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评 卷(Ⅰ)(含答案详解)
展开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评 卷(Ⅰ)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点的坐标为,将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2、如图,点是线段的中点,点是的中点,若,,则线段的长度是( )
A.3cm B.4cm C.5cm D.6cm
3、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4、如图,在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点E是格点四边形ABCD的AB边上一动点,连接ED,EC,若格点与相似,则的长为( )
A. B. C.或 D.或
5、已知,则∠A的补角等于( )
A. B. C. D.
6、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板按下图方式摆放,若,则( )
A.52° B.53° C.54° D.63°
7、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0 B. C. D.3.1415926
8、如图,在的内部,且,若的度数是一个正整数,则图中所有角的度数之和可能是( )
A.340° B.350° C.360° D.370°
9、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特斯拉还是中国的蔚来、小鹏、理想都实现了销量的成倍增长,下图是四家车企的标志,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10、如图,已知菱形OABC的顶点O(0,0),B(2,2),菱形的对角线的交于点D;若将菱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每秒旋转45°,从如图所示位置起,经过60秒时,菱形的对角线的交点D的坐标为( )
A.(1,1) B.(﹣1,﹣1) C.(-1,1) D.(1,﹣1)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围成几何体后,与点E重合的两个点是______.
2、计算: _______
3、已知f(x)=,那么f()=___.
4、如图,是体检时的心电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它们是两个变量.在心电图中, ___(填“是”或“不是” 的函数.
5、在不等式组的解集中,最大的整数解是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分别在其的边、上,顶点、在其的对角线上.
图1 图2
(1)如图1,求证:;
(2)如图2,若,,求的值;
(3)如图1,当,,求时,求的值.
2、如图所示,下图是由七块积木搭成,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利用下面方格纸中的纵横线,画出从这个图形的正面看、左面看和上面看的图形.
3、郑州到西安的路程为480千米,由于西安疫情紧张,郑州物资中心对西安进行支援.甲乙两辆物资车分别从郑州和西安出发匀速行驶相向而行.甲车到西安后立即返回,已知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且到郑州后停止行驶,进行消毒.它们离各自出发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______,______.
(2)请你求出甲车离出发地郑州的距离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出点的坐标,并说明此点的实际意义.
(4)直接写出甲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40千米.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在x轴负半轴上,⊙M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C、D两点(点C在y轴正半轴上),且,点B的坐标为,点P为优弧CAD上的一个动点,连结CP,过点M作于点E,交BP于点N,连结AN.
(1)求⊙M的半径长;
(2)当BP平分∠ABC时,求点P的坐标;
(3)当点P运动时,求线段AN的最小值.
5、如图,点、分别为的边、的中点,,则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分析】
如图过点A作AC垂直于y轴交点为C,过点B作BD垂直于y轴交点为D,,,故有,,进而可得B点坐标.
【详解】
解:如图过点A作AC垂直于y轴交点为C,过点B作BD垂直于y轴交点为D
∵
∴
在和中
∴
∴
∴B点坐标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直角坐标系中点的表示.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以及直角坐标系中点的表示.
2、B
【分析】
根据中点的定义求出AE和AD,相减即可得到DE.
【详解】
解:∵D是线段AB的中点,AB=6cm,
∴AD=BD=3cm,
∵E是线段AC的中点,AC=14cm,
∴AE=CE=7cm,
∴DE=AE-AD=7-3=4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点的定义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求法,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3、C
【分析】
根据有理数a,b,c,d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逐个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由有理数a,b,c,d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可得,
-4<d<-3<-1<c<0<1<b<2<3<a<4,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表示数的意义,根据点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该数的符号和绝对值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4、C
【分析】
分∽和∽两种情况讨论,求得AE和BE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DE和EC的长度,由此可得的长.
【详解】
解:由图可知DA=3,AB=8,BC=4,AE=8-EB,∠A=∠B=90°,
若∽,
则,即,
解得或,
当时,,,
,
当时,,,
,
若∽,
则,即,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故或,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能结合图形,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注意不要忽略了题干中格点三角形的定义.
5、C
【分析】
若两个角的和为 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根据互补的含义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
解: ,
∠A的补角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互补的含义,掌握“利用互补的含义,求解一个角的补角”是解本题的关键.
