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中考化学复习第1课时空气氧气课件
展开考点1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另外,空气中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________。
考点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2.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的燃烧,把集气瓶中的________消耗掉,使集气瓶内的气压__________,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就等于原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药品选择:只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 反应,且生成物不能是________。4.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体积约为原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①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②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6.误差分析(1)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 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________________等。(2)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的原因有:①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________________;②弹簧夹____________等。
7.装置改进 改进的思路:一是有利于减小误差,使测定结果更精确;二是使实验装置更简单,操作更方便;三是力求更环保。
①实验中若用碳或硫作可燃物,则要将集气瓶中的水替换成碱(如NaOH)溶液,以吸收产生的气态产物;②用加热足量铜丝或铁丝生锈等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反应更充分,误差更小。
考点3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___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液态或固态时颜色变为________色。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具有________性。
①硫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水或碱溶液,以吸收有害的SO2;②铁丝燃烧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以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①记忆实验现象时要分清是在空气中还是在氧气中;②区分“烟”和“雾”“火焰”和“光”;③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要出现生成物的名字。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可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1)查:装配好仪器,并检查装置________。(2)装: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还需在试管口塞一团________,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再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且伸入试管中的导管稍稍露出橡胶塞,为了_____________。(3)定:固定试管,试管口略向________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4)点:点燃酒精灯,先移动________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对药品加热。(5)收:用排水法收集时,应在______________ 时,再开始收集。(6)离、熄:排水法收集完毕先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防止水进入试管中,炸裂试管。3.工业制备氧气: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________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此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
考点6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__________其他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而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即“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________________。
①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也不能决定反应是否进行。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化学性质没变,物理性质可能会变。③用H2O2制取氧气时,MnO2是催化剂;用KMnO4制取氧气时,MnO2是生成物。④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包括加快,也包括减慢。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1 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
【考情简述】 5年5考。涉及考向:①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2017.1);②空气中各成分的用(2016.10,2014.2,2013.10);③自然界中的氧循环(2014.2);④空气属于混合物;⑤空气的重要性(2015.2)。
例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电光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助燃剂C.空气对人类生产、生活至关重要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类型2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例2【2017·南京】下列行为会使空气中PM2.5增加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秆
【考情简述】 5年2考。涉及考向:①防止污染措施(2016.8,2013.8);②污染源;③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解析] 露天焚烧垃圾,会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
【考情简述】 5年4考。涉及考向:①物质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或判断(2016.28、35,2014.28、31,2013.3、27、31);②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操作及注意事项(2015.30,2013.4);③氧气的物理性质(2013.14);④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
例3【2017·唐山滦南区】一模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方法点拨】 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注意:①分清是在空气中还是在氧气中;②要明确“烟”和“雾”的区别,“火焰”和“光”的区别;③分清结论与现象,不要出现生成物的名字。
[解析]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黑烟;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类型4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考情简述】 5年1考。涉及考向:催化剂的定义及特性(2016.7)。
例4 【2017·台州】为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如图1-4所示。
实验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一:图中的实验能否证明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从表格的设计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虽然二氧化锰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但不能确定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探究MnO2的质量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解析] (1)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后,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无法确定二氧化锰的质量及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故不能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2)在50 mL H2O2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MnO2,比较产生氧气的体积,是为了探究MnO2质量的多少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突破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考情简述】 5年3考。涉及考向:①药品选择(2015.1);②实验运用的探究方法(2013.13);③实验方案的判断(2014.5)。
例5【 2017·石家庄十八县基础模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标记,将标记以上的部分按体积分为5等份;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红磷,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④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请回答:(1)组装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步骤④中未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 (填“偏高”或“偏低”)。(4)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将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双手捂住集气瓶,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N2不与红磷反应(或N2的化学性质稳定或N2化学性质不活泼或N2不和水反应等,合理即可)
【拓展延伸】(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转化法”)。(2)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简化为铁生锈。小明用配制的发热剂按图1-6甲装置实验。试分析此反应原理与红磷燃烧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始终密闭,测定结果更准确(或没有污染,更环保)
增加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更充分地消耗氧气
(3)利用图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因导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①打开止水夹a、b,向集气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空气,通入集气瓶内空气的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②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b,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是V2;③根据实验记录V1、V2,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
将集气瓶中的水压出,直到白磷露出水面
量筒中的水倒流回集气瓶中
(4)小华设计如下方案:将过量的白磷放入容积为40 mL 的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注射器组成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可忽略不计。①若先夹紧弹簧夹,加热白磷使其充分反应,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活塞向左移动,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不使用弹簧夹,加热白磷使其充分反应,试管冷却后,最终稳定在________mL处。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减小
[解析] [拓展延伸] (3)向集气瓶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集气瓶中的部分水压出,直到白磷露出与空气接触,且压出的水的体积为集气瓶中进入空气的体积;当白磷燃烧消耗完瓶中的氧气,瓶内气压减小,量筒中的水倒流回集气瓶中,倒流过来水的体积(V1-V2)即为原集气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突破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考情简述】 5年5考。涉及考向:①原理(2016.7,2015.35,2014.36);②发生装置选择及依据;③收集装置选择及依据(2015.3);④注意事项(2016.30,2014.35);⑤验满(2013.4);⑥检验(2017.35,2015.35)。
例6【 2017·德阳】如图1-7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C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拓展延伸】(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收集到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3)若收集的气体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没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把导管插入集气瓶中(或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没有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等,合理即可)
(4)用G装置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用G装置收集一瓶气体,且气体左进右出,可归纳此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G装置短导管的出口处,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解析]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可选发生装置A或B;装置B中的分液漏斗可逐滴滴加液体,需要制取气体时打开开关,不需要时关闭开关,从而达到节约药品和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4)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G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F装置收集,所以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装置是D。
考查点1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1.【2017·河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2014·河北】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3.【2012·河北】化学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它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__________的主要来源。
考查点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4.【2015·河北】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 )A.硫 B.木炭 C.红磷 D.蜡烛
[考查点3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5.【2016·河北】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解析] 废气排到高空中,仍然有污染。
6.【2013·河北】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植树造林,绿化家园 B.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C.工业“三废”达标后排放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
7.【2012·河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A.煤炭直接燃烧 B.秸秆焚烧还田C.开发清洁能源 D.提倡多开汽车
考查点4 氧气的性质
8.【2015·河北】如图1-8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柴快燃尽(或铁丝红热)
考查点5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9.【2016·河北】根据图1-9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停止加热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像题(7题)】如图1-10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B.②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③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D.④过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解析] ②中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都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催化剂改变的只是反应速率,故两条曲线的拐点应该相平。
2.【基础实验题(30题)】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导管只要稍露出橡胶塞即可,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冷却后密闭装置与外界大气形不成压强差
(3)图丙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该装置存在不足,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改进装置后再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解析] (1)图甲试管中没有棉花,又属于固体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故应该选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
3.推断题(31题)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E都是氧化物,其中B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C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1-12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2)B与D发生的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3)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 。(4)D→A的反应有多个,请写出其中一个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复习基础梳理第1课时空气氧气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基础梳理第1课时空气氧气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活泼,医疗急救,支持燃烧,保护气,气密性,冷却至室温,误差分析,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复习第7讲空气氧气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7讲空气氧气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7讲空气氧气,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的成分,知识梳理答案,1大不易,酒精灯,Fe+,能保持铁丝持续燃烧所,需的温度,混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复习--基础梳理--第1课时 空气 氧气(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复习--基础梳理--第1课时 空气 氧气(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活泼,医疗急救,支持燃烧,保护气,气密性,冷却至室温,误差分析,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