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期末)
展开一、选择题(共6小题;共30分)
1. 下列函数中,y 关于 x 的二次函数是
A. y=ax2+bx+cB. y=1x2+1
C. y=xx+1D. y=x+22−x2
2. 如果点 A3,m 在 x 轴上,那么点 Bm+2,m−3 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3. 已知在 Rt△ABC 中,∠C=90∘,AB=3,BC=2,那么 tanB 的值等于
A. 23B. 53C. 52D. 255
4. 在下列对抛物线 y=−x−12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开口向上B. 顶点在 x 轴上
C. 对称轴是直线 x=−1D. 与 y 轴的交点是 0,1
5. 已知 a 是非零向量,b=−2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 与 a 平行B. b 与 a 互为相反向量
C. ∣b∣=2∣a∣D. a=−12b
6. 如图,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OAOB=ODOC,由此推得的正确结论是
A. OAOD=ABCDB. OAOC=ADBCC. OBOD=ABCDD. ABCD=ADBC
二、填空题(共12小题;共60分)
7. 已知 xy=52,那么 x+yx−y= .
8. 如果正比例函数 y=k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那么 y 的值随着 x 的值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
9. 沿着 x 轴正方向看,如果抛物线 y=a−2x2 在对称轴左侧的部分是下降的,那么 a 的取值范围是 .
10. 二次函数 y=2x2+4x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
11.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经过点 A1,0,那么 f−1 0.(填“>”、“<”或“=”)
12. 在 △ABC 中,AB+CA+BC= .
13. 如图,D,E 分别是 △ABC 的边 AB,AC 上的点,且 ∠AED=∠B.如果 AB=12,AE=6,EC=2,那么 AD 的长等于 .
14. 如图,在 Rt△ABC 中,∠ACB=90∘,点 D,E 分别在边 BC,AB 上,CD=BD,∠ECB=∠B,AD 与 CE 交于点 F,如果 AB=6,那么 CF 的长等于 .
15. 如图,小明在教学楼 AB 的楼顶 A 测得:对面实验大楼 CD 的顶端 C 的仰角为 α,底部 D 的俯角为 β.如果教学楼 AB 的高度为 m 米,那么两栋教学楼的高度差 CH 为 米.
16.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 D,E 分别在边 BC,AC 上,∠ADE=60∘,如果 BD:DC=1:2,AD=2,那么 DE 的长等于 .
17. 勾股定理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 ABCD,同时留下一个小正方形 EFGH 的空隙(如图),利用面积证明了勾股定理.如果小正方形 EFGH 的面积是 4,sin∠GBC=1010,那么大正方形 ABCD 的面积等于 .
18.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点 E 在边 BC 上,将 △ABE 沿着直线 AE 翻折得到 △AFE,点 B 的对应点 F 恰好落在线段 DE 上,线段 AF 的延长线交边 CD 于点 G,如果 BE:EC=3:2,那么 AF:FG 的值等于 .
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91分)
19. 计算:cs30∘−2sin245∘+22sin60∘+tan45∘.
20. 如图,已知点 B,E,C,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AC 与 DE 相交于点 G,AGGC=DGGE=12,BE=2.
(1)求 BF 的长;
(2)设 EG=a,BE=b,那么 BF= ,DF= .(用向量 a,b 表示)
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反比例函数 y=6x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 y=kx−1 的图象相交于横坐标为 3 的点 A.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已知点 B 在这个一次函数图象上,点 C 在反比例函数 y=6x 的图象上,直线 BC∥x 轴,且在点 A 上方,并与 y 轴相交于点 D.如果点 C 恰好是 BD 的中点,求点 B 的坐标.
22. 如图,在 △ABC 中,BC 上的一点 D 在边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AB2=BD⋅BC.
(1)求证:∠B=∠C.
(2)如果 AB=210,BC=10,求 cs∠ADC 的值.
23. 已知:如图,AD∥BC,∠ABD=∠C,AE⊥BD,DF⊥BC,点 E,F 分别为垂足.
(1)求证:AEDF=BDBC.
(2)连接 EF,如果 ∠ADB=∠BDF,求证:DF⋅DC=EF⋅BC.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如图),已知抛物线 y=ax2+bx+1 与 y 轴交于点 A,顶点 B 的坐标为 2,−1.
(1)直接写出点 A 的坐标,并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设点 C 在 x 轴上,且 ∠CAB=90∘,直线 AC 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点 D.
①求点 C,D 的坐标;
②将抛物线 y=ax2+bx+1 沿着射线 BD 的方向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仍在线段 BD 上;点 A 的对应点为点 P.设线段 AB 与 x 轴的交点为点 Q,如果 △ADP 与 △CBQ 相似,求点 P 的坐标.
25. 如图,矩形 ABCD 中,AB=1,BC=3,点 E 是边 BC 上一个动点(不与点 B,C 重合),AE 的垂线 AF 交 CD 的延长线于点 F.点 G 在线段 EF 上,满足 FG:GE=1:2.设 BE=x.
(1)求证:ADAB=DFBE;
(2)当点 G 在 △ADF 的内部时,用 x 的代数式表示 ∠ADG 的余切;
(3)当 ∠FGD=∠AFE 时,求线段 BE 的长.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D
3. C
4. B
5. B
6. A
第二部分
7. 73
8. 增大
9. a>2
10. −1,−2
11. >
12. 0
13. 4
14. 2
15. mtanαctβ
16. 43
17. 10
18. 214
第三部分
19. 原式=32−2×222+22×32+1=32−1+23+1=32−1+3−1=332−2.
