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学案1(苏教版必修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学案1(苏教版必修3)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相关连接·补充资料,时代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相关连接·补充资料】
    【作者】司马迁(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官至太史令。司马迁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资料。名山大川壮其气,古迹佚事富其闻。后继父任职太史令,得以阅读国家所藏图书。其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奋完成所著史书。人称《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作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共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分8书、10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五种体例,共130篇,50多万字。本纪,用以叙述帝王事迹;世家,记述五侯和特殊人物事迹;列传,叙帝王以外重要人物事迹;书,用以记载各朝典章制度;表,用以统计年代、人物、大事等。《史记》是我国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它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廉颇蔺相如列传》为《史记》列传(70篇)之一,课文节选部分重点描写了蔺相如,也叙述了廉颇。文章运用多种文学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时代背景】战国后期,七雄纷争,秦国最强,楚国,赵国比秦弱而强于他国。当时秦主要力量用于对付楚国,所以对赵国虽不时欺压蚕食,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进攻赵国。蔺相如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利用了这种有利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外交斗争,不畏强秦而胜利地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主权。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全文一两遍后,在书上作注翻译并评点;深入理解全文内容,回答1—2题。
    1.本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答: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传记中人物的简历,这里主要交代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人的身份地位;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叙写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叙写了赵秦渑池之会的故事;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叙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将相欢和”(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2.有人说,第1自然段中”蔺相如者,赵人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一句可删去。你认为呢?为什么?
    答:不可删除。因为:①本文是一篇“合传”,廉蔺二人,一将一相,相互配合,对维护赵国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按《史记》体例,在传记开头将二人并提,表明二人的事业是密不可分的。②这样开头既突出了廉颇的战功,又突出了蔺相如的出身低微,可使读者了解缪贤举贤、赵王破格提拔、廉颇”宣言”而后”负荆”的深刻意义。
    【有人认为可删除的理由:①删去此句则和下文第2段衔接得自然;②此句与第2自然段第5句“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重复。】
    仔细读2~7自然段,回答3—4题。
    3.文中“相如奉璧使秦”的过程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叙述的?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
    答:文中写“相如奉璧使秦”,在献璧后作者集中描绘了蔺相如的三次有步骤行动:取璧、保璧、归璧。无不紧扣着和氏璧的命运。这样的布局如同把蔺相如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的舞台,能够让他机智果敢的性格得到充分的表现。
    4.课文第7段至“拜相如为上大夫”已将“完璧归赵”故事叙述完毕,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这两句呢?
    答:这两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一方面揭露了秦王“以城易璧”的骗言,肯定了赵反欺骗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暗示了秦王恼羞成怒,导致对赵采取军事行动,由此过渡到下文。
    细读8~10自然段,回答第5题。
    5.本文中较详细地叙写了“渑池之会”的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本文中较详细地叙写了“渑池之会”的会前计议和会上“交锋”。这样,①详写会前计议,突出相如主行并从,廉颇送至境与诀,文武配合,表现了两人忠贞为国的计谋和胆略;②详写会上斗争,以秦王欲以势压人、倨傲无理、色厉内荏而不得不节节退让的表演,映衬了相如为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先礼后兵而步步进逼的智勇言行,形象地表现了蔺相如过人的机智勇敢性格,以及忠诚爱国的英雄精神。
    阅读11~12自然段,回答6—9题。
    6.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什么?廉颇的心理状态有何变化?是由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
    答: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起因是“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觉得很羞愧。体现在文中“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的语言描写上。
    7.作者写蔺相如舍人的谏言有何用意?
    答:其用意在于反衬蔺相如为国家大局着想而不计较个人恩怨的高尚品德。
    8.蔺相如是怎样处理他和廉颇的这一矛盾的?从中显示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蔺相如处理与廉颇的这一矛盾,主要采取了忍让和回避的方法,以避免发生正面冲突而使矛盾激化。从中显示出蔺相如目光远大而不计较个人恩怨的思想品德,有着常人很难具备的“忍”的性格特征。
    9.廉蔺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什么?怎样看待廉颇的形象?
    答:廉蔺和好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两人都懂得爱国,都能将爱国高于一切,即“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是个勇于改过、深明大义的率直武将形象,虽然他起被个人地位和名誉所蒙蔽,一旦明白过来,即能负荆请罪,表现了他的真诚率直性格。
    10.填写完整以下图表,深味本文写作上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11.有关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整理积累。
    12.背诵课文11.12自然段,并把课本“文本研习”中的第1.2和6题注在书上,第3.4.5题做在练习本上;同时完成《学习与评价》上相关练习。

    相关学案

    2021学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检查上节课的复习内容,课文内容梳理,基础知识巩固复习,拓展延伸,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能力训练,[译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仔细理会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仔细理会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导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背景探源,作品鉴赏,译释点评,课后理解,知识盘点,文化卡片,考题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