。 |
火烧圆明园 (10min) | 1、图片和材料展示圆明园的宏伟瑰丽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2、展示圆明园被毁时的材料说明并给出圆明园被焚毁后图片,通过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列强犯下的滔天罪行,培养爱国情怀。 3、穿插龚自珍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
| 使学生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滔天罪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懂得腐朽的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根本无法抵挡西方列强的侵略。 |
战争影响 (8min) | 1、简要点出《北京条约》的内容,说明腐朽的清政府抵抗不住西方列强的侵略。 2、重点说明沙俄政府趁火打劫割让我国北方领土的史实,并用图片及材料给出对应的条约及相关位置。 |
| |
课程总结 (7min) | 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2、学生全体朗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改编片段,强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全体朗读《少年中国说》 |
九、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要素分析:背景、原因、性质等等
战争过程:
战争影响:
沙俄割地:具体条约及相关位置
十、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与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