20. (1) ∵AB∥DE,
∴AGGC=BEEC.
∵AGGC=12,BE=2,
∴EC=4.
同理 CF=2.
∴BF=8.
(2) 4b;−32a+3b
21. (1) ∵ 反比例函数 y=6x 的图象经过点 A,
∴ 把 x=3 代入 y=6x,可得 y=2.
∴ 点 A 的坐标为 3,2.
由一次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点 A3,2,可得 2=3k−1,解得 k=1.
所以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y=x−1.
(2) 由题意可设点 B 的坐标为 m,m−1m>0,点 C 的坐标为 m2,m−1.
∵ 点 C 在反比例函数 y=6x 的图象上,
∴ 把 x=m2,y=m−1 代人 y=6x.
得 m−1=12m.
整理,得 m2−m−12=0.
解得 m1=−3(舍),m2=4.
∴ 点 B 的坐标为 4,3.
22. (1) ∵AB2=BD⋅BC,
∴ABBD=BCAB.
∵∠B 为公共角,
∴△ABC∽△DBA.
∴∠C=∠BAD.
∵ 点 D 在边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AD=BD.
∴∠B=∠BAD.
∴∠B=∠C.
(2) 过点 A 作 AH⊥BC,垂足为点 H.
由 AB2=BD⋅BC,AB=210,BC=10,可得 BD=4.
∴AD=BD=4.
∵∠B=∠C,
∴AB=AC.
又 ∵AH⊥BC,
∴BH=12BC=5.
∴DH=1.
在 Rt△ADH 中,cs∠ADC=DHAD=14.
23. (1) ∵AD∥BC,
∴∠ADB=∠DBC.
∵∠ABD=∠C,
∴△ADB∽△DBC.
∵AE⊥BD,
∴AE 是 △ADB 的高,
同理 DF 是 △DBC 的高,
∴AEDF=BDBC.
(2) ∵DF⊥BC,
∴∠DFC=90∘.
∵AD∥BC,
∴∠ADF=∠DFC=90∘.
∵∠ADB=∠BDF,
∴∠ADB=45∘.
∵AE⊥BD,
∴AE=DE.
∵AEDF=BDBC,
∴DEDF=BDBC.
∴DEBD=DFBC.
又 ∵∠EDF=∠DBC,
∴△DEF∽△BDC.
∴EFDC=DFBC.
∴DF⋅DC=EF⋅BC.
24. (1) A0,1.
由抛物线 y=ax2+bx+1 的顶点 B 的坐标为 2,−1,
可设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ax−22−1.
由抛物线经过点 A0,1,
得 1=4a−1,解得 a=12,
∴ 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y=12x−22−1.
即:y=12x2−2x+1.
(2) ①由 B2,−1,A0,1,可得 ∠BAO=45∘.
由 ∠CAB=90∘,可得 ∠CAO=45∘,CO=1.
∴ 点 C 的坐标为 −1,0.
由直线 AC 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点 D,可设点 D 的坐标为 m,12m2−2m+1.
过点 D 作 DH⊥AO,H 为垂足.
可得 AH=12m2−2m,DH=m.
∵∠CAO=45∘,
∴∠HAD=45∘.
∴AH=DH.
∴12m2−2m=m.
∵m≠0,解得 m=6.
∴ 点 D 的坐标为 6,7.
②过点 B 作 BG⊥CO,G 为垂足.
在 Rt△CBG 中,tan∠GCB=13,在 Rt△ADB 中,tan∠ADB=ABAD=13.
∴∠GCB=∠ADB.
由平移可得 AP∥BD,
∴∠PAD=∠ADB.
∴∠PAD=∠GCB.
在 △CBQ 中,∠BQC=135∘,又因为平移后顶点仍在线段 BD 上,
∴∠ADP 最大等于 90∘.
如果 △ADP 与 △CBQ 相似,只能 ∠APD=135∘,
由 CQAP=BCAD,可得 AP=1255.
∵∠QCB+∠QBC=45∘,∠PAD+∠PAH=45∘,
∴∠ABC=∠PAH.
过点 P 作 PM⊥AH,M 为垂足.
在 Rt△ABC 中,tan∠ABC=12,
∴ 在 Rt△APM 中,tan∠PAM=12.
可得点 P 的坐标为 125,295.
25. (1) ∵ 矩形 ABCD,
∴∠BAD=∠B=∠C=∠CDA=90∘,AD=BC=3,CD=AB=1.
由 ∠BAD=90∘,可得 ∠BAE+∠EAD=90∘,
由 AE⊥AF,可得 ∠DAF+∠EAD=90∘.
∴∠BAE=∠DAF.
由 ∠CDA=90∘,可得 ∠ADF=90∘.
∴∠B=∠ADF.
∴△ABE∽△ADF.
∴ADAB=DEBE.
(2) 由 ADAB=DEBE,可得 DF=3x.
过点 G 作 GH⊥DF,H 为垂足.
可证 GH∥EC,
∴GHEC=FHFC=FGFE.
由 FG:GE=1:2,可得 GH=133−x=1−13x,FH=133x+1=x+13.
(3) 略.
2018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期末): 这是一份2018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期末),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_2019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上期末数学试卷(一模): 这是一份2018_2019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上期末数学试卷(一模),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期末): 这是一份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期末),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