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最新中考数学备考真题模拟测评 卷(Ⅰ)(含答案详解)
展开最新中考数学备考真题模拟测评 卷(Ⅰ)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2、下列对一元二次方程x2-2x-4=0根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无法判断
3、的计算结果是( )
A. B. C. D.
4、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仅有3个整数解,且关于y的方程的解为负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整数a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若关于x,y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 )
A.﹣1 B.0 C.1 D.2
6、若,则的值是( )
A. B.0 C.1 D.2022
7、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某班50名同学进行了党史知识竞赛,测试成绩统计如下表,其中有两个数据被遮盖.下列关于成绩的统计量中,与被遮盖的数据无关的是( )
成绩/分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人数 | ■ | ■ | 1 | 2 | 3 | 5 | 6 | 8 | 10 | 12 |
A.平均数,方差 B.中位数,方差
C.中位数,众数 D.平均数,众数
8、已知和是同类项,那么的值是( )
A.3 B.4 C.5 D.6
9、多项式去括号,得( )
A. B. C. D.
10、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3=4x,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
A.(x+2)2=2 B.(x-2)2=7 C.(x+2)2=1 D.(x-2)2=1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某水果基地为提高效益,对甲、乙、丙三种水果品种进行种植对比研究.去年甲、乙、丙三种水果的种植面积之比为5:3:2,甲、乙、丙三种水果的平均亩产量之比为6:3:5.今年重新规划三种水果的种植面积,三种水果的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都有所变化.甲品种水果的平均亩产量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了50%,乙品种水果的平均亩产量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了20%,丙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不变.其中甲、乙两种品种水果的产量之比为3:1,乙、丙两种品种水果的产量之比为6:5,丙品种水果增加的产量占今年水果总产量的,则三种水果去年的种植总面积与今年的种植总面积之比为______.
2、若机器人在数轴上某点第一步从向左跳1个单位到,第二步从向右跳2个单位到,第三步从向左跳3个单位到,第四步从向右跳4个单位到,按以上规律跳2018步,机器人落在数轴上的点,且所表示的数恰好是2019,则机器人的初始位置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3、近似数精确到____________位.
4、将0.094932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位,其结果是______.
5、把化为以度为单位,结果是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解方程:.
2、如图,如图,一楼房AB后有一假山,CD的坡度为i=1:2,山坡坡面上E点处有一休息亭,测得假山脚与楼房水平距离BC=24米,与亭子距离CE=8米,小丽从楼房房顶测得E的俯角为45°.
(1)求点E到水平地面的距离;
(2)求楼房AB的高.
3、如图,长方形ABCD中,AB>AD,把长方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
(1)图中有 个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填空,不需要证明)
(2)求证:△ADE≌△CED;
(3)请证明点F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
4、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2);
(3);
(4).
5、如图,正三角形ABC内接于,的半径为r,求这个正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
直接利用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得出答案.
【详解】
解:点P(2,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1).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掌握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2、B
【分析】
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可得出Δ=20>0,进而可得出方程x2-2x-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详解】
解:∵Δ=(-2)2-4×1×(-4)= 20>0,
∴方程x2-2x-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牢记“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3、D
【分析】
原式化为,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与难点在于应用平方差公式.
4、C
【分析】
解不等式组得到,利用不等式组有且仅有3个整数解得到,再解分式方程得到,根据解为负整数,得到a的取值,再取共同部分即可.
【详解】
解:解不等式组得:,
∵不等式组有且仅有3个整数解,
∴,
解得:,
解方程得:,
∵方程的解为负整数,
∴,
∴,
∴a的值为:-13、-11、-9、-7、-5、-3,…,
∴符合条件的整数a为:-13,-11,-9,共3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求出使分式方程中令等号左右两边相等且分母不等于0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叫方程的解.也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5、C
【分析】
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且,再求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关于x,y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
∴且,
解得:m=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能熟记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
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和b的值,然后代入所给代数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
∴a-2=0,b+1=0,
∴a=2,b=-1,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求代数式的值,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和b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C
【分析】
通过计算成绩为91、92分的人数,进行判断,不影响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结果,因此不影响众数,同时不影响找第25、26位数据,因此不影响中位数的计算,进而进行选择.
【详解】
解:由表格数据可知,成绩为91分、92分的人数为50-(12+10+8+6+5+3+2+1)=3(人),
成绩为100分的,出现次数最多,因此成绩的众数是100,
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第25、26位的两个数都是98分,因此中位数是98,
因此中位数和众数与被遮盖的数据无关,
故选:C.
【点睛】
考查中位数、众数、方差、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各个统计量的实际意义,以及每个统计量所反应数据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8、C
【分析】
把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几个项叫做同类项,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即可解决.
【详解】
由题意知:n=2,m=3,则m+n=3+2=5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同类项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D
【分析】
利用去括号法则变形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2(x−2)=-2x+4,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去括号与添括号,掌握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是解题的关键.
10、D
【分析】
根据题意将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未知项移到左边,然后两边都加上4,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
整理得:,
配方得:,即.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配方法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
【分析】
设去年甲、乙、丙三种水果的种植面积分别为: 设去年甲、乙、丙三种水果的平均亩产量分别为: 设今年的种植面积分别为: 再根据题中相等关系列方程:①,②,求解: 再利用丙品种水果增加的产量占今年水果总产量的,列方程 求解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 去年甲、乙、丙三种水果的种植面积之比为5:3:2,
设去年甲、乙、丙三种水果的种植面积分别为:
去年甲、乙、丙三种水果的平均亩产量之比为6:3:5,
设去年甲、乙、丙三种水果的平均亩产量分别为:
则今年甲品种水果的平均亩产量为:
乙品种水果的平均亩产量为: 丙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
设今年的种植面积分别为:
甲、乙两种品种水果的产量之比为3:1,乙、丙两种品种水果的产量之比为6:5,
①,②,
解得:
又丙品种水果增加的产量占今年水果总产量的,
解得:
所以三种水果去年的种植总面积与今年的种植总面积之比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设出合适的未知数与参数,确定相等关系,建立方程组,寻求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2、1010
【分析】
由题意知每跳两次完毕向右进1个单位,按此规律跳了2018步后距出发地的距离是1009个单位,且在的右侧,根据所表示的数恰是2019,即可求得初始位置点所表示的数.
