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猜想试卷(四)

    江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猜想试卷(四)第1页
    江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猜想试卷(四)第2页
    江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猜想试卷(四)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2020年中考生物猜想试卷(四)

    展开

    2020年江西省中考生物猜想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馒头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物质分别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
    A.口腔、胃 B.小肠、胃 C.小肠、小肠 D.口腔、小肠
    2.(1分)为了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王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请你选出最佳修改意见(  )
    花盆
    绿豆种子

    温度
    空气
    土壤
    20枚
    适量浇水
    0℃
    充足
    土壤
    20枚
    不浇水
    25℃
    充足
    A.都应适量浇水 B.都应放在25℃的环境中
    C.都应放在0℃的环境中 D.都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
    3.(1分)人体内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化(  )
    A.形成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B.产生数量更多的血细胞
    C.产生体积更大的血细胞 D.产生分裂更快的血细胞
    4.(1分)当遇到巨大声响时,最好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防止听觉神经受损伤
    D.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5.(1分)向朋友挥动手臂打招呼时,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6.(1分)2019北京世园会百蔬园展示了包括京冠红、紫鸽、红珊瑚、京莲白、早霞等27个品种的羽衣甘蓝。羽衣甘蓝,别称“叶牡丹”,整个植株形如牡丹,色彩丰富,为游客带来颜色层次分明的蔬菜园艺视觉体验。这体现了(  )
    A.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数量的多样性
    7.(1分)《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4月某日报道“超级真菌”﹣﹣耳念珠菌引起的传染病,死亡率高达60%,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纽约、新泽西和伊利诺伊等12个州为此对医院的墙壁、地板、病床、门、水槽等都进行了特殊消毒。该传染病预防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8.(1分)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关于青春期少年的行为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活作息应有规律,不抽烟喝酒
    B.要积极参加文娱活动、体育锻炼
    C.异性同学间应当建立真诚的友谊
    D.自行处理心理矛盾,不打扰他人
    9.(1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A.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B.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10.(1分)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体只有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C.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D.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11.(1分)微生物与食品的腐败和保存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冰箱保存的食品不易腐败,原因是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应多添加食品防腐剂
    D.葡萄干不容易腐败变质是因为干燥减少了微生物生活需要的水分
    12.(1分)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盐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如图),以下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盐渍法可以保存某些食物
    B.甲细菌比乙细菌更耐盐
    C.乙细菌生活不需要无机盐
    D.不同种类的细菌生活环境不同
    13.(1分)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蝙蝠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14.(1分)如图是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形态差别较大的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B.正常情况下,此人产生的精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
    C.此人所生后代是男孩的几率是50%
    D.此人的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父方或母方
    15.(1分)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变异对生物是不利的,生物通过遗传不断进化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6.(5分)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单子叶植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发生在玉米植株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藏在结构[2]   中,这些营养物质是通过图乙玉米植株叶片的   作用制造,再通过筛管运输到玉米种子中储藏。
    (2)图乙中若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这一生理活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3)贮藏玉米种子时,应保持低温干燥,是为了降低   作用的强度,该作用的实质是分解   ,释放能量。
    (4)据资料显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根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通过   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17.(5分)我市某校组织学生去泰山研学,考查泰山石刻文化时,个个精神百倍,兴高采烈。快到山顶时,更是加快了脚步,到达山顶后,同学们都呼吸急促,大口喘气,汗流浃背。下山后饱餐一顿,体力逐渐恢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登山时,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刺激骨骼肌收缩,产生拉力,牵动骨围绕着   活动,从而产生了运动,快到山顶时,更是加快了脚步,这属于   反射。
    (2)到达山顶时“呼吸急促,大口喘气”,是因为登山消耗大量能量所以需要更多的氧气,此时吸入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与   分离,进入细胞的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3)在山顶上远眺云海,近看松涛,都清晰可见,主要原因是可调节图甲   (填序号)的曲度。
    (4)下山后饱餐一顿,测得血糖含量变化情况如图乙,分析CD段血糖含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分泌增多,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18.(5分)如图为人体胰腺和一段小肠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由胰腺导管输送到小肠内;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内。科学家为了验证“调节血糖浓度的胰岛素是否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观点,做了如下实验:通过手术切除一只正常狗的胰腺,观察其出现的症状。现在让我们重温科学家的研究思路。
    (1)发现问题:切除正常成年狗的胰腺后,尿液的成份中出现了   ,并出现了糖尿病的一些症状。胰腺由两个部分组成,那么是胰腺的哪一部分起作用呢?
    (2)作出假设:胰腺的胰岛部分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
    (3)制定计划:
    ①取三只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都相同的狗,编号为A、B、C。
    ②A狗不做任何处理,B狗切除胰腺,C狗的处理方法是   。
    ③在同等条件下喂养一周,观察并作好记录。
    (4)预测实验结果:A狗正常;B狗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C狗表现为:①尿液成分中   (填有或无)葡萄糖,消化功能   。②组织切片观察:胰腺外围大部分组织萎缩,只有   还活着。
    (5)实验结论:   。
    (6)后来,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了一种物质,用这种物质治疗患糖尿病的狗并获得成功。该物质是   。


