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必修 第四册9.1.2 余弦定理教案
展开【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如图所示,A,B分别是两个山峰的顶点,在山脚下任意选择一点C,然后使用测量仪得出AC,BC以及的大小.你能根据这3个量求出AB吗?
二、新知探究
1.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形
【例1】已知,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
[解]由余弦定理知.
.
即,解得或.
当时,由余弦定理,得.
,,.
当时,由余弦定理,得.
,,.
故,,或,,.
【教师小结】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形有以下两种情况:
(1)若已知角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有两种解法,一种方法是利用正弦定理先求角,再求边;另一种方法是用余弦定理列出关于另一边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2)若已知角是两边的夹角.则直接运用余弦定理求出另外一边,然后根据边角关系利用正弦定理求解或者直接利用余弦定理求角.
2.已知三边或三边关系解三角形
【例2】(1)已知的三边长为,,,求的各角度数;
(2)已知的三边长为,,,求的最大内角.
[解](1)由余弦定理得:
,
.
,
,.
(2),,∴最大.由余弦定理,得,
即,
,
,
.
的最大内角为.
【教师小结】
(1)已知三角形三边求角时,可先利用余弦定理求角,再用正弦定理求解,在用正弦定理求解时,要根据边的大小确定角的大小,防止产生增解或漏解.
(2)若已知三角形三边的比例关系,常根据比例的性质引入k,从而转化为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3.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探究问题]
(1)在中,,,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成立吗?反之,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设的外接圆半径为R.
由正弦定理的变形,将,,,代入可得.反之,将,,代入可得.因此,这两种说法均正确.
(2)在中,若,则成立吗?反之,若,则成立吗?为什么?
[提示]因为,所以,由余弦定理的变形,即,所以,反之,若,则,即,所以,即.
【例3】在中,若,判断的形状.
[思路探究]角边转化.
[解]法一:,
由正、余弦定理可得:
,
整理得:,
即,
或.
或.
故为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
法二:根据正弦定理,原等式可化为:
,
即.
,,
.
或,
即或.
故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
【教师小结】
(1)法一是用余弦定理将等式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式,法二是借助于正弦定理,将已知等式转化为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这两种方法是判断三角形形状的常用手段.
(2)一般地,如果遇到的式子含角的余弦或是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反之,若遇到的式子含角的正弦或是边的一次式,则大多用正弦定理;若是以上特征不明显,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
三、课堂总结
1.本节课的重点是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并能用它们解三角形,难点是在解三角形时,对两个定理的选择.
2.本节课要掌握的解题方法: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一角,解三角形.
(2)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3)利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3.本节课的易错点有两处: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选择: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一般情况下,利用正弦定理求出另一边所对的角,再求其他的边或角,要注意进行讨论.如果采用余弦定理来解,只需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边来.比较两种方法,采用余弦定理较简单.
(2)利用余弦定理求三角形的边长时容易出现增解,原因是余弦定理的表达形式是边长的平方,通常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求解根的问题.
四、课堂检测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可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但不能用余弦定理去解.( )
(2)余弦定理揭示了任意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因此,它适用于任何三角形.( )
(3)利用余弦定理,可解决已知三角形三边求角问题.( )
(4)在三角形中,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 )
[解析](1)×.由正、余弦定理的特征可知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既可以用正弦定理,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求解.
(2)√.余弦定理反映了任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它适合于任何三角形.
(3)√.结合余弦定理公式及三角函数知识可知正确.
(4)√.余弦定理可以看作勾股定理的推广.
[答案](1)×
(2)√
(3)√
(4)√
2.在中,若,则的形状一定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C[,
,
.故为等腰三角形.]
3.在中,已知,,,则边________.
[根据余弦定理,.]
4.在中,已知,,,解此三角形.
[解]由余弦定理得,
,
.
法一:由,
,.
故.
法二:由正弦定理,
,
,
,,
最小,
即为锐角.
因此.
故.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1.掌握余弦定理及其推论.(重点)
2.掌握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难点)
3.能应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易错点)
1.借助余弦定理的推导,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的素养.
2.通过余弦定理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的素养.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9.1.2 余弦定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9.1.2 余弦定理教案及反思,共17页。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第九章 解三角形9.1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9.1.2 余弦定理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第九章 解三角形9.1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9.1.2 余弦定理教案,共8页。
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9.1.2 余弦定理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9.1.2 余弦定理第1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变式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