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11月周练数学试卷人教A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11月周练数学试卷人教A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命题“若x=2且y=6,则x+y=8”,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 )
A.1B.2C.3D.4
2. 已知正三棱锥A−BCD 三条侧棱两两相互垂直且长为1,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3πB.4πC.8πD.12π
3. 若直线l与直线3x+y−1=0垂直,且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为−2,则直线l的方程为( )
A.x−3y−2=0B.x−3y+2=0C.3x−y+2=0D.3x−y−2=0
4. “a=−2”是“直线ax+2y+1=0和直线3x+a−1y−2=0平行”的________条件.( )
A.充分不必要B.必要不充分
C.充要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5. 已知方程x2+y2+4x−2y−4=0,则x2+y2的最大值是( )
A. 14−65B.14C.9D. 14+65
6.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4,则异面直线A1B与B1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255B.32C.105D.1010
7. 已知点P(m, n)是直线2x+y+5=0上的任意一点,则(m−1)2+(n+2)2的最小值为( )
A.0B.5C.5D.355
8. 两条平行直线l1:x+1+my−2=0和l2:mx+2y+4=0之间的距离为( )
A.455B.655C.6D.4
9. 过点A(1,2)的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该直线方程为( )
A.x−y+1=0B.x+y−3=0
C.2x−y=0或x+y−3=0D.2x−y=0或x−y+1=0
10. 命题p:直线x+m+1y−2=0与直线mx+2y+4=0相交;命题q:直线mx−y−1=0与圆x−32+y2=8相离.若命题p∧q为真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1∪7,+∞B.−1,1∪1,7
C.−∞,−2∪−2,−1∪7,+∞D.−∞,−2∪7,+∞
二、填空题
已知两圆相交于两点2,3和 m,2,且两圆的圆心都在直线x+y+n=0上,则m+n的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已知p:lg2x−1<1,q:x2−2x
(1)当a=2时,若p∧q为真命题,求x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
已知圆C:x2+y2−2x+4y−4=0.
(1)直线l1过点P(2, 0),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42,求直线l1的方程;
(2)直线l2的斜率为1,且l2被圆C截得弦AB,若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求直线l2的方程.
在四棱锥P−ABCD中, ∠ABC=∠ACD=90∘ ,∠BAC=∠CAD=60∘,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 PA=2AB=2.
(1)求证: PC⊥AE;
(2)求证: CE//平面PAB.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11月周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四种命题的定义
【解析】
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命题真假性相同,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由题意,命题:“若x=2且y=6,则x+y=8”为真命题,则由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可知该命题的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该命题的否命题是假命题;
这个命题的逆命题:“若x+y=8,则x=2且y=6”显然为假命题,
所以这个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2.
故选B.
2.
【答案】
A
【考点】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球内接多面体
【解析】
利用正三棱锥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构造边长为1的正方体,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为外接球的直径,求出球的半径即可求出球的表面积.
【解答】
解:∵ 正三棱锥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
∴ 构造边长为1的正方体,
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为正三棱锥外接球的直径.
设球半径为r,
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3=2r,
即正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r=32,
∴ 正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r2=4×34π=3π.
故选A.
3.
【答案】
B
【考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直线的斜率
【解析】
【解答】
解:因为直线3x+y−1=0的斜率为−3,
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13.
又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为−2,
即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2,0,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0=13x+2,
即x−3y+2=0.
故选B.
4.
【答案】
A
【考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
【解答】
解:由题意知,直线ax+2y+1=0和直线3x+a−1y−2=0平行,
①当a=−2时,
两直线等价为−2x+2y+1=0和直线3x−3y−2=0.
又−23=2−3≠1−2,
所以两直线平行.
②要使直线ax+2y+1=0和直线3x+a−1y−2=0平行,
则满足3a=a−12≠−21,(a≠0).
得a2−a−6=0,a≠−32,a≠−3,
解得a=−2或a=3,
即“a=−2”是“直线ax+2y+1=0和直线3x+a−1y−2=0平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5.
【答案】
D
【考点】
圆的一般方程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解析】
把已知的方程配方后,得到此方程表示以B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圆,所求式子即为圆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即要求出圆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故连接OB并延长,与圆B交于A点,此时A到原点的距离最大,|AB|为圆B的半径,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OB|的长,根据|AB|+|OB|=|AO|求出|AO|的平方,即为所求式子的最大值.
【解答】
解:方程x2+y2+4x−2y−4=0可变形为(x+2)2+(y−1)2=9,
表示圆心B(−2, 1),半径为3的圆,连接OB并延长,与圆B交于点A,如图所示:
在图中,x2+y2表示圆B上的点到原点O的距离的平方,
此时x2+y2的最大值为|AO|2.