    2020年江西省中考生物猜想试卷(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馒头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物质分别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
    A.口腔、胃 B.小肠、胃 C.小肠、小肠 D.口腔、小肠
    【分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1分)为了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王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请你选出最佳修改意见(  )
    花盆
    绿豆种子

    温度
    空气
    土壤
    20枚
    适量浇水
    0℃
    充足
    土壤
    20枚
    不浇水
    25℃
    充足
    A.都应适量浇水 B.都应放在25℃的环境中
    C.都应放在0℃的环境中 D.都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
    【分析】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温度的不同。
    【解答】解: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就要设置以温度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其它条件应一致,并处于最适条件。题目中设计的实验有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因此要把水分设为最适宜的一致条件:都适量浇水。这样就能保证该实验变量的惟一。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3.(1分)人体内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化(  )
    A.形成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B.产生数量更多的血细胞
    C.产生体积更大的血细胞 D.产生分裂更快的血细胞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解答】解:在正常人体内,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产生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满足人体所需。
    故选:A。
    【点评】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是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考点。是基础题。
    4.(1分)当遇到巨大声响时,最好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防止听觉神经受损伤
    D.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分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最好张开嘴,闭嘴、堵耳,目的是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解答】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
    5.(1分)向朋友挥动手臂打招呼时,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
    故选:A。
    【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6.(1分)2019北京世园会百蔬园展示了包括京冠红、紫鸽、红珊瑚、京莲白、早霞等27个品种的羽衣甘蓝。羽衣甘蓝,别称“叶牡丹”,整个植株形如牡丹,色彩丰富,为游客带来颜色层次分明的蔬菜园艺视觉体验。这体现了(  )
    A.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数量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2019北京世园会百蔬园展示了包括京冠红、紫鸽、红珊瑚、京莲白、早霞等27个品种的羽衣甘蓝。这体现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7.(1分)《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4月某日报道“超级真菌”﹣﹣耳念珠菌引起的传染病,死亡率高达60%,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纽约、新泽西和伊利诺伊等12个州为此对医院的墙壁、地板、病床、门、水槽等都进行了特殊消毒。该传染病预防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防止灾区的传染病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等进行大面积消毒,这从传染病的预防角度考虑,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输血的原则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8.(1分)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关于青春期少年的行为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活作息应有规律,不抽烟喝酒
    B.要积极参加文娱活动、体育锻炼
    C.异性同学间应当建立真诚的友谊
    D.自行处理心理矛盾,不打扰他人
    【分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易冲动并富于幻想,性意识萌动并表现为初期的与异性琉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等正常的心理变化。
    【解答】解:A、生活作息应有规律,不抽烟喝酒,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
    B、要积极参加文娱活动、体育锻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
    C、异性同学间应当建立真诚的友谊,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
    D、进入青春期,思想还不成熟,不能自行处理心理矛盾,要多向家长老师请教,错误;
    故选:D。
    【点评】熟记掌握青春期的各种心理变化及其卫生。特别注意掌握青春期的卫生清洁问题,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各项变化,寻求父母、老师等的帮助,树立正确的观念。
    9.(1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A.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B.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
    【解答】解: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即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故选:B。
    【点评】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10.(1分)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体只有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C.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D.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据此答题。
    【解答】解:A、植物体中的绿叶和嫩茎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光合作用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B正确;
    C、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C正确;
