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展开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40分)
1. 如图所示,比较线段 a 和线段 b 的长度,结果正确的是
A. a>bB. a
2. 若代数式 2xx−3 有意义,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是
A. x=0B. x≠3C. x≠0D. x=3
3. 如图是由 4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
A. B.
C. D.
4. 如图所示,数轴上点 A 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为
A. 2B. −2C. ±2D. 以上均不对
5. 中国结是一种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的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是我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下列中国结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6. 如图是某品牌毛衣和衬衫 2016 年 9 月至 2017 年 4 月在怀柔京北大世界的销量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9 月毛衣的销量最低,10 月衬衫的销量最高
B. 与 10 月相比,11 月时,毛衣的销量有所增长,衬衫的销量有所下降
C. 9 月 ∼11 月毛衣和衬衫的销量逐月增长
D. 2 月毛衣的销售量是衬衫销售量的 7 倍左右
7. 2017 年怀柔区中考体育加试女子 800 米耐力测试中,同时起跑的李丽和吴梅所跑的路程 S(米)与所用时间 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线段 OA 和折线 O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李丽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 吴梅的平均速度比李丽的平均速度大
C. 在起跑后 180 秒时,两人相遇
D. 在起跑后 50 秒时,吴梅在李丽的前面
8. 一粒木质中国象棋子“兵”,它的正面雕刻一个“兵”字,它的反面是平的.将它从一定高度下掷,落地反弹后可能是“兵”字面朝上,也可能是“兵”字面朝下.由于棋子的两面不均匀,为了估计“兵”字面朝上的概率,某实验小组做了棋子下掷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n2060100120140160500100020005000"兵"字面朝上次数m14385266788828055011002750"兵"字面朝上频率
下面有三个推断:① 投掷 1000 次时,“兵”字面朝上的次数是 550,所以“兵”字面朝上的概率是 0.55;②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兵”字面朝上的频率总在 0.55 附近,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兵”字面朝上的概率是 0.55;③ 当实验次数为 200 次时,“兵”字面朝上的频率一定是 0.55,其中合理的是
A. ①B. ②C. ①②D. ①③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40分)
9. 比较大小:11 3.
10. 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720∘,则它的边数为 .
11. 如果 x+y−1=0,那么代数式 x−y2x÷x−yx 的值是 .
12.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D,AC,BD 相交于点 E,若 ABCD=14,则 AEAC= .
13. 如图,这是怀柔区部分景点的分布图,若表示百泉山风景区的点的坐标为 0,1,表示慕田峪长城的点的坐标为 −5,−1,则表示雁栖湖的点的坐标为 .
14. 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同年级人数相同的甲、乙两个班的成绩统计如表:
班级平均分中位数方差甲班乙班
数学老师让同学们针对统计的结果进行一下评估,学生的评估结果如下:
①这次数学测试成绩中,甲、乙两个班的平均水平相同;
②甲班学生中数学成绩 95 分及以上的人数少;
③乙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比较整齐,分化较小.
上述评估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15. 被历代数学家尊为“算经之首”的《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算法的扛鼎之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雀俱重,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并燕、雀重一斤.问燕、雀一枚各重几何?”
译文:“今有 5 只雀、 6 只燕,分别聚集而且用衡器称之,聚在一起的雀重,燕轻.将一只雀、一只燕交换位置而放,重量相等.5 只雀、 6 只燕重量为 1 斤.问雀、燕毎只各重多少斤?”设每只雀重 x 斤,每只燕重 y 斤,可列方程组为 .
16. 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利用尺规作图完成下面问题:
已知:△ABC.
求作:△ABC 的内切圆.
小明的作法如下:
如图,
(1)作 ∠ABC,∠ACB 的平分线 BE 和 CF,两线相交于点 D;
(2)过点 D 作 OD⊥BC,垂足为点 D;
(3)点 D 为圆心,OD 长为单位作 ⊙D.
所以,⊙D 即为所求作的圆.
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
三、解答题(共12小题;共156分)
17. 计算:∣1−3∣−π−30+3tan30∘−12−1.
18. 解不等式组:3x−1<2x,x3−1+x2<1.
1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 1,△DEF 和 △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回答下列问题:
(1)△DEF 可以看作是 △ABC 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写出一种由 △ABC 得到 △DEF 的过程: ;
(2)画出 △AB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90∘ 的图形 △AʹBCʹ;
(3)在(2)中,点 C 所形成的路径的长度为 .
20.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2−6mx+9m2−9=0.
(1)求证: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此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 x1,x2,其中 x1>x2,若 x1=2x2,求 m 的值.