又|AO|=|AB|+|BO|=3+(−2)2+12=3+5,
则|AO|2=(3+5)2=14+65,即x2+y2的最大值为14+65.
故选D.
6.
【答案】
D
【考点】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解析】
左侧图片未给出解析.
【解答】
解:连结BD,
因为BD//B1D1,
所以∠A1BD就是A1B与B1D1所成的角.
在△A1BD中,BD=22,A1B=A1D=25,
设E为BD的中点,连结A1E,则A1E⊥BD,
所以cs∠A1BD=225=1010.
故选D.
7.
【答案】
C
【考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析】
由已知得(m−1)2+(n+2)2的最小值是点(1, −2)到直线2x+y+5=0的距离,由此能求出结果.
【解答】
解:∵ 点P(m, n)是直线2x+y+5=0上的任意一点,
∴ (m−1)2+(n+2)2的最小值是点(1, −2)到直线2x+y+5=0的距离,
∴ (m−1)2+(n+2)2的最小值d=|2−2+5|4+1=5.
故选C.
8.
【答案】
B
【考点】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解析】
通过平行的条件求出m的值有两解,检验是否重合后得到两条直线的方程,然后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两条直线l1:x+(1+m)y−2=0与l2:mx+2y+4=0平行,
可得2=m(m+1),解得m=−2或1,
经检验,m=−2时,两直线重合,舍去,
当m=1时,l1:x+2y−2=0与l2:x+2y+4=0平行,
则l1与l2间的距离是:|−2−4|12 + 22 = 655.
故选B.
9.
【答案】
C
【考点】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当直线过原点时,方程为:y=2x,
即2x−y=0.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直线的方程为:x+y=k,
把点(1,2)代入直线的方程可得k=3,
故直线方程是x+y−3=0.
综上可得所求的直线方程为:2x−y=0或x+y−3=0.
故选C.
10.
【答案】
C
【考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解析】
先分别求出两个命题为真时的m的取值范围,再由p∧q为真,则p真q真,求交集即可.
【解答】
解:若直线x+m+1y−2=0与直线mx+2y+4=0相交,
则mm+1≠2,所以m≠1且m≠−2;
若直线mx−y−1=0与圆x−32+y2=8相离,
则|3m−1|m2+1>22,所以m<−1或m>7.
因为p∧q为真命题,所以m≠1且m≠−2,m<−1或m>7,
即m∈−∞,−2∪−2,−1∪7,+∞.
故选C.
二、填空题
【答案】
−3
【考点】
直线的斜率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解析】
根据两交点的直线和直线垂直得到斜率关系,同时两交点的中点也在直线上,建立方程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
解:∵ 两圆相交于两点A2,3和Bm,2,
且两圆的圆心都在直线x+y+n=0上,
∴ AB垂直直线x+y+n=0,
∴ AB的斜率k=3−22−m=12−m=1,
解得 m=1,
∵ AB的中点32,52也在直线x+y+n=0上,
∴ 32+52+n=0,
解得n=−4,
∴ m+n=−4+1=−3.
故答案为:−3.
三、解答题
【答案】
解:(1)因为p:lg2x−1<1,
所以0≤lg2x−1<1,解得2≤x<3.
因为q:x2−2x
解得1−a
所以2≤x<3,−1
(2)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2,3)⫋(1−a,1+a),
即1−a<2,1+a≥3,
解得a≥2,
故a的取值范围为[2,+∞).
【考点】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取值问题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解析】
无
无
【解答】
解:(1)因为p:lg2x−1<1,
所以0≤lg2x−1<1,解得2≤x<3.
因为q:x2−2x
解得1−a
所以2≤x<3,−1
(2)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2,3)⫋(1−a,1+a),
即1−a<2,1+a≥3,
解得a≥2,
故a的取值范围为[2,+∞).
【答案】
解:(1)圆C:(x−1)2+(y+2)2=9,圆心为(1, −2),半径为3,
因直线l1过点P(2, 0),
①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1:x=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
∴ 直线l1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29−1=42,
∴ 直线l1:x=2满足题意;
②当直线斜率存在时,可设l1方程为y=k(x−2),即kx−y−2k=0,
由直线l1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42,
则圆心C到l1的距离为9−(22)2=1,
∴ |k+2−2k|1+k2=1,
∴ k=34,
∴ l1方程为y=34(x−2),即3x−4y−6=0.
由上可知l1方程为:x=2或3x−4y−6=0 .
