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练习题
展开1.某城区计划在图中所示区域内修建一条从A城到B城的铁路。在图示的四条备选线路中,最佳线路为( )
A.①B.②C.③D.④
欧洲地区是内外力作用体现非常强烈的地区之一,如冰岛、阿尔卑斯山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重要体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上的U型谷和角峰等都是第四纪冰期冰川作用的产物。下图是欧洲第四纪冰期冰川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冰岛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相向运动边界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相向运动边界
C.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相离运动边界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相离运动边界
3.与第四纪冰期时的海岸线相比,欧洲现代海岸线( )
A.向陆地推进,更加曲折B.向海洋推进,更加曲折
C.向陆地推进,更加平直D.向海洋推进,更加平直
4.阿尔卑斯山上角峰的形成过程是( )
A.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堆积B.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侵蚀
C.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堆积D.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侵蚀
南岭由五条山岭组成,故又称“五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显得支离破碎,总体呈东西走向。如图示意南岭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南岭的形成主要是( )
A.南北方向挤压,地壳隆起成山B.东西板块碰撞,地壳褶皱成山
C.地壳岩层断裂,岩块相对上升D.地壳水平位移,岩浆上涌成山
6.南岭被分成五条互不连属的山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搬运B.风力风化侵蚀C.流水侵蚀搬运D.地壳多次沉降
位于美国西部的圣安地列斯断层(下图)地处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边界,该断层的岩层在挤压运动中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当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岩层断裂,最近监测发现该断层存在异动。完成下面小题。
7.该类板块边界形成的地形有( )
A.裂谷B.山脉C.海洋D.海岭
8.推测该断层异动的能量来自于( )
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地球重力能D.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170多km,谓之“三江并流”。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km,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km.该地区弧形山系与长河相同,形成山高谷深,气势磅礴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地区高大山脉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壳抬升B.岩层断陷C.岩浆喷发D.流水堆积
10.该区域两侧的板块为( )
A.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11.该区域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
①洪涝②泥石流③滑坡④寒潮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下图为南半球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图中矿床所在岩层岩石最有可能是( )
A.沉积岩B.变质岩C.喷出型岩浆岩D.侵入型岩浆岩
13.有关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页岩形成的年代最晚,不可能有化石
B.甲处河谷的形成是因为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C.乙处岸边河水比对岸河水浅
D.大坝位于岩性坚硬的背斜顶部
读我国浙江某山地A、B、C三点的海拔和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4.ABC三点之间的地貌是( )
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
15.ABC三点之间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堆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作用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海玉树州囊谦县,其地质构造属唐古拉褶皱区,位于两条西北偏西向的断裂带之间,卤水盐储量丰富。该县的白扎盐场位于澜沧江支流扎曲河畔,所产盐品质高且具有一定的药效。目前盐场仍沿用“引盐泉水入盐畦,风吹日晒后自然结晶”的传统工艺制盐。
近年来,随着交通改善,外来盐的进入,盐场受到一定的影响。2018年8月,青海省某副省长到该县调研,要求白扎盐场在继续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点。
(1)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推测白扎盐场引用的盐泉形成过程。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白扎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为重振白扎盐场提出可行的对策。
17.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试解释该处褶曲与凉水河河谷两者间的成因关系。
(3)丙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凉水河的流向是________。
(4)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路线的不同特点及这样修建的原因。
18.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图中A、B两种地貌景观成因的差异。
(2)判断图示区域的盛行风向。
(3)说明图中C、D、E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4)根据该地质剖面图,归纳该地区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各种表现。
参考答案
1.C2.D3.A4.B5.A6.C7.B8.D9.A10.B11.D12.B13.C14.B15.C
16.(1)位于地壳运动活跃地带,褶皱、断裂发育,富含盐分的地下水在压力作用下,沿岩石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盐泉。
(2)位于河谷地带,相对平坦开阔,由于开辟成盐畦,且地势较低,有利于引盐水入盐畦,位于青藏高原,晴天多,光照充足,风力强劲,有利于卤水蒸发。
(3)在保护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加大科技投入,开发药用盐等相关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保留传统采盐工艺,开发盐田旅游业,挖掘盐文化;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任答3点)
17.(1)背斜 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2)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3)山谷 自东向西
(4)乙村到甲村的道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道路比较弯曲。原因是乙村到甲村的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的地势起伏大,公路大部分路段呈“之”字形弯曲,沿等高线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18.(1)A地貌是风力侵蚀的产物,B地貌是风力搬运、堆积作用的结果。
(2)北风。
(3)由先到后依次为:E、D、C。
(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测评,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复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质构造与地貌,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二节 洋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二节 洋流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