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试卷 28 次下载
- 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试卷 23 次下载
- 上海市2022届松江区初三中考物理一模卷 试卷 20 次下载
- 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带详解 试卷 28 次下载
- 2022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带详解 试卷 27 次下载
2022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带详解
展开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70分,用时60分钟;
2. 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物理量中, 属于物质特性的是
A. 质量B. 密度C. 压强D. 浮力
2. 一张普通试卷平摊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 0.1PaB. 1PaC. 10PaD. 100Pa
3.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 )
A. 欧姆B. 安培C. 伏特D. 库仑
4. 导体的电阻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导体材料B. 导体中电流
C. 导体两端的电压D. 导体中通过的电量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示数变大B. 电压表V示数变小
C.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D.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小
6. 如图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A、B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SA<SB),现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球(甲>乙),若选择其中一个球放入某个容器中,球浸没且液体没有溢出,要使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为最小,则( )
A. 甲放入A中
B. 甲放入B中
C. 乙放入A中
D. 乙放入B中
二、填空题(共23分)
7. 公路上路灯正常工作电压为_____伏,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的连接方式一定是_____联的;路灯正常工作时的盏数越多,电路中的总电阻_____(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8. 著名的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_____。
9. 物理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一些科学方法.例如:研究电流时与水流进行对比,这属于运用了______法;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这属于运用了______法;研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所得出的规律时,需要运用______法。
10. 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比如:为了安全,轿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带,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减小安全带与驾驶员之间的______;平日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______的知识;家庭中的水槽下面利用______原理做成回水弯,既能排水也能防臭。(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量的名称)
11. 若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4库,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______安;若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伏,则该导体的电阻______欧;若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 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该电路中一个电阻出现了故障,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1)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
(2)若用小灯泡L替换电路中的电阻R2,请写出替换前后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及相应的电路故障。__________
13. 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人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1)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作用;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______;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______
三、作图题(共5分)
14. 在图中,小球的重力大小为3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 )
15. 在图电路中的〇处填入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 )
四、综合题(共30分)
16. 体积为1×10﹣3米3的小球浸没在水中,求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
17. 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内盛满水,水深0.2米、体积为。求:
(1)水的质量;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为了求得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小圆和小梦分别梳理了解题思路如下:
小圆:,而,又;
小梦:,而,又。
请你分别判断小圆和小梦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18. 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的阻值为30欧,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将变阻器R2的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后,闭合电键S,通过R1的电流为0.2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如图所示。求:
(1)电源电压U;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
(3)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则电流表A2示数的最大变化量 。
19. 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可以验证猜想_____;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以验证猜想_____是正确的;
(2)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E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_____kg/m3.
20. 某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源2个(电压分别为6伏、4.5伏),滑动变阻器2个(分别标有“10Ω 3A”和“20Ω 1A”的字样),待测电阻Rx(估计阻值约为19欧左右),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各l个和导线若干。他选用器材,按图连接电路,且步骤正确。
(1)此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闭合电键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在图中变阻器的___________(选填“左端”、“中间”或“右端”)。
(2)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则该同学在实验中所选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_伏,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_________欧。
(3)当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时(即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变阻器最大值的一半),电流表的示数为0.25安,他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3安,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__________伏,由以上信息可测得Rx的阻值为__________(精确到0.1欧)欧。
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九年级理化(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70分,用时60分钟;
2. 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物理量中, 属于物质特性的是
A. 质量B. 密度C. 压强D. 浮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的特性指一种物质区别与其它物质的主要特征,物质状态不变时,物质特性不变,所以只有密度是特性.
故选B.