(2)设直线l2的方程为y=x+b,代入圆C的方程,整理可得2x2+(2b+2)x+b2+4b−4=0(∗),
∵ 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O,∴ OA⊥OB.
设A(x1, y1),B(x2, y2),则x1x2+y1y2=0,
∴ 2x1x2+b(x1+x2)+b2=0.
由(∗)式得x1+x2=−b−1,x1x2=b2+4b−42,
∴ b2+4b−4+b(−b−1)+b2=0,即b2+3b−4=0,
∴ b=−4或b=1.
将b=−4或b=1代入(∗)方程,对应的Δ>0.
故直线l2:x−y−4=0或x−y+1=0.
【考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解析】
(1)确定圆心坐标与半径,分类讨论,利用直线l1圆C截得的弦长为42,即可求直线l1的方程;
(2)设直线l2的方程为y=x+b,代入圆C的方程,利用韦达定理,结合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即可求直线l2的方程
【解答】
解:(1)圆C:(x−1)2+(y+2)2=9,圆心为(1, −2),半径为3,
因直线l1过点P(2, 0),
①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1:x=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
∴ 直线l1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29−1=42,
∴ 直线l1:x=2满足题意;
②当直线斜率存在时,可设l1方程为y=k(x−2),即kx−y−2k=0,
由直线l1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42,
则圆心C到l1的距离为9−(22)2=1,
∴ |k+2−2k|1+k2=1,
∴ k=34,
∴ l1方程为y=34(x−2),即3x−4y−6=0.
由上可知l1方程为:x=2或3x−4y−6=0 .
(2)设直线l2的方程为y=x+b,代入圆C的方程,整理可得2x2+(2b+2)x+b2+4b−4=0(∗),
∵ 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O,∴ OA⊥OB.
设A(x1, y1),B(x2, y2),则x1x2+y1y2=0,
∴ 2x1x2+b(x1+x2)+b2=0.
由(∗)式得x1+x2=−b−1,x1x2=b2+4b−42,
∴ b2+4b−4+b(−b−1)+b2=0,即b2+3b−4=0,
∴ b=−4或b=1.
将b=−4或b=1代入(∗)方程,对应的Δ>0.
故直线l2:x−y−4=0或x−y+1=0.
【答案】
证明:(1)在Rt△ABC中,AB=1,∠BAC=60∘,
∴ BC=3,AC=2.取PC中点F,连结AF,EF,
∵ PA=AC=2,∴ PC⊥AF ,
∵ PA⊥平面ABCD, CD⊂平面ABCD,
∴ PA⊥CD ,
又∵ ∠ACD=90∘,即CD⊥AC,
∴ CD⊥平面PAC,
∴ CD⊥PC,
∴ EF⊥PC ,
∴ PC⊥平面AEF.
∴ PC⊥AE·
(2)取AD中点M,连结EM,CM,
则EM//PA ,
∵ EM⊄平面PAB,PA⊂平面PAB,
∴ EM//平面PAB ,
在Rt△ACD中, ∠CAD=60∘ ,AC=AM=2,
∴ ∠ACM=60∘.而∠BAC=60∘,
∴ MC//AB,
∵ MC⊄平面PAB, AB⊂平面PAB,
∴ MC//平面PAB,
∵ EM∩MC=M,
∴ 平面EMC//平面PAB,
∵ EC⊂平面EMC,
∴ CE//平面PAB.
【考点】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解析】
【解答】
证明:(1)在Rt△ABC中,AB=1,∠BAC=60∘,
∴ BC=3,AC=2.取PC中点F,连结AF,EF,
∵ PA=AC=2,∴ PC⊥AF ,
∵ PA⊥平面ABCD, CD⊂平面ABCD,
∴ PA⊥CD ,
又∵ ∠ACD=90∘,即CD⊥AC,
∴ CD⊥平面PAC,
∴ CD⊥PC,
∴ EF⊥PC ,
∴ PC⊥平面AEF.
∴ PC⊥AE·
(2)取AD中点M,连结EM,CM,
则EM//PA ,
∵ EM⊄平面PAB,PA⊂平面PAB,
∴ EM//平面PAB ,
在Rt△ACD中, ∠CAD=60∘ ,AC=AM=2,
∴ ∠ACM=60∘.而∠BAC=60∘,
∴ MC//AB,
∵ MC⊄平面PAB, AB⊂平面PAB,
∴ MC//平面PAB,
∵ EM∩MC=M,
∴ 平面EMC//平面PAB,
∵ EC⊂平面EMC,
∴ CE//平面PA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下)314周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下)3月周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11月周测考试数学试卷人教A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