6、B
【分析】
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
∵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B
【分析】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叫做有理数,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A.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是无理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3.1415926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掌握无理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8、B
【分析】
根据角的运算和题意可知,所有角的度数之和是∠AOB+∠BOC+∠COD+∠AOC+∠BOD+
∠AOD,然后根据,的度数是一个正整数,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图中所有角的度数之和是
∠AOB+∠BOC+∠COD+∠AOC+∠BOD+∠AOD=3∠AOD+∠BOC
∵,的度数是一个正整数,
∴A、当3∠AOD+∠BOC=340°时,则= ,不符合题意;
B、当3∠AOD+∠BOC=3×110°+20°=350°时,则=110°,符合题意;
C、当3∠AOD+∠BOC=360°时,则=,不符合题意;
D、当3∠AOD+∠BOC=370°时,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角度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9、C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结合所给图形的特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
10、B
【分析】
分别过点和点作轴于点,作轴于点,根据菱形的性质以及中位线的性质求得点的坐标,进而计算旋转的度数,7.5周,进而根据中心对称求得点旋转后的D坐标
【详解】
如图,分别过点和点作轴于点,作轴于点,
∴,
∵四边形为菱形,
∴点为的中点,
∴点为的中点,
∴,,
∵,
∴;
由题意知菱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度数为:,
∴菱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周,
∴点绕点逆时针旋转周,
∵,
∴旋转60秒时点的坐标为.
故选B
【点睛】
根据菱形的性质及中点的坐标公式可得点D坐标,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旋转后点D的坐标,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及中点的坐标公式、中心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A和C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几何体的展开图是四棱锥的平面展开图,找出重合的棱,即可找到与点E重合的两个点.
【详解】
折叠之后CD和DE重合为一条棱,C点和E点重合;AH和EF重合为一条棱,A点和E点重合.
所以与点E重合的两个点是A点和C点.
故答案为:A和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四棱锥的展开图,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运用空间想象能力把展开图折成四棱锥,找到重合的点.
2、##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逐个运算即可.
【详解】
解:原式,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属于基础题,计算过程中细心即可.
3、##
【分析】
把代入函数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f(x)=,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已知自变量的值求解函数值,理解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4、是
【分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解:两个变量和,变量随的变化而变化,
且对于每一个,都有唯一值与之对应,
是的函数.
故答案为:是.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理解即两个变量和,变量随的变化而变化,
且对于每一个,都有唯一值与之对应,正确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4
【分析】
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即可.
【详解】
解: ,
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为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解答题
1、
(1)证明见解析
(2)
(3)
【分析】
(1)根据四边形,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得到和,然后证明,即可证明出;
(2)作于M点,设,首先根据,证明出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矩形,然后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然后根据同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得到,即可表示出BF和FH的长度,进而可求出的值;
(3)过点E作于M点,首先根据题意证明出,得到,,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设,根据题意表示出,,过点E作,交BD于N,然后由证明出,设,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然后由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到,进而得到,解方程求出,然后表示出,根据勾股定理得到EH和EF的长度,即可求出的值.
(1)
解:∵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
在和中
∴
∴
∴
∴;
(2)
解:如图所示,作于M点,设
∵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矩形
∴
∴
∵
∴,
∴
∴
∴
∵
∴
由(1)得:
∴
∴;
(3)
解:如图所示,过点E作于M点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
∴,即
∵
∴
∴
∴
∴
设
∵
∴
∴
∴
由(1)得:
∴
∴
过点E作,交BD于N
∵
∴
∴
∴
设
∴
∴
∵
∴
∵
∴
∴
∵
∴
∴
∴
解得:或(舍去)
∴
由勾股定理得:
∴.
【点睛】
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根据题意正确作出辅助线求解.
2、图见解析
【分析】
从正面看从左往右3列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1,3,2;从左面看从左往右2列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3,1;从上面看从左往右3列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1,2,1;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图形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图−−三视图、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本题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应注意小正方形的数目及位置.
