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综合复习(2)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综合复习(2) 试卷01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综合复习(2) 试卷02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综合复习(2) 试卷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综合复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展示的世界上最早可吹奏的乐器贾湖骨笛,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关于笛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笛声是由笛子振动发出的

    C笛声一定属于乐音

    D按住不同的笛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会改变

    2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

    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3下列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D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不同的声音

    4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所用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A老师讲话声音小一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让每一个学生都戴上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有效减弱噪声

    5为了避免教室内学生上课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下面的方法合理有效的是(  )

    A每个学生都带上耳罩 B老师讲课声音大一些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教室周围植树

    6如图所示,盲人陈燕在“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利用手掌拍击和喉咙呼喊发声,依靠声波的反射辨识物体,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可和赞扬,被誉为“声呐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燕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Hz

    B陈燕的声音速度为3×108m/s

    C陈燕距离障碍物小于0.1米才能听到回声

    D陈燕的声音靠手掌或者喉咙的振动发声

    7下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捡查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D蝙蝠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D“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92021921日晚,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在深圳湾体育馆拉开帷幕。如图所示是音乐会上某青年员演唱的一个场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发出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

    B观众通过声音的响度来分辨出该演员的声音

    C演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

    D演员表演时“引吭高歌”,是指该演员的声音音调高

    10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后,物体就不再发声了

    C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

    D次声波响度足够大时人耳也能听到

    11如图所示:20212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与会代表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分辨出习近平总书记发言的声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声音只能传递能量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图中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从左向右依次敲水瓶,音调越来越低

    C丙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D丁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3小歆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对山崖大喊一声,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上他离高崖______ m;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他喊时离山崖 _________m

    14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该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具有______。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______有关。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s://img.xkw.com/dksih/QBM/2021/12/6/2866836395433984/2867375093899264/STEM/3711a8ef-21b3-4049-9451-ff584ab37912.png]

    15如图12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通过观察、体验、总结,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产生的;如图3所示,找一根长木棍,右边这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左边的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清楚地听到他拍来的“电报”。原因是:___________


     

    16“无声手枪”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7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由发声体做______(选填“无规则振动”、“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噪声超过90分贝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分贝是声音_____的单位(选填“音调”、“响度”、“音色”)。用超声波清洗洁牙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_

    18小雨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

    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______振动而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re”、“mi”三个音阶,则do这个音阶与 ______图位置对应。

    3)小雨对着一山谷吹哨,要想听到回声,山体离她最少的距离是 ______m

     

    三、实验题

    19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起,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他在桌面上撒了几颗小泡沫,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填写方法的名称);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会发现 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

    20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

    1)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手机、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在针对不同材料设置声源的响度时应______(填字母)

    A.随材料而改变     B.保持不变    C.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2)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表实验数据: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由此数据可知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

    21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某班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 ___与振动 ___有关;

    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 ___(“不同”或“相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3)把(2)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___不同;

    4)以上探究方法叫 ___,采用这种探究方法的实验还有:___

    22图甲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在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观察到泡沫小球将___________弹起(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___________;本实验将看不见的音叉振动转换为小球的振动,这种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3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40

    0.5

    a

    b

    尼龙丝

    30

    0.5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a_____40b________0.5.(均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4)探究过程常采用下列主要步骤:A.分析归纳得出结论;B.设计和进行试验;C.提出问题与猜想。这些探究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代号)。

    5)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法。


    参考答案

    1D

    2A

    3A

    4B

    5D

    6D

    7C

    8D

    9C

    10B

    11D

    12C

    13850    875   

    14振动    转换法    空气    能量    振幅   

    15振动    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声效果好   

    16声源    人耳   

    17无规则振动    响度    能量   

    18空气    B    17   

    19振动    转换法    空气/气体    铃声越来越小    真空不能传声   

    20手机    B    羽绒服   

    21音调    快慢    不同    音色    控制变量法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空气能传播声音    不能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转换    放大音叉的振动   

    23①④    ③④    不等于    等于    CBA    控制变量   

    相关试卷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