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整册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课件PPT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公开课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公开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城市化,社会问题,贫富分化的表现,2环境污染,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人口方面的变化,教育方面的变化,有益的变化,不利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的原因、主要表现。2.了解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3.正确认识和评价工业化进程。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相继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机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使工业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了国民收入中的主要地位,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席卷全世界。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关系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2.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3.政局稳定。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人口增长情况: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増加到1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工业革命促使劳动力结构变化
①中等学校——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02年)。②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③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 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5)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表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工业革命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又与工业革命密切联系,并行发展。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
巴黎景象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化的不满
19世纪中期,下面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沃尔特·惠特曼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工业化的赞美
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共性: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
现象:贫富分化。成因: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不断对社会财富进行聚敛形成。
思考: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016年调查报告,美国前10%的富有家庭拥有51万亿美元财富,约占美国家庭总财富的四分之三。
首先是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另一方面,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资料: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更丰富。但也带来了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业化和城市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一定的弊端,会带来污染和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我们应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新技术)
如何评价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能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应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城市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社会矛盾激化(贫富分化)
1.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人口增长比较迅速的国家是( ) A.英美 B.德法 C.俄日 D.德意
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4.根据以下图片,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 ①环境污染 ②社会矛盾激化 ③交通发达 ④生产力水平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5.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得益于( )A.新技术革命B.工业化水平高C.城市人口的比例超过农村人口D.机械化水平高6.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有( )①人口减少 ②交通拥挤 ③污染严重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7.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纷纷调整教育政策,开始大力发展平民教育,主要是因为( )A.平民地位得到提高B.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C.工业化需要大批较高素质的劳动者D.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8.促使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直接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C.文艺复兴 D.资产阶级革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获奖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那该怎么办,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