3、
(1)8,6.5
(2)
(3)点P的坐标为(5,360),点P的实际意义是:甲车在行驶5小时后,甲乙两车分别距自己的出发地的距离为360千米
(4)当甲车出发2.4小时或2.8小时或小时两车相距40千米
【分析】
(1)先根据题意判断出直线的函数图像时乙车的,折线的函数图像时甲车的,然后求出甲车的速度即可求出甲返回郑州的时间,即可求出m;然后算出乙车从西安到郑州需要的时间即可求出n;
(2)分甲从郑州到西安和从西安到郑州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3)根据函数图像可知P点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在P点时,甲乙两车距自己的出发地的距离相同,由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4)分情况:当甲车在去西安的途中,甲乙两车相遇前,当甲车在去西安的途中,甲乙两车相遇后,当甲车在返回郑州的途中,乙未到郑州时,当甲车在返回郑州的途中,乙已经到郑州时,四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1)
解:∵甲乙两辆物资车分别从郑州和西安出发匀速行驶相向而行.甲车到西安后立即返回,乙车到底郑州后立即停止,
∴直线的函数图像是乙车的,折线的函数图像是甲车的,
由函数图像可知,甲车4小时从郑州行驶到西安走了480千米,
∴甲车的速度=480÷4=120千米/小时,
∴甲车从西安返回郑州需要的时间=480÷120=4小时,
∴m=4+4=8;
∵乙车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
∴乙车从西安到达郑州需要的时间=480÷80=6小时,
∵由函数图像可知乙车是在甲车出发0.5小时后出发,
∴n=0.5+6=6.5,
故答案为:8,6.5;
(2)
解:当甲车从郑州去西安时,
∵甲车的速度为120千米/小时,
∴甲车与郑州的距离,
当甲车从西安返回郑州时,
∵甲车的速度为120千米/小时,
∴甲车与郑州的距离,
∴;
(3)
解:根据函数图像可知P点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在P点时,甲乙两车距自己的出发地的距离相同,
∵此时甲车处在返程途中,
∴,
解得,
∴,
∴点P的坐标为(5,360),
∴点P的实际意义是:甲车在行驶5小时后,甲乙两车分别距自己的出发地的距离为360千米;
(4)
解:当甲车在去西安的途中,甲乙两车相遇前,
由题意得:,
解得;
当甲车在去西安的途中,甲乙两车相遇后,
由题意得:,
解得;
当甲车在返回郑州的途中,乙未到郑州时,
由题意得: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甲车在返回郑州的途中,乙已经到郑州时,
由题意得:
解得;
综上所述,当甲车出发2.4小时或2.8小时或小时两车相距40千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函数图像获取信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4、
(1)的半径长为6;
(2)点;
(3)线段AN的最小值为3.
【分析】
(1)连接CM,根据题意及垂径定理可得,,由直角三角形中角的逆定理可得,,得出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即可确定半径的长度;
(2)连接AP,过点P作,交AB于点F,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可得为直角三角形,结合(1)中为等边三角形,根据BP平分,可得,在与中,分别利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计算结合点所在象限即可得;
(3)结合图象可得:当B、N、A三点共线时,利用三角形三边长关系可得此时PN取得最小值,即可得出结果.
(1)
解:如图所示:连接CM,
∵,
∴,
∵,
∴,
∴,,
∵,
∴为等边三角形,
∵,
∴,
∴,
∴的半径长为6;
(2)
解:连接AP,过点P作,交AB于点F,如(1)中图所示:
∵AB为的直径,,
∴,
∴为直角三角形,
由(1)得为等边三角形,
∵BP平分,
∴,
∴,
∴,
在中,,
∴,
∴,
∴,
∴,,
点;
(3)
结合图象可得:当B、N、A三点共线时,,PN取得最小值,
∵在中,,
∴当B、N、A三点共线时,PN取得最小值,
此时点P与点A重合,点N与点M重合,
,
∴线段AN的最小值为3.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垂径定理,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理解题意,作出相应辅助线,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5、6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
解:∵D,E分别是△ABC的边AB,B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AC=2DE=6,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中考专题】湖南省益阳市中考数学模拟专项测评 A卷(含答案及详解): 这是一份【中考专题】湖南省益阳市中考数学模拟专项测评 A卷(含答案及详解),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个三角形.,代数式的意义是,已知,则的补角等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专题】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评 卷(Ⅰ)(含答案详解): 这是一份【中考专题】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评 卷(Ⅰ)(含答案详解),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代数式的意义是,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专题】湖南省常德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评 卷(Ⅰ)(含答案及详解): 这是一份【中考专题】湖南省常德市中考数学模拟测评 卷(Ⅰ)(含答案及详解),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为.,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