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优秀ppt课件
展开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挑山工》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当代散文,内容通俗易懂,学生对写人的文章的学习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到过泰山,对挑山工这种职业的了解,更是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从这一点上看,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泰、仗、敞、拘、蕴”5个生字,理解“饱览 流连 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从挑山工的言行中感受他们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不断攀登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课文描述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的情形。
难点:从挑山工的言行中感受他们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不断攀登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图)同学们,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
(板书课题:挑山工)
2. 冯骥才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散文《挑山工》,中篇小说《神鞭》,散文集《灵魂不能下跪》、《爱犬的天堂》;文集《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小说散文集《散花》;学术著作《消逝的花样》等。
[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泰山 拐杖 宽敞 拘束 蕴藏
3.交流识字方法。
4.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心悦诚服:从心眼里佩服。
意味深长: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二)读懂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4.课文主要人物是谁?从哪几方面描写的?(文中主要人物是“我”和山民。描写了挑山工的外貌、登山路线和语言。)
5.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一位挑山工虽身担重物,看似走得慢,却常常走到“我们”前面,通过交谈“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6.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7.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路程比游人多了一倍。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我”解开了心中之谜:挑山工登山速度快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设计意图]以问题方式来引导学生读懂文意,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注意力集中。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确了。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一)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哪几个段落分别描写了挑山工的外貌、登山路线和语言特点的? (第1、3、5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本段。大家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板书“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样登山?
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
(先讲挑山工的姿势再讲排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教师拿出折尺给学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较折尺与直线的线段,从而让学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线,二是折尺形比直线要长。)
(3)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还可以省些力气。
(这句话就写出了挑山工登山路线的原因:一是东西木碰在台阶上,二是还能节省些力气。)
(4)挑山工走折尺路线带来什么困难?(路程比游人大约多一倍)
3.学生轻声阅读本段,边读边想排山工当时登山的情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挑山工的登山特点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大家思考:
(1)游人登山时会做哪些事情?
(2)作者对什么感到奇怪?
(3)“腾云驾雾”指什么?
2.交流。
(1)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士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
(运用排比句,写出了游人是悠闲自在的登山。)
(2)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3)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本课来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引起的联想。
3.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比一比,谁朗读得好。
交流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挑山工的外貌。
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40来岁,敞开的白土步褂子露出鲜红的背心。
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思考:从挑山工的外貌说明什么?(挑山工经常风吹日晒,导致皮肤黝黑,经常登山使身体健壮。同时也说明挑山工的辛苦。)
2.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分别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相遇?
3.“攀谈”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走过去跟他攀谈”?
4.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1)“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但结果总又是他走到了前面。
(2)攀谈就是闲谈,随便聊聊。因为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开心中的迷。
6.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诉别人事情的语气读,挑山工的话用解释的语气读。)
交流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本段。想一想,本段主要讲了什么?(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迷。)
交流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
2.讨论:
(1)挑山工是怎样为作者解开心中不解之谜的?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如果能用自己的话说更好。(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2)想一想挑山工登山和游人登山各有什么特点?
挑山工:肩膀上挑着担子,一步踩不实不行,更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走走停停,高兴怎么就怎么。
(3)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是什么?
(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迷”。)
(4)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是怎样解开的?
(是在“我”和一位挑山工攀谈中受到的启发。)
(5)出示挑山工的话:“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思考:挑山工的话有什么含义?(山民几句朴素的话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而挑山工目标专一,坚持不懈,一个劲地向上登,所以总是走到了游人的前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四部分
1.齐读最后两段,思考:(1)作者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怎样的画?
(2)这幅画为什么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我”需要什么?
2.讨论。
(1)出示最后一段话: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生自由汇报。
非常喜欢这幅画,因为“我”需要的是挑山工坚持不懈、不断攀登的精神,需要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前进。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感知一些优美句子的特点,了解挑山工的登山路线及登山快的原因。通过对挑山工外貌的了解,感受挑山工的辛苦,体会挑山工坚持不懈、不断攀登的精神。
四、拓展。
1.多种形式朗读:这幅图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它指什么?“我”为什么需要它。
“它”既指这幅画,更指一个道理,一种精神——朝着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脚踏实地地前进。因为“我”看到这幅画就想起了挑山工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不断攀登的精神。“我”需要这种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2.拓展说话:需要它的仅仅是作者冯骥才先生吗?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
3.教师小结:挑山工的健美形象,坚持不懈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是小小的一幅画,老师希望它能激励大家不断前行。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讨论,让学生感悟这幅画更深层的含义。
板书设计
挑山工
路线 坚持不懈
外貌 不断攀登
语言
教学反思
教授《挑山工》后,我被挑山工们的精神感动了。挑山工说的话的深刻内涵对我也启发很大,让我对语文课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明白在语文课上既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又要培养深刻理解课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抓住重点,有详有略。充分给予学生自学的时间,利用质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读——感悟——读的指导下领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朗读、理解、感悟、表达能力,体现读写结合的课题思想,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课文ppt课件,共8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5 挑山工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5 挑山工示范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识记·理解,朗读句子,挑山工的动作,挑山工的外貌,挑山工的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5 挑山工示范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5挑山工,挑一挑,查词典,找近义词,货物重保持平衡,货物重,路程长,挑山工快游人慢,不解之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