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15、原君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15、原君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标分析: 
 1、课程基本理念: 
 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与能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思想观点及其内容价值。 
 2、课程目标: 
 ①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理解文章内容。 
 课后指导学生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②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了解古代作品的思想观点及作用,探究其现实价值。 
 3、分析新课标: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 
 1、本课特点 
 文章语言比较浅显,学生阅读理解应无障碍。理解研读文本内容是关键,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联系现实,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本课的难点。 
 2、本课地位 
 《原君》是《明夷待访录》开宗明义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总纲。在《原君》这篇“奇文”中,黄宗羲大胆地呼出了“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时代强音。这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启迪人民在思想上对君主有正确的认识。 
 (三)本课重点: 
 1.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莫或、犹、夫、然、所、曾、为、然则。 
 2.着重理解作者对君主罪恶的不满,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剖析和真知灼见。 
 (四)本课难点: 
 1.学习运用历史上详实的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2.了解古代作品的思想观点及作用,探究其现实价值。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主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生平及其思想。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阅读,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运用历史上详实的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会辨析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逐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了解古代作品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探究其现实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着重理解作者对君主罪恶的不满,启迪人民在思想上对君主有正确的认识。 
 三、学生特征分析 
 这篇课文语言比较浅显,学生阅读理解应无障碍。课前由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阅读,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记好。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解决一部分文言知识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提交到老师那里,由全班学生研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潜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教法分析 
 1.引领教学法。针对学生自主阅读后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小组交流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由全班交流解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在学生理解文本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创设现实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古代思想对于今天生活的指导作用与价值。 
 (二)学法分析 
 1.运用工具书自主学习法。逐步培养学生会用工具书、速用工具书、活用工具书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与信心。 
 2.合作探究法。 教师引领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与信息,根据课堂需要进行取舍、整合,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 
 (三)设计意图 
 1. 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自主学习、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2. 引领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与信息,进行取舍、整合的能力。 
 3. 让学生借助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4. 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5.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古代思想对于今天生活的指导作用与价值。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充分利用工具书和教材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学生搜集、筛选、整合的成果。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现实中的事例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古代思想对于今天生活的指导作用与价值。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由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阅读,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记好。 
 (二)导入新课 
 展示历代君主的画像 
 你心目中的君主应该是怎样的人? 
 民之天,民之父母。B无上权力,生杀予夺。C享有物质的极大丰富。D统领国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君主有其职分,既担负责任又享有权利,两者相辅相承,不可分割。一旦君主不去履行职分,就能成为“国之大害”。明末清楚的大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在他惊世骇俗的哲学巨著《明夷待访录》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原君》中大胆地呼出了“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时代强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奇文”。 
目的:结合已有的生活阅历与体验,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其积极性,研读文本寻找答案。 
 (三)研读鉴赏 
 第一环节:学生展示 
 方式:学生动手制作幻灯片以“卓尔不群”的栏目介绍黄宗羲生平及思想。 
 目的:检查预习。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合信息和动手制作能力。为研读文本作准备。 
 手段:多媒体幻灯片 
 第二环节:朗读 
 方式:学生分段朗读。 
 目的:检查预习情况,熟悉文本。 
 第三环节:研读 
 方式:1学生在课前自读的基础上,分组研读、提问、释疑。 
 2.研读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归纳成条提交到教师处,由教师引导全班探究,最终解答。 
 目的: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潜力。 
 手段:提问、讨论 
 第四环节:巩固知识点,概括段意。 
 方式:1.分段强调重点字、词、句。 
 2.精练概括段意。 
 目的:1.巩固文言知识。 
 2.把握文本内容与行文脉络。 
 手段: 幻灯片 板书:古—君主明职分、今—君主国之害、批—小儒君臣义、望—君主明职分 
 第五环节:鉴赏 
 方式:教师引导思考:
 ①文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他们有哪些行为?原因何在?(幻灯片 展示图表) 
 ②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举例论证) 
 ③除此之外文章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对比论证) 
 ④概括文章论点。(不明君主职分—天下大害,明君主职分——天下大利。) 
 目的: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历史上详实的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手段: 幻灯片 板书:举例、对比 不明—大害、明—大利 
 (五)延伸 
 方式:教师引导讨论:
 ①今之君的做法固不足取,古之君的做法你是否赞同? 
 ②你认为君主的职分是什么? 
 目的:调动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深意,为探究其现实价值作准备。 
 手段:讨论 
 (六)拓展 
 方式:教师引导讨论:现在人民当家作主,早已废除了君主,这篇文章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怎样的启示? 
 目的:探究文本的现实价值。 
 (五):作业 
 内容:
 1.总结重点字词、句式 
 2. 根据课堂拓展的内容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写300字左右的一段议论。 
 目的:1.积累文言词语。 
 2.固化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七、板书设计
 原 君 
 黄宗羲 
 古—君主明职分 
 对比 不明—大害 
 今—君主国之害 
 举例 
 批—小儒君臣义 明—大利 
 
 望—君主明职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版10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研习新课,讨论探究,总结提升,拓展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一10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快乐起程,三两部分,探究主题,结束语,布置作业,写作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14、与高司谏书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受作者疾恶如仇,学习本文观点鲜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