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同步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同步教案01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同步教案02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同步教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重点)

    2、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重点)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性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目标:

    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

    2、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说出生物圈的概念以及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实验材料。

    2、  FLASH:(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3)蒸腾作用(2个)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讲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生物圈氧含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讲解]: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的总称,叫生物圈。人类也是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标题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的循环利用。这节课我们着重讨论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氧和水的循环。

    [小资料]: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消耗其中约1千克的氧。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

     

    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圈?

    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二氧化碳和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提问]:你能说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吗?

        [提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会不会因此不断得增多?

        [播放FLASH]: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

        [小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使生物圈子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相对平衡。

        [提问]:但是现在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多、森林的破坏以及人类工业生是规模的扩大等,导致生物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如果人类再不采取措施,我们的地球将会怎样?

        [提问]:有一句俗话大树底下好乘凉,你知道好乘凉的原因吗?让我们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阅读]:找出蒸腾作用的定义。

        [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提供器材]:一株带叶的盆栽植物,透明塑料袋,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纷纷举手回答: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呼吸;燃烧煤炭、石油等;汽车的尾气;自然界的火灾等。

    回答:不会,因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会为断放出氧气。

    观看FLASH。

    积极举手发言,提到温室效应,动物和人类因为缺氧出现各种病症等。

    同学们都说,大树底下阴凉,但说不出确切原因。

    阅读书本,粗略知道蒸腾作用的概念。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全班交流]:略。

        [出示]:两种设计方案。

       

        [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案设计得更合理?

        [思考题]:

        1.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来自哪里?

    3.这些水分从植物体的什么器官、什么部位散失出来的?

    4.蒸腾作用的过程:

    [播放FLASH]:植物的蒸腾作用。

    [提问]:这个实验应设计成什么样会使实验效果更为明显?

      

     

     [讨论]: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及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提示]:

    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的水却往高处流呢?动力是什么?

    2.夏天洗澡后,人们会感到凉爽,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的温度吗?

     

     

     

     

     

     

     

     

     

    普遍认为左边的设计更合理,解释按右边的方案,可能塑料袋内的水珠一部分是从土壤蒸发出去的。

     

     

     

    带着问题观看FLASH。

    积极举手回答:1、2略。

    3.水分是从植物体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出去的。4.根气孔。

     

     

    讨论后提出实验方案:选择一株没有叶的植物做同样的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讨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结]:1. 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

    2. 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无机盐的运输。

    3. 降低了叶片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灼伤叶片。

    [小资料]: 一株玉米从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g

    100%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g

    0.29%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g

    0.12%

     

    98.98%

     

        [提问]:你从小资料中发现了哪些疑问?

        [小结]: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只有1%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分却被蒸腾掉了。

        [观察]:图7-5,阅读相应文字,并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的箭减少方向分别代表什么过程?

        2.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起什么作用?

        [播放FLASH]: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小结]: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还稳定了水循环。

     

     

     

     

     

     

     

     

     

     

     

     

     

     

     

     

     

    提出疑问:

    1.植物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
        2.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到哪里去了?
        3.水是从哪儿?

     

     

    对于提出的问题,同学间互相讨论、解决。

     

     

     

    带着思考题阅读课文。

     

     

     

    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水循环,还稳定了水循环。

     

     

     

     

    五、板书设计:

     

    3单元  7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一、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二、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探究实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六、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_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____,维持生物圈的

    ______________平衡。

    2.生物圈是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总称。

    3.植物体内水的散失,主要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叶的______________进行的。

    4.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散失水分,可以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协助溶解在水中的

    ______________在体内运输。

    二、选择题

    1.如果陆生和水生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的成分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甲烷    D.一氧化二氮

    2.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用于蒸腾作用  D.贮存在体内

    3.在水循环中,水蒸发量最多的是                  

    A.海洋   B.陆地

    C.河流   D.湖泊

    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A.降低植物叶片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

    B.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

    C.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

    D.以上三项都是

    三、简答题

     用图解方式简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四.完成课本P122思考题和补充习题P77-P78

     

     

    相关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内容目标,科学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目标达成途径,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指导,学习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苏教版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苏教版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指导,学习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