2. 一张普通试卷平摊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 0.1PaB. 1PaC. 10PaD. 100Pa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张试卷的质量约为10g,重力约为0.1N,面积约为0.1m2,则压强约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 )
A. 欧姆B. 安培C. 伏特D. 库仑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最早由德国科学家欧姆总结得出,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故A符合题意;
B、安培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伏特最早研制出了液体电池.故C不符合题意;
D、库仑的主要贡献有扭秤实验、库仑定律等.库仑定律使电磁学的研究从定性进入定量阶段,是电磁学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导体的电阻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导体材料B. 导体中电流
C. 导体两端的电压D. 导体中通过的电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导体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可知: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故选A。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示数变大B. 电压表V示数变小
C.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D.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B.闭合开关前后,电压表都是测得电源电源,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B错误;
CD.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测R1的电压,电流表测R1的电流,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恰好为R1的电阻;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阻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为总电阻,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 如图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A、B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SA<SB),现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球(甲>乙),若选择其中一个球放入某个容器中,球浸没且液体没有溢出,要使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为最小,则( )
A. 甲放入A中
B. 甲放入B中
C. 乙放入A中
D. 乙放入B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甲、乙两实心物体质量相等,且ρ甲>ρ乙,根据可知,;两液体的密度不同,根据得
因为,所以;原来液体的压强根据,因为,,所以;球放入液体浸没时,增大的压强,只有当与ρ液都小时,才最小。故应把体积小的甲放入B中。
故选B。
二、填空题(共23分)
7. 公路上路灯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伏,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的连接方式一定是_____联的;路灯正常工作时的盏数越多,电路中的总电阻_____(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答案】 ①. 220 ②. 并 ③. 越小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并联电路及常用电压。
【详解】[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2]马路上的路灯是并联的,因为一盏灯坏了,其余的仍能发光。
[3]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横截面积,所以并的越多,总电阻越小。
8. 著名的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_____。
【答案】 ①. 马德堡半球 ②. 托里拆利 ③. 小
【解析】
【详解】[1]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市市长在马德堡市完成了马德堡半球实验。
[2]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倒放入水银槽中的实验精确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3]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
9. 物理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一些科学方法.例如:研究电流时与水流进行对比,这属于运用了______法;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这属于运用了______法;研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所得出的规律时,需要运用______法。
【答案】 ①. 类比 ②. 等效替代 ③. 控制变量
【解析】
【详解】[1] 类比法,是一种最古老的认知思维与推测的方法,是对未知或不确定的对象与已知的对象进行归类比较,进而对未知或不确定对象提出猜测。水流学生很熟悉,但电流不直观,学生很难理解,利用水流来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称为类比法。
[2]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在研究串并联电路时,由于电阻较多,难以分析理解,可以用一个电阻来替代多个电阻在电路中的效果来研究,故称为等效替代法。
[3]控制变量法是指当有多个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时,每次只选择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其它因素相同。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均有关,研究与电压关系时,电压一定,改变电阻,反之研究与电压关系时,电阻一定,改变电压。故称为控制变量法。
10. 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比如:为了安全,轿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带,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减小安全带与驾驶员之间的______;平日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______的知识;家庭中的水槽下面利用______原理做成回水弯,既能排水也能防臭。(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量的名称)
【答案】 ①. 压强 ②. 大气压强 ③. 连通器
【解析】
【详解】[1]根据压强的公式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减小安全带与驾驶员之间的压强。
[2]用吸管吸取饮料时,管内和口腔中的气压变小了,外面的大气压便将饮料压入吸管内进入口中,故这里利用的是大气压强。
[3]回水弯是一个上端开口,下端相连的弯管,水静止时两个管内的水面是相同的,属于连通器。
11. 若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4库,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______安;若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伏,则该导体的电阻______欧;若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①. 0.4 ②. 10 ③. 不变
【解析】
【详解】[1]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2]该导体的电阻为
[3]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属性,与电流、电压无关,若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不变。
12.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该电路中一个电阻出现了故障,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1)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
(2)若用小灯泡L替换电路中的电阻R2,请写出替换前后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及相应的电路故障。__________
【答案】 ①. R1短路或R2断路 ②.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示数变大,说明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即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所以故障是R1短路或R2断路。
(2)[2]原来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用完好的小灯泡替换R2,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若电压表示数变小,则R2断路。若电压表示数不变,则R1短路。
13. 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人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1)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作用;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______;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______
【答案】 ①. 大气压 ②. 移开手指,观察水流动情况 ③.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大气对水有向上的托力,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
(2)[2]在物理学中,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具体的实验,在本题中可通过移开手指,观察水的流动情况来证明。
(3)[3]当移开手指后,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这是因为,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止,取管底液片为研究对象,它把管内的水柱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
液片左侧深度大于右侧深度,由p=ρgh可知
p向右>p向左
而液片左右的面积S相等,由F=PS可得
F向右>F向左
故液片将向右移动,管内的水从A端流出。
三、作图题(共5分)
14. 在图中,小球的重力大小为3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 )
【答案】
【解析】
【详解】因为小球在液体中漂浮,所以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重力的大小为3N,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可知浮力的大小为3N,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小球重心;设标度为1N,浮力F浮的图示如图所示:
15. 在图电路中的〇处填入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 )
【答案】
【解析】
【详解】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由图可知,最上边的1中电表与电源并联,所以是电压表;左边的2中电表与灯泡串联,是电流表;3中电表与电阻并联,为电压表,如图所示:
四、综合题(共30分)
16. 体积为1×10﹣3米3的小球浸没在水中,求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
【答案】10N
【解析】
【详解】解:小球受到的浮力
答:小球受到的浮力为10N。
17. 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内盛满水,水深0.2米、体积为。求:
(1)水的质量;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为了求得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小圆和小梦分别梳理了解题思路如下:
小圆:,而,又;
小梦:,而,又。
请你分别判断小圆和小梦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1);(2);(3)见详解
【解析】
【详解】解:(1)根据题意,由密度公式可得水的质量为
(2)根据题意,由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属于固体压强,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的压力等于物体的总重力,即,根据重力计算公式水的重力为
容器的重力为
所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
由压强的公式可得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在小圆的思想中,水的重力为
与小梦根据质量计算的水的重力不同,是因为容器形状可能并非圆柱体等直柱体容器,压力并不等于重力。
故小圆的思路是错误的,小梦是正确的。
答:(1)水的质量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3)因为容器的形状不是类似于圆柱体等直柱体,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并不等于重力,故小圆的思路是错误的,小梦是正确的。
18.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的阻值为30欧,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将变阻器R2的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后,闭合电键S,通过R1的电流为0.2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如图所示。求:
(1)电源电压U;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
(3)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则电流表A2示数的最大变化量 。
【答案】(1)6V;(2)0.8A;(3)1.7A
【解析】
【详解】解:(1)电流表A1测量电阻R1电流,由于两电阻并联,那么电阻R1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为
(2)电流表A2测量的是干路电流,干路电流大于任意一个支路的电流,故电流表A2的示数为如图所示,A2不可能是0.2A,故选择的是0~3A量程,故读数为1A,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
(3)由于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故经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为2A,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
由于电源电压一定,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最小,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流为
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
电流表A2示数的最大变化量
答:(1)电源电压为6V;
(2)通过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8A;
(3)电流表A2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为1.7A。
19. 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可以验证猜想_____;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以验证猜想_____是正确的;
(2)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E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_____kg/m3.
【答案】 ①. 三 ②. 二 ③. 1.2 ④. 1.2×103
【解析】
【详解】(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且C、D中测力计示数相等,根据F浮=G﹣F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度无关,可以验证猜想三是错误的;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知,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B、C中测力计示数不同,根据F浮=G﹣F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可以验证猜想二是正确的;
(2)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8N,图E中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因此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G﹣F′=2.8N﹣1.6N=1.2N.由图A、C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2.8N﹣1.8N=1N,设物体体积为V,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水gV排,F浮′=ρ盐水gV排′,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和排开盐水的体积相等,都等于物体的体积V,所以V==,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1.2×103kg/m3.
20. 某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源2个(电压分别为6伏、4.5伏),滑动变阻器2个(分别标有“10Ω 3A”和“20Ω 1A”的字样),待测电阻Rx(估计阻值约为19欧左右),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各l个和导线若干。他选用器材,按图连接电路,且步骤正确。
(1)此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闭合电键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在图中变阻器的___________(选填“左端”、“中间”或“右端”)。
(2)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则该同学在实验中所选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_伏,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_________欧。
(3)当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时(即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变阻器最大值的一半),电流表的示数为0.25安,他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3安,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__________伏,由以上信息可测得Rx的阻值为__________(精确到0.1欧)欧。
【答案】 ①. ②. 右端 ③. 6 ④. 10 ⑤. 6 ⑥.
【解析】
【详解】(1)[1][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原理是;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需要位于阻值最大处,故滑片需要位于最右端。
(2)[3][4]闭合电键,此时滑动的位置没有移动,故滑动变阻器是最大值,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若该同学在实验中所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则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而待测电阻约为19Ω,那么滑动变阻器电压为
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是3.5Ω,故舍弃,故当电源电压为6V时,电路中的电阻为
而待测电阻约为19Ω,那么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与10Ω最接近,故电源电压为6V符合题意,所选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3)[5][6]他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3安,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总电阻最小,电流最大,而此时只有待测电阻接入电路,故电压表也测量电源电压,故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6V;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一半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5Ω,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则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
则待测电阻的电压为
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而根据最大电流为0.3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当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10Ω,此时的电流为0.2A,则滑动变阻器的分担的电压为2V,而待测电阻分担的电压为为4V,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带详解: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带详解,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满分135分,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是, 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带详解: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带详解,共20页。
2022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带详解: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带详解,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满分 135 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