    D、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D正确。
    故选:A。
    【点评】光合作用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一定要理解并掌握,可结合其概念、公式来分析有关的题目。
    11.(1分)微生物与食品的腐败和保存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冰箱保存的食品不易腐败,原因是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应多添加食品防腐剂
    D.葡萄干不容易腐败变质是因为干燥减少了微生物生活需要的水分
    【分析】食品腐烂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解答】解:A、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A正确;
    B、冰箱保存的食品不易腐败,原因是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正确;
    C、存食品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中对人的健康有明显危害,C错误;
    D、葡萄干不容易腐败变质是因为糖渍渗出食品内的水分,减少了微生物生活需要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来延长延长保质期,D正确。
    故选:C。
    【点评】明确食品的腐败原因是由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注意食品保鲜的原理及生活中的应用。
    12.(1分)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盐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如图),以下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盐渍法可以保存某些食物
    B.甲细菌比乙细菌更耐盐
    C.乙细菌生活不需要无机盐
    D.不同种类的细菌生活环境不同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解答】解:A、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部分细菌不适合在盐水中生存,所以可以用盐渍法可以保存某些食物,A正确;
    B、最后只剩下甲细菌,说明甲细菌比乙细菌更耐盐,B正确;
    C、本实验只能证明乙细菌不能在盐水中生存,并不能证明乙细菌生活不需要无机盐,C错误;
    D、甲可以的盐水中生存,乙不能在盐水中生存,可以说明不同种类的细菌生活环境不同,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细菌真菌的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
    13.(1分)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蝙蝠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A正确
    B、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属于先天性行为,B正确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大大有益于它的生存活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蝙蝠不是鸟,实际上是哺乳类。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4.(1分)如图是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形态差别较大的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B.正常情况下,此人产生的精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
    C.此人所生后代是男孩的几率是50%
    D.此人的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父方或母方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解答】解:AB、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色体,因此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AB正确;
    C、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C正确;
    D、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染色体组成以及性别遗传过程。染色体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
    15.(1分)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变异对生物是不利的,生物通过遗传不断进化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A、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生物的多样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
    B、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生物通过遗传和变异不断进化,错误;
    C、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到有机物 这一阶段是能够实现的,正确;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自然选择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6.(5分)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单子叶植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发生在玉米植株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藏在结构[2] 胚乳 中,这些营养物质是通过图乙玉米植株叶片的 光合 作用制造,再通过筛管运输到玉米种子中储藏。
    (2)图乙中若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这一生理活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3)贮藏玉米种子时,应保持低温干燥,是为了降低 呼吸 作用的强度,该作用的实质是分解 有机物 ,释放能量。
    (4)据资料显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根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通过 蒸腾 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份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的过程。
    (2)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甲中的结构分别是:1为种皮和果皮,2为胚乳,3为子叶,4为胚芽,5为胚轴,6为胚根;图乙表示发生在玉米植株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据此解答。
    【解答】解:(1)图甲中,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图示1为种皮和果皮,2为胚乳,3为子叶,4为胚芽,5为胚轴,6为胚根,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藏在结构[2]胚乳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这些营养物质是通过图乙玉米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再通过筛管运输到玉米种子中储藏。
