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有关离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C.原子形成离子后,核内质子数减少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
2.如图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氟原子易失电子
D.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3.如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原子得到了一个电子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4.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③④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①②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5.核内有17个质子、16个中子、核外有1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 )
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
6.某元素R其相对原子质量为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Y,则R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A.X﹣YB.X﹣Y﹣2C.X﹣Y+2D.Y﹣2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B.C.D.
8.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同一种微粒
B.Fe得到两个电子形成Fe2+
C.Fe2+失去一个电子形成Fe3+
D.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9.如图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
A.B.C.D.
10.如图是4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的化学性质相同
B.②③中的x和y均为8
C.②可能是离子也可能是原子
D.①②③④均为相对稳定结构
11.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钠原子的核外第一层有1个电子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C.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0
D.钠原子的核外有2层电子
12.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讨论发言,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
14.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 ;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
(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四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元素符号);
(2)铝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 ,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 (填“得”或“失”)电子,铝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上述四种元素同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023年同步练习卷(7)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有关离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C.原子形成离子后,核内质子数减少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
【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A说法正确;
B、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故B说法正确;
C、原子形成离子后,核内质子数不变,故C叙述不正确;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如图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氟原子易失电子
D.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解答】解:A、由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7,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弧线表示电子层,该原子有2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7,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9,该元素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如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原子得到了一个电子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解答】解:A、由图可知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A说法正确。
B、由图示可知钠原子不显电性,而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显电性,B说法不正确。
C、由图可知氯原子得到了一个电子,C说法正确;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D正确。
故选:B。
4.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③④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①②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解答】解:A、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②的元素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故A叙述不正确。
B、③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反应中易失去;④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③④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B叙述不正确。
C、③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故C叙述不正确。
D、①②的最外层电子数8,④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D叙述正确。
故选:D。
5.核内有17个质子、16个中子、核外有1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 )
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
【解答】解: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该微粒一定带负电荷,属于阴离子,故选D。
6.某元素R其相对原子质量为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Y,则R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A.X﹣YB.X﹣Y﹣2C.X﹣Y+2D.Y﹣2
【解答】解:某元素R其相对原子质量为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Y,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其核内质子数为X﹣Y;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X﹣Y。
R2﹣离子R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得到的,则R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X﹣Y+2。
故选:C。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B.C.D.
【解答】解:A、该粒子中,质子数=1<核外电子数=2,表示阴离子,故A符合题意;
B、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表示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该粒子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表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D、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同一种微粒
B.Fe得到两个电子形成Fe2+
C.Fe2+失去一个电子形成Fe3+
D.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解答】解: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
A、它们的电子数不同,不是同一种微粒,故选项错误;
B、Fe失去两个电子形成Fe2+,选项错误;
C、Fe2+失去一个电子形成Fe3+,选项正确;
D、这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
A.B.C.D.
【解答】解:A、该原子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电子数是2,达到了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故A不符合题意;
B、最外层的电子数是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最外层的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C符合题意;
D、最外层的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到电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如图是4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的化学性质相同
B.②③中的x和y均为8
C.②可能是离子也可能是原子
D.①②③④均为相对稳定结构
【解答】解:A、虽然①④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①呈中性,④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电性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故A选项说法错误。
B、在②中,x可能为6,也可能为8,在③中,由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可知,y=8,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②中,若x=6,该粒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原子;若x=8,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该粒子属于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①③④均为相对稳定结构,在②中,若x=6,不属于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钠原子的核外第一层有1个电子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C.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0
D.钠原子的核外有2层电子
【解答】解:A.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故A错误;
B.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故B正确;
C.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1,无法确定中子数,故C错误;
D.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核外有3层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12.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讨论发言,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微粒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原子的概念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原子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 离子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10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阴离子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O2﹣ 。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
【解答】解:(1)铁是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原子,离子;
(2)①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答案为:10;
②当a=8时,即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10,质子数比电子数少了2个,说明该为阴离子,而且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故答案为:阴离子,O2﹣;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说明氯化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故答案为: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14.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 9 ;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AC (填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B ;
(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CD 。
【解答】解:
(1)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数,其中X的值是2+7=9;
(2)化学性质与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AC是原子,所以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C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3)最外层电子数为8(He除外)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B;
(4)元素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即为同种元素,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CD;
答案:
(1)9;
(2)AC
(3)B;
(4)CD。
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四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Si (填元素符号);
(2)铝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 13 ,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 失 (填“得”或“失”)电子,铝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12O3 。
(3)上述四种元素同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三 周期。
【解答】解:(1)从元素名称偏旁可知,硅是“石”字旁,是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Si;故答案为:Si;
(2)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铝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2+8+3=13;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容易失电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所以化学式为:A12O3;故答案为:13;失;A12O3;
(3)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对应元素所在周期数相同,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是3个电子层,所以都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答案为:三。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0/20 20:39:48;用户:李春梅;邮箱:19153816612;学号:473613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