21. 直角三角形 ABC 中,∠BAC=90∘,D 是斜边 BC 上一点,且 AB=AD,过点 C 作 CE⊥AD,交 AD 的延长线于点 E,交 AB 延长线于点 F.
(1)求证:∠ACB=∠DCE;
(2)若 ∠BAD=45∘,AF=2+2,过点 B 作 BG⊥FC 于点 G,连接 DG.依题意补全图形,并求四边形 ABGD 的面积.
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B0,1,与反比例函数 y=mx 的图象交于点 A3,−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和一次函数表达式;
(2)若点 C 是 y 轴上一点,且 BC=BA,直接写出点 C 的坐标.
23. 如图,AC 是 ⊙O 的直径,点 B 是 ⊙O 内一点,且 BA=BC,连接 BO 并延长线交 ⊙O 于点 D,过点 C 作 ⊙O 的切线 CE,且 BC 平分 ∠DBE.
(1)求证:BE=CE;
(2)若 ⊙O 的直径长 8,sin∠BCE=45,求 BE 的长.
24. 某校初三体育考试选择项目中,选择篮球项目和排球项目的学生比较多.为了解学生掌握篮球技巧和排球技巧的水平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从选择篮球和排球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 16 人,进行了体育测试,测试成绩(十分制)如下:
排球
篮球
整理、描述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说明:成绩 8.5 分及以上为优秀,6 分及以上为合格,6 分以下为不合格.)
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表所示:
项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排球篮球
得出结论:
(1)如果全校有 160 人选择篮球项目,达到优秀的人数约为 人;
(2)初二年级的小明和小军看到上面数据后,小明说:排球项目整体水平较高.小军说:篮球项目整体水平较高.
你同意 的看法,理由为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
25. 如图,在等边 △ABC 中,BC=5 cm,点 D 是线段 BC 上的一动点,连接 AD,过点 D 作 DE⊥AD,垂足为 D,交射线 AC 与点 E,设 BD 为 x cm,CE 为 y cm.
小聪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 y 随自变量 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聪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 x 与 y 的几组值,如下表:
(说明:补全表格上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线段 BD 是线段 CE 长的 2 倍时,BD 的长度约为 cm.
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y=nx2−4nx+4n−1n≠0,与 x 轴交于点 C,D(点 C 在点 D 的左侧),与 y 轴交于点 A.
(1)求抛物线顶点 M 的坐标;
(2)若点 A 的坐标为 0,3,AB∥x 轴,交抛物线于点 B,求点 B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在 B,C 两点之间的部分沿 y 轴翻折,翻折后的图象记为 G,若直线 y=12x+m 与图象 G 有一个交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 m 的取值范围.
27. 如图,在 △ABC 中,∠A=90∘,AB=AC,点 D 是 BC 上任意一点,将线段 AD 绕点 A 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线段 AE,连接 EC.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 ∠ECD 的度数;
(3)若 ∠CAE=7.5∘,AD=1,将射线 DA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 60∘ 交 EC 的延长线于点 F,请写出求 AF 长的思路.
28. P 是 ⊙C 外一点,若射线 PC 交 ⊙C 于点 A,B 两点,则给出如下定义:若 0
①在点 P12,0,P20,2,P34,0 中,⊙O 的“特征点”是 ;
②点 P 在直线 y=x+b 上,若点 P 为 ⊙O 的“特征点”,求 b 的取值范围;
(2)⊙C 的圆心在 x 轴上,半径为 1,直线 y=x+1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M,N,若线段 MN 上的所有点都不是 ⊙C 的“特征点”,直接写出点 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B
3. A【解析】从左边看得到的是两个叠在一起的正方形.
4. A
5. A
6. C
7. D
8. B
第二部分
9. >
10. 6
11. 1
12. 15
13. 1,−3
14. ①③
15. 4x+y=5y+x,5x+6y=1
16. 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上;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角平分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圆的定义;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第三部分
17. 原式=3−1−1+3×33−2=23−4.
18.
3x−1<2x, ⋯⋯①x3−1+x2<1. ⋯⋯②
由 ① 得:
x<3.
由 ② 得:
x>−9.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9
【解析】先向左平移 1 个单位,向下平移 3 个单位,再沿 y 轴翻折.
(2) 如图所示.
(3) π
20. (1) ∵Δ=−6m2−49m2−9=36m2−36m2+36=36>0,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x=6m±362=6m±62=3m±3.
∵3m+3>3m−3,
∴x1=3m+3,x2=3m−3,
∴3m+3=23m−3.
∴m=3.
21. (1) ∵AB=AD,
∴∠ABD=∠ADB,
∵∠ADB=∠CDE,
∴∠ABD=∠CDE.
∵∠BAC=90∘,
∴∠ABD+∠ACB=90∘.