    (2)植物生命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 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图乙中若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这一生理活动表示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3)贮藏玉米种子时,都要晒干,并且把种子贮藏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内的导管运输,然后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由叶的气孔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据资料显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根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故答案为:(1)胚乳;光合;
    (2)碳﹣氧;
    (3)呼吸;有机物;
    (4)蒸腾。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知识。
    17.(5分)我市某校组织学生去泰山研学,考查泰山石刻文化时,个个精神百倍,兴高采烈。快到山顶时,更是加快了脚步,到达山顶后,同学们都呼吸急促,大口喘气,汗流浃背。下山后饱餐一顿,体力逐渐恢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登山时,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刺激骨骼肌收缩,产生拉力,牵动骨围绕着 关节 活动,从而产生了运动,快到山顶时,更是加快了脚步,这属于 复杂 反射。
    (2)到达山顶时“呼吸急促,大口喘气”,是因为登山消耗大量能量所以需要更多的氧气,此时吸入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与 血红蛋白 分离,进入细胞的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3)在山顶上远眺云海,近看松涛,都清晰可见,主要原因是可调节图甲 ② (填序号)的曲度。
    (4)下山后饱餐一顿,测得血糖含量变化情况如图乙,分析CD段血糖含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胰岛素 分泌增多,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分析】(1)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类型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3)晶状体的调节:在眼的折光系统中,能够改变折光度的主要是晶状体,所以晶状体在眼的调节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胰岛素的作用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解答】解:(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登上时,快到山顶时,更是加快了脚步,这属于复杂反射。
    (2)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子到达组织细胞内后,在线粒体中被利用释放能量。
    (3)当睫状体收缩时,图甲中的②晶状体曲度变大,就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当睫状体舒张时,晶状体曲度变小,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所以正常眼睛睫状体的舒缩可以调节②晶状体的曲度的。
    (4)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图乙中BC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上升的原因是饭后葡萄糖大量吸收。CD段血糖含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故答案为:(1)关节;复杂
    (2)血红蛋白
    (3)②
    (4)胰岛素
    【点评】解答此题要正确掌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胰岛素的作用及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
    18.(5分)如图为人体胰腺和一段小肠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由胰腺导管输送到小肠内;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内。科学家为了验证“调节血糖浓度的胰岛素是否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观点,做了如下实验:通过手术切除一只正常狗的胰腺,观察其出现的症状。现在让我们重温科学家的研究思路。
    (1)发现问题:切除正常成年狗的胰腺后,尿液的成份中出现了 葡萄糖 ,并出现了糖尿病的一些症状。胰腺由两个部分组成,那么是胰腺的哪一部分起作用呢?
    (2)作出假设:胰腺的胰岛部分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
    (3)制定计划:
    ①取三只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都相同的狗,编号为A、B、C。
    ②A狗不做任何处理,B狗切除胰腺,C狗的处理方法是 结扎胰腺导管 。
    ③在同等条件下喂养一周,观察并作好记录。
    (4)预测实验结果:A狗正常;B狗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C狗表现为:①尿液成分中 无 (填有或无)葡萄糖,消化功能 减弱 。②组织切片观察:胰腺外围大部分组织萎缩,只有 胰岛 还活着。
    (5)实验结论: 胰腺的胰岛部分起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 。
    (6)后来,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了一种物质,用这种物质治疗患糖尿病的狗并获得成功。该物质是 胰岛素 。

    【分析】(1)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胰岛散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切除胰腺的狗胰岛也随着被切除,因此切除胰腺的狗体内缺乏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解答】解:(1)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由于切除了胰腺,胰腺内的胰岛被切除了,不能分泌胰岛素,所以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高,多余的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3)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变量为胰管,所以结扎正常狗的胰管,与正常狗作对比。实验中A是对照组,BC为实验组。
    (4)胰腺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胰管进入血液。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属于内分泌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C狗结扎胰腺导管,影响胰液进入小肠,消化功能会减弱,而不影响胰岛素进入血液,所以尿液成分中不会出现葡萄糖。
    ②组织切片观察:胰腺外围大部分组织萎缩,但是胰岛细胞仍然活着,能正常分泌胰岛素,所以尿中不会出现葡萄糖。
    (5)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6)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属于内分泌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3)②结扎胰腺导管
    (4)①无; 减弱; ②胰岛
    (5)胰腺的胰岛部分起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
    (6)胰岛素。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胰岛素的作用及探究实验中的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设计。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