【详解】
解:设机器人在数轴上表示a的点开始运动,A0表示a,A1表示a-1,第二步从向右跳2个单位到,A2表示a-1+2= a+1,第三步从向左跳3个单位到,A3表示a+1-3,第四步从向右跳4个单位到,A4表示a+1-3+4= a+2,由题意知每跳两次完毕向右进1个单位,而,
所以电子跳蚤跳2018步后A2018表示的数为a+1009,
又因为表示2019,
∴a+1009=2019,
∴a=1010,
所以表示1010.
故答案为:10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列代数式,简单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到每跳动2次相对于原数+1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3、百
【分析】
一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详解】
解:∵104是1万,6位万位,0为千位,5为百位,
∴近似数6.05×104精确到百位;
故答案为百.
【点睛】
此题考查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开始数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最后一位所在的位置就是精确度.
4、0.09
【分析】
把千分位上的数字4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详解】
解:将0.094932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位,其结果是0.09.
故答案为:0.09.
【点睛】
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
5、35.2°
【分析】
根据角的单位制换算法则求解即可.
【详解】
,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单位制换算法则,掌握换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1、(1),;(2)无解
【分析】
(1)根据分式的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再代入计算即可;
(2)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1)
,
当时,原式;
(2),
方程两边都乘,得,
解得:,
检验:当时,,所以是原方程的增根,
即原方程无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
(1)8米
(2)48米
【分析】
(1)过点E作EF⊥BC的延长线于F,根据CD的坡度为i=1:2,CE=8米,可得EF=8米,CF=16米;
(2)过E作EH⊥AB于点H,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出AH,进而可得AB.
(1)
解:过点E作的延长线于F.
在中,
∵CD的坡度,
∴
∵,
∴,米,
∴点E到水平地面的距离为8米.
(2)
解:作于点H,
∵,,
∴四边形BFEH为矩形;
∴,,
∵,,
∴,
在中,∵,
∴,
∴.
∴楼房AB的高为48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坡度坡角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仰角俯角定义.
3、
(1)2
(2)证明见解析
(3)证明见解析
【分析】
(1)由题意知CE=BC=AD,∠EAC=∠BAC=∠DCA,有△ACF为等腰三角形;在和中,,知,有∠DEA=∠EDC,有△DEF为等腰三角形;
(2)在和中,,可得;
(3)由于,,,有,,故,进而可得出结果.
(1)
解:有△ACF和△DEF共2个等腰三角形
证明如下: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E=BC=AD,∠EAC=∠BAC
∵
∴∠EAC=∠DCA
∴△ACF为等腰三角形;
在和中
∵
∴
∴∠DEA=∠EDC
∴△DEF为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2.
(2)
证明:∵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在和中,
∴.
(3)
证明:由(1)得
∴,即
∴
又∵
∴
∴
∴点F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图形折叠的性质,矩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垂直平分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知识.
4、
(1),数轴见解析
(2),数轴见解析
(3)-1<x≤2,数轴见解析
(4)x≤-10,数轴见解析
【分析】
(1)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把x的系数化为1,最后在数轴上表示即可;
(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把x的系数化为1,最后在数轴上表示即可;
(3)分别计算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最后在数轴上表示;
(4)分别计算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最后在数轴上表示;
【小题1】
解:,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得:,
解得:,
在数轴上表示为:
【小题2】
,
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得:,
在数轴上表示为:
【小题3】
,
由①得:x>-1,
由②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
在数轴上表示为:
【小题4】
,
由①得:x<-4,
由②得:x≤-10,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0,
在数轴上表示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不等式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利用数形结合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题关键.
5、周长为.面积为.
【分析】
连接OB,OA,延长AO交BC于D,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AD⊥BC,BD=CD=BC,∠OBD=30°,求出O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即可求出BC,BC的三倍即为周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面积.
【详解】
解:连接OB,OA,延长AO交BC于D,如图所示:
∵正△ABC外接圆是⊙O,
∴AD⊥BC,BD=CD=BC,∠OBD=∠ABC=×60°=30°,
∴OD=OB=r,
由勾股定理得:BD=,
即三角形边长为BC=2BD=r,AD=AO+OD=r+r=,
则△ABC的周长=3BC=3×r=3r;
△ABC的面积=BC×AD=×r×=.
∴正三角形ABC周长为;正三角形ABC面积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关键是能正确作辅助线后求出BD的长.
【真题汇编】中考数学备考真题模拟测评 卷(Ⅰ)(含详解): 这是一份【真题汇编】中考数学备考真题模拟测评 卷(Ⅰ)(含详解),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则的值是,如图,在中,,,则的值为,下列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年真题】2022年最新中考数学备考真题模拟测评 卷(Ⅰ)(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历年真题】2022年最新中考数学备考真题模拟测评 卷(Ⅰ)(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下列命题正确的是,已知4个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年真题】最新中考数学真题模拟测评 (A)卷(含答案及详解): 这是一份【历年真题】最新中考数学真题模拟测评 (A)卷(含答案及详解),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点P,二次函数y=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