∵CE⊥AE,
∴∠DCE+∠CDE=90∘.
∴∠ACB=∠DCE.
(2) 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BAD=45∘,∠BAC=90∘,
∴∠BAE=∠CAE=45∘,∠F=∠ACF=45∘,
∵AE⊥CF,BG⊥CF,
∴AD∥BG.
∵BG⊥CF,∠BAC=90∘,且 ∠ACB=∠DCE,
∴AB=BG.
∵AB=AD,
∴BG=AD.
∴ 四边形 ABGD 是平行四边形.
∵AB=AD,
∴ 平行四边形 ABGD 是菱形.
设 AB=BG=GD=AD=x,
∴BF=2BG=2x.
∴AB+BF=x+2x=2+2.
∴x=2,过点 B 作 BH⊥AD 于 H.
∴BH=22AB=1.
∴S四边形ABDG=AD×BH=2.
22. (1) ∵ 双曲线 y=mx 过 A3,−2,将 A3,−2 代入 y=mx,
解得:m=−6.
∴ 所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6x.
∵ 点 A3,−2,点 B0,1 在直线 y=kx+b 上,
∴−2=3k+1.
∴k=−1.
∴ 所求一次函数表达式为 y=−x+1.
(2) C0,32+1 或 C0,1−32.
23. (1) ∵BA=BC,AO=CO,
∴BD⊥AC.
∵CE 是 ⊙O 的切线,
∴CE⊥AC.
∴CE∥BD.
∴∠ECB=∠CBD.
∵BC 平分 ∠DBE,
∴∠CBE=∠CBD.
∴∠ECB=∠CBE.
∴BE=CE.
(2) 作 EF⊥BC 于 F.
∵⊙O 的直径长 8,
∴CO=4.
∴sin∠CBD=sin∠BCE=45=OCBC,
∴BC=5,OB=3.
∵BE=CE,
∴BF=12BC=52.
∵∠BOC=∠BFE=90∘,∠CBO=∠EBF,
∴△CBO∽△EBF.
∴BEBC=BFOB.
∴BE=256.
24. (1) 补全表格:
130
(2) 答案不唯一,理由需支持判断结论
25. (1) 1.1
(2) 如图:
(3) 1.7
26. (1) M2,−1.
(2) B4,3.
(3) ∵ 抛物线 y=nx2−4nx+4n−1m≠0 与 y 轴交于点 A0,3,
∴4n−1=3.
∴n=1.
∴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x2−4x+3,
由 12x+m=x2+4x+3,由 Δ=0,得:m=−116,
∵ 抛物线 y=x2−4x+3 与 x 轴的交点 C 的坐标为 1,0,
∴ 点 C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C1 的坐标为 −1,0.
把 −1,0 代入 y=12x+m,得:m=12;
把 −4,3 代入 y=12x+m,得:m=5.
∴ 所求 m 的取值范围是 m=−116 或 12
(2) ∵ 线段 AD 绕点 A 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线段 AE.
∴∠DAE=90∘,AD=AE.
∴∠DAC+∠CAE=90∘.
∵∠BAC=90∘,
∴∠BAD+∠DAC=90∘.
∴∠BAD=∠CAE.
又 ∵AB=AC,
∴△ABD≌△ACE.
∴∠B=∠ACE.
∵△ABC 中,∠A=90∘,AB=AC,
∴∠B=∠ACB=∠ACE=45∘.
∴∠ECD=∠ACB+∠ACE=90∘.
(3) (i)连接 DE,
由于 △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可求 DE=2;
(ii)由 ∠ADF=60∘,∠CAE=7.5∘,可求 ∠EDC 的度数和 ∠CDF 的度数,从而可知 DF 的长;
(iii)过点 A 作 AH⊥DF 于点 H,
在 Rt△ADH 中,由 ∠ADF=60∘,AD=1 可求 AH,DH 的长;
(iv)由 DF,DH 的长可求 HF 的长;
(v)在 Rt△AHF 中,由 AH 和 HF,利用勾股定理可求 AF 的长.
28. (1) ① P12,0,P20,2
②如图,在 y=x+b 上,若存在 ⊙O 的“特征点”点 P,点 O 到直线 y=x+b 的距离 m≤2.
直线 y=x+b1 交 y 轴于点 E,过 O 作 OH⊥直线y=x+b1 于点 H.
∵OH=2,在 Rt△DOE 中,可知 OE=22.
可得 b1=22,同理可得 b2=−22.
∴b 的取值范围是:−22≤b≤22.
(2) x>3 或 x<−3 或 x=0.
2018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18年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5,比较大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怀柔区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怀柔区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如图,,则的度数为,我市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为,下列计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