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2.1 长征胜利万岁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2.1 长征胜利万岁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应用,文学性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一、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_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雕刻极细腻,有_________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__________使人满意。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它在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妙笔生花 尚可B.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尚可C.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尚且D.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尚且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之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并进行简要评论(50字左右)。新华社上海11月2日电 为解决租房市场房源信息虚假、价格不透明等问题,10月31日,北京租房新政策正式实施,住房租赁监管平台上线。此前不久,广州推出政府住房租赁平台——阳光租房。9月底,杭州市联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打造的政府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也已正式启用。记者发现,目前,全国十余个城市已出台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方案,均提及搭建政府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并明确了建设时间表。专家称,这是各地落实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关键一招”。当前,百姓租房存在几大“痛点”:虚假房源多;合同不报备,发生纠纷时租客维权困难;房东涨租、租期随意,二房东现象屡禁不绝等。各地推出的官方住房租赁平台,将通过收集和发布租赁信息、动态监测租赁信息、指导住房租赁价格等措施,有效遏制租房乱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性阅读黎明前夜陈德鸿大勇说,娘,回吧。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着就过不下去了。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然后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听说兵是从昨天开始过的,也不知小勇过去了没有。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住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兵停住脚,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叫赵小勇,是,是3纵的。不认识。兵摇摇头,3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一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说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倒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人说,俺一个人,多辛苦点就是了。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15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15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是爷俩,专好下扣子。见大勇不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大功呢。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等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们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儿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痛骡子……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来,泪水早已湿了眼睛。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队伍里扛着机枪的小勇。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手问,哥,你的左手呢?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小勇问,爹娘都好吗?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有删改)5.下列对小说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大勇使用右手,暗示他身有残疾,独自承担家庭重担有困难,使大勇找弟弟回家的情节更符合逻辑。B.小说中韩姓男子的儿子“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大功”,这令他非常自豪,所以他希望儿子继续留在部队打仗立功。C.目睹曾下套坑自己的韩姓男子的变化,大勇的内心是复杂的,听完他对儿子的夸奖和期盼,大勇以尴尬地笑了笑和不吭声表示对他的不信任。D.大勇被身边人支持革命的精神感染,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被唤醒,克服了小农意识的局限性,毅然支持弟弟留在部队。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精心设置主场景,安排大勇与韩姓男子在西风口寻找亲人巧遇,巧妙地绾结了两个家庭的故事,使情节更集中、更有戏剧性。B.大勇见到小勇时,说“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说明大勇家生活状况好转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C.大勇走到村外田野时,“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其中的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勇要找弟弟回家时的坚定。D.小说情节设置巧妙,同样的诉求不同的目的,以及在获悉儿子光荣牺牲后韩姓男子的表现,强烈地刺激着大勇,促使其做了与初衷相反的选择。7.小说以“黎明前夜”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小说以赵小勇光荣牺牲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此处词语的结构宜与“秦砖汉瓦”的相同,所以选用“雕梁画栋”。第二空:“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前文说“虽没有皇家气象”,此处表达的意思应与“皇家气象”相反,所以不能用“富丽堂皇”,而应使用“美轮美奂”。第三空:“妙笔生花”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这里强调牌坊上的对联雕刻细腻巧妙,应选用“巧夺天工”。第四空:“尚可”指还可以;“尚且”是连词,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结合前文可知,这里表达的意思是还可以让人满意,所以选用“尚可”。故选B。2.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括号内的句子是对“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一对联的赏析,而赏析一般按逻辑顺序进行,先针对对联的内容、含义,再针对结构和表达效果。选项中的“回味之无穷”属于表达效果方面的赏析,一般要排在最后,故选B。3.示例: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题中“年代久远”是原因,所以应在“年代”前面加上“由于”,表明分句之间的因果关系。“年代久远”导致的结果是“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所以应将原来的语序调整一下,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放在“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之前。根据上下文内容可知,“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与“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是转折关系,在“这副”之前加转折连词“但”,语句更通顺。4.示例:标题:十余城市将建官方住房租赁平台评论:政府主导建设租房平台,助推楼市新生态,体现了政府关注民生问题,切切实实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的决心。解析: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作用是概括、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这则新闻主要讲的是住房租赁,结合“全国十余个城市已出台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方案,均提及搭建政府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并明确了建设时间表”等分析,标题可以为:十余城市将建官方住房租赁平台。新闻评价就是针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评价角度,如可以围绕“建官方住房租赁平台”的好处进行评论等,然后联系新闻内容和生活实际具体作答。5.C解析:“大勇以尴尬地笑了笑和不吭声表示对他的不信任”错,大勇本来想着韩姓男子也和自己一样,都是叫亲人离开部队回家帮忙的,没想到他只是为了见孩子一面并支持孩子留在部队。面对韩姓男子的行为,大勇感觉有些惭愧,才会“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6.B解析:“说明大勇家生活状况好转了”错,大勇说这句话主要是想让弟弟放心,让他在部队好好表现,并非家里生活状况好转了。7.示例:①暗示了人民军队浴血奋战,即将赢得全国大解放的时代背景;②意味着拥有土地的农民翻身做主人,思想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说的是大勇去寻找弟弟回家种地,围绕这个线索文章主要写了大勇与韩姓男子在西风口寻找亲人巧遇,并被他支持儿子革命的精神感染,最后找到弟弟并支持弟弟继续留在部队的故事。所以“黎明前夜”暗示着中国革命正处于黎明前夜,此时正是人民军队浴血奋战,即将赢得全国大解放的关键时期,也暗示此时是普通百姓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8.示例:①呼应开头,交代人物结局,使结构更完整,更有张力;②强调革命胜利需要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化了作品主题;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强化了悲剧之美。解析:本题要求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可从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结构安排、情节发展、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如从结构安排上看,结尾“赵小勇光荣牺牲”这一情节与开头大勇娘安排大勇到西风口找回小勇相照应,交代了人物结局,使文章结构更完整。从主旨表达上看,大勇到西风口找小勇回家,结果见了小勇却只字未提,反倒支持、鼓励小勇在部队好好干,体现了普通民众对革命的支持与奉献,也通过小勇的光荣牺牲塑造了无数为国捐躯的勇士形象,深化了无私奉献、爱国拥军的主题。从表达效果上看,将小勇的死放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强化了悲剧之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2.2* 大战中的插曲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选择题,选择 简答,语言表达,填空题,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2* 大战中的插曲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检测,课外阅读,语言表达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2.2* 大战中的插曲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