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欧姆定律表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巩固
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____________,跟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数学表达式为 ,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答案】电压成正比;电阻成反比;I=
【解析】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I=。
2.工厂中,车床照明灯经常采用36 V的安全电压供电,工作时灯丝的电阻约为60 Ω,此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 A.
【答案】0.6
【解析】通过灯丝的电流:I=UR=36 V60 Ω=0.6 A.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则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 A,通过R2的电流为 A,R2电阻为 Ω.
【答案】0.6;0.3;20
【解析】通过R1的电流:I1=UR1=6 V10 Ω=0.6 A;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I1=0.9 A-0.6 A=0.3 A,电阻R2的阻值:R2=UI2=6 V0.3 A=20 Ω.
4.在相距15km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每1m输电线的电阻为0.01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检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06A,则甲地到短路位置之间的输电线总阻值为 Ω,短路位置到甲地的距离是 m。
【答案】100;5000
【解析】由I=UR可得,连接短路位置到甲地的两段输电线的电阻值:
R=UI=6V0.06A=100Ω;
已知每1m输电线的电阻为0.01Ω.导线总长度:L=100Ω0.01Ω×1m=10000m;
短路的地点离甲地的距离:s=12×L=12×10000m=5000m。
5.如图是小明自制的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表是由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当油箱内油面高度最高时,R的金属滑片在最下端,油量表指针满偏;当油箱内没有油时,R全部接入电路,油量表的读数最小。则R0的阻值是 Ω,油量表的最小读数是 A;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降为最高油面一半时,滑片正好在R的中点,此时油量表的读数是 A,据此推理油量表的刻度 (“均匀”/“不均匀”)。
【答案】20;0.3;0.4;不均匀
【解析】当油面最高时,R的金属片在最下端,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R0的阻值为:R0=UI=12V0.6A=20Ω;
当油面最低时,R与R0串联,且R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为20Ω,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即油量表的最小读数为:I小=UR总=UR0+R大=12V20Ω+20Ω=0.3A;
当油面为最高油面一半时,R与R0串联,且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电路中的电流为:I=UR总'=UR0+R中=12V20Ω+10Ω=0.4A;
在U和R0一定时,R最小时,油量表的最大读数为0.6A,R最小时,油量表的读数为0.3A,R在中点处,油量表的读数为0.4A,可见油量表的读数与R不成正比,故油量表刻度不均匀。
6.欧姆定律表明( )
A.导体电阻大小是由电流和电压决定的
B.导体两端的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电阻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答案】C
【解析】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B,D错误,C正确;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具有的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无关,A错误.
7.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压U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当电流I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不为零
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答案】C
【解析】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当电压U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流I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变,且不为0,所以,ABD不正确,C正确。
8.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
【答案】A
【解析】A图为正比例函数图像,表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A正确;B图不过原点,表示电流为0时,电路中有电压,B错误;C图表示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减小,C错误;D图不过原点,表示没有电压的情况下,导体中也有电流,D错误.
9.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2V,增加到2.8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A,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
A.8Ω B.20Ω C.28Ω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导体的电阻不变,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R,
∴导体的电阻为R=△U△I=2.8V−2V0.1A=8Ω。
10.如图所示,R是一只光敏电阻,当光照射强度增大时,其电阻会减小.闭合开关S,减小对光敏电阻的照射强度,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两表示数均减小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C.两表示数均增大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答案】D
【解析】光照射强度增大时,电阻R的阻值减小.若减小对光敏电阻的照射强度,电阻R的阻值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灯泡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因为电源电压不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可知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右滑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当滑片向右移动时,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示数不变;
由于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因此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不变,故D正确。
能力提升
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
R2=6Ω,两电表量程均保持不变,电路中各元件均在安全情况下工作。当闭合开关S1、断开S2,滑片P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此时电流表指针刚好达到所选量程的最大刻度值处。则R1的阻值是
Ω,电源电压是 V。
【答案】7;7.2
【解析】当闭合开关S1、断开S2,滑片P移动到某﹣位置时,R1与R2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由于滑动变阻器最大的电流为1A,故此时电流表选择的小量程,为0.4A,
若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压最大,最大为U滑=IR=0.4A×20Ω=8V,
故电压表选择的是小量程,故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R滑=UI=2V0.4A=5Ω,
则根据串联电压规律可以列等式U=0.4A×(R1+R2+R滑)=0.4A×(R1+11Ω),
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此时电流表指针刚好达到所选量程的最大刻度值处,
R2被短路,只有滑动变阻器和R1接入电路,此时的电流为0.6A,
变阻器和R1接入电路,此时的电流为0.6A,
则可以列等式U=0.6A×(R1+R滑)=0.6A×(R+5Ω),
可以整理得出R1=7Ω,
故R1的阻值是7Ω。
U=0.6A×(R1+R滑)=0.6A×( 7Ω+5Ω)=7.2V,故电源电压是7.2V。
13.如图所示,已知R1:R2=3:1,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 ;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I甲:I乙= 。
【答案】4:1;3:4
【解析】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R1与R2串联,电压表甲测电源电压、乙测R2两端电压,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
由欧姆定律可知:U甲U乙=I(R1+R2)IR2=3+11=41;
若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当开关S断开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甲测R2电流,乙测干路电流,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I1I2=UR1UR2=R2R1=13,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I甲I乙=I2I1+I2=31+3=34。
14.如图甲,移动滑片使电阻R2的有效阻值从零逐渐变大,R1两端电压U的倒数与R2的阻值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V,R1的阻值为 Ω。
【答案】4;6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后,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1两端的电压。
当滑片位于左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此时R1两端的电压最大,R1两端电压U的倒数最小,由图乙可知,R1两端电压U的最小倒数为14V﹣1,则电源的电压U=4V;
由图乙可知,当R2=18Ω时,R1两端电压U的倒数为1V﹣1,即R1两端的电压U1=1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此时R2两端的电压U2=U﹣U1=4V﹣1V=3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U1R1=U2R2,即1VR1=3V18Ω,
解得:R1=6Ω。
15.甲、乙、丙三根镍铬合金丝,其横截面积关系S甲>S乙=S丙,长度关系为L甲=L乙I乙>I丙 B.I甲>I乙=I丙C.I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2节 欧姆定律优秀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72欧姆定律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72欧姆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172欧姆定律练习原卷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精品备课人教版docx、172欧姆定律练习解析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精品备课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2节 欧姆定律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172欧姆定律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172欧姆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