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案设计,共3页。
教师姓名 |
| 单位名称 |
| 填写时间 |
| |
学科 | 数学 | 年级/册 | 一年级上册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
课题名称 | 第五单元第15课时连加 连减 | |||||
难点名称 | 初步体会算式的变化,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 |||||
难点分析 |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连加、连减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 | ||||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 | |||||
难点教学方法 |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1、课件演示,引出算式。 小朋友,星期天的早晨,明明帮奶奶在院子里面喂小鸡,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全景图,直接引入新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一)学习连加 a.原来地上觅食的小鸡有几只? b.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指导观察:现在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你能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你说的真好!老师为你点赞! ◆问:要算出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屏幕出现“5+2+1”) ◆要求学生结合屏幕上的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 2、学习计算顺序。问: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a.小组讨论后汇报,并说出计算顺序。 b.根据学生叙述过程,演示课件,在算式“5+2+1”中标明计算顺序并依次闪动。 问: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引导学生总结连加计算的运算顺序。 3、揭示课题。 问:今天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出示课题:连加) ◆教师小结:计算连加算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得数记在脑子里,然后再加第三个数。 (二)学习连减 1、课件演示:刚才的8只小鸡有些已经吃饱了,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边演示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a.问:现在有几只小鸡?在算式中填数。 b.先走了2只;又走了2只。 2、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列完整并算出得数。 3、聪明的你能说说“8-2-2”的含义吗?你是怎样算的。 4、小结并补充课题。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三)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a.利用所学知识,强化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连加、连减的理解。 b.利用学生熟悉的“停车场”中车辆的进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的理解。 (四)联系实际,拔高练习(提示:本题通过学生熟悉的情景图,关键在于读懂题意,提取有用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
| |||||
小结 | (五)课后小结 1、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连加、连减计算的运算顺序。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注意的问题。由旧知识口算习题引入,为新知做了铺垫。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复旧引新,探究新知,联系情境,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连加 连减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