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 汽化和汽化吸热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知道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什么是沸点.
3.能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4.知道汽化吸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
掌握汽化的概念.
【难点】
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
知识点一 从液体到气体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02、104-105,完成以下问题: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合作探究】
演示一 “神奇”的塑料袋
1.如图甲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答:将会看到塑料袋膨胀变大.
2.如图乙所示,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中,你又看到什么变化?
答:会看到塑料袋又变瘪了.
3.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酒精从液态变为了气态,而后又从气态变回了液态.
知识点二 沸腾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02-103,完成以下问题:
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液体继续吸热,但它的温度却不变.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合作探究】
演示二 观察水的沸腾
取温度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铁架台、水,按如图所示组装好实验器材.实验时自水温90 ℃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2 min为止,并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1.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
答:水在沸腾前发出的声音较响,沸腾时声音变小.
2.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运动方向、大小变化、最终结果各有何相同或不同?
答:相同点: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都产生在容器的底部,向液体表面运动,到水面破裂开.不同点:水在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
3.你认为沸腾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观察停止加热后,水是否还能沸腾?
答:沸腾吸热,如果不能继续吸热,水将停止沸腾.
演示三 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如图所示,使烧瓶中的水沸腾,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稍降低一些后,将一大注射器接到密闭的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答:会看到水重新沸腾起来.
2.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水的沸点随水面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请联系该实验猜想一下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答:高压锅工作时,水蒸气聚集在锅内而不能“跑”到锅外去,使锅内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增大,从而使液体的沸点升高,因此用高压锅炖食物会比较快.
演示四 认识一些液体的沸点
一些液体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液态铁 | 2 750 | 酒精 | 78 |
液态铅 | 1 740 | 液态氨 | 33.5 |
水银 | 357 | 液态氧 | -183 |
亚麻仁油 | 287 | 液态氮 | -196 |
甲苯 | 111 | 液态氢 | -253 |
水 | 100 | 气态氦 | -268.9 |
1.酒精的沸点是多少?
答:78 ℃.
2.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答:不能.
3.常温下的氢是什么状态?
答:液态氢的沸点是-253 ℃,故常温下的氢是气态的.
【教师点拨】
1.为了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实验中通常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提高水的初温.(2)减小水量.(3)加大酒精灯的火焰.(4)加盖纸盖.
2.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验中测得的液体沸点偏离100℃,这主要是由于实验时的大气压不是一个标准大气压导致的;另外水质不纯对沸点也有影响.
3.液体的沸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压影响液体的沸点,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1)液体温度达到沸点.(2)液体能持续吸热.
【跟进训练】
1.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2.(山东烟台中考)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C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知识点三 蒸发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03,完成以下问题:
1.在任何温度下、且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
3.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合作探究】
演示五 探究蒸发现象
1.把蘸有酒精的棉球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周围,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怎样变化?
答: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2.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答:说明液体蒸发需要吸热.
演示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如图甲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将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涂抹开摊平,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答:涂抹开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2.如图乙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对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加热,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答:被加热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3.如图丙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对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扇风,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答:被扇风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4.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关于蒸发的现象吗?
答:刚从泳池里出来感觉到冷,给发烧的病人额头上擦拭酒精来降低温度,夏天洒水车给地面洒水降温,小狗伸出舌头散热,晒粮食时把粮食摊开晒,夏天吹电风扇时感觉凉快.
【教师点拨】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面表面空气流动.
2.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3.沸腾和蒸发都属于汽化,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掌握这两种汽化方式(如下表所示).
名称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发生条件 | 发生位置 | 剧烈程度 | 致冷作用 | ||
蒸发 | 汽化、吸热 | 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 | 表面 | 平和缓慢 | 有 |
沸腾 | 达到沸点并持续吸热 | 表面和内部 | 剧烈 | 无 |
【跟进训练】
某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沸腾
(1)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2)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3)沸腾过程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3.蒸发
(1)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2)特点:①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③缓慢的汽化现象.④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致冷性.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面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3 功 功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3 功 功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1 杠杆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1 杠杆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2021学年4 机械效率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4 机械效率第1课时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