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课件】.pptx
    •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分层作业】 含解析.doc
    •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doc
    • media1.mp4
    • 农业的起源《中国通史》央视纪录片.mp4
    • 半地穴式房屋建造.mp4
    • 河姆渡人的农耕.mp4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1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2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3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4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5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6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7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8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1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2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3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1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2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精品教学作业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精品教学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U1T3Apptx、Unit1Topic3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Unit1Topic3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G9wordsU1T3单词录音mp3、p17-1amp3、p18-2mp3、p18-3mp3、P17-1amp4、media1mp4等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中华文明有5000年历史,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观看视频、识读地图、图片等学生活动,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标志及意义。2)历史解释、史料实证:通过研究考古发现、阅读教材、对比归纳等活动,了解我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种植农作物、房屋不同特点的原因,理解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类型。(重点)3)家国情怀:了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教材新增),初步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知道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认识我们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取得的成就。(难点)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开启了农耕生活
    旧石器时代,先民们以采集渔猎为生。
    你知道我国新石器晚期的代表有那些?
    2.想一想这样的食物来源对北京人或山顶洞人有什么影响?
    1.观察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想象图,说一说他们的食物来源。
    食物来源不稳定、人们容易挨饿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如何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
    任务一:阅读材料,了解原始人类的生产工具。
    目标导学一、刀耕火种——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知识链接】打制石器是指原始人类从坚硬的石块上,用其他石块打下的石块或石核,粗糙、笨重——旧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是指表面磨光的石器,更加精细——新石器时代
    史前时期: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前的历史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生产工具得到不断改进,逐步符合生产生活的需求,体现生产力的发展
    任务二:阅读教材,梳理原始农业发展的情况。
    (1)萌芽:大约20000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的生长。
    (2)兴起:距今10000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3)地点:长江中下游栽培水稻,北方地区栽培粟和黍。
    (4)地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中国。
    考古发现:非洲稻最早起源于尼日利亚,追溯到3500年前,亚洲的印度稻最早距今6000-4000年,而中国稻距今约10000年前。
    任务三:观看视频,阅读教材,了解原始农业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与意义。
    经过长期观察与探索,初步掌握一些植物的栽种方法: 采集 农耕(刀耕火种到耒耜等工具)、家畜出现。
    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磨制石器的发展。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问题1、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
    问题2、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的历史意义?
    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任务四:观察《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说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思考我国原始农业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特点一:分布比较广泛,数量多
    特点二:沿河流(水源)分布(如长江、黄河)。
    原因: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为什么分布在此?
    在图中找出重要遗址:玉蟾岩遗址、东胡林遗址、贾湖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
    特点三: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结合地图和材料思考:中华文明在起源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北京人距今生活的年代?
    目标导学二、翻土的骨耜——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任务一: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梳理河姆渡居民的概况。
    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
    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小组讨论,河姆渡人建造的房屋为什么是干栏式?
    干栏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饲养家禽家畜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采取干栏式可通风防潮;防虫蛇猛兽。
    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遗址中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
    问题、河姆渡人栽培的农业作物为什么是水稻?
    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生长。
    河姆渡木构水井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7000年前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任务二:观察图片,探究:骨耜与石器工具相比,有哪些优点?
    南方土质很黏,如果使用石制工具,工具上必然黏上大量泥土,不利于耕作;
    骨耜既锋利,轻便灵巧,表面光滑,不粘泥土,用它挖土,既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显示了河姆渡人的聪明智慧。
    说明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双鸟朝阳纹牙雕(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
    任务三:观察图片,探究:河姆渡人手工业水平如何?
    任务四:观察下列考古文物,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有关贾湖遗址的相关信息?
    距今约9000-7500年
    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刻符龟甲和骨笛
    骨笛可以发出七声音阶,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能够吹奏的笛子
    任务一: 观察地图,结合教材P12-13,初步了解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时间:发现地点:典型代表:
    距今约7000-5000年
    半坡居民、双槐树遗址、灵宝西坡遗址
    距今约6300-4500年
    目标导学三、精美的磨制石器——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知识链接】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2.仰韶文化早期的代表: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制作陶器(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衣
    任务二: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梳理半坡居民的概况。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会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
    小组讨论,探究半坡居民房子的构造,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建造?
    问题1、半坡居民为什么把房屋建造成半地穴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问题2、半坡居民栽培的农作物为什么是粟?
    半坡人生活在北方,气候干燥,适宜旱地作物粟的生长。
    问题3、半坡居民还有哪些技术创造?
    半坡人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
    任务三:观察考古发现,结合视频说一说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200平的大房子有何用途?公共墓地透露了什么信息?
    仰韶文化时期是原始社会的大发展时期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大房子基址
    ①大房子面积超过200平方米,位于成组房屋的中心位置,可能是氏族首领居住或处理部落事务的场所。②仰韶文化还发现多处公共墓地。墓葬规模和随葬品看不出显著差别。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任务四: 观察下列考古发现,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随葬品成套玉器大汶口随葬品
    这表明新时期时代晚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社会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时间: 发现地点:考古发现:
    精美的陶器、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
    【知识链接】山东大汶口文化简介 距今5000年前后,山东大汶口文化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这里的原始居民还从事原始手工业,会制作黑陶和白陶。大汶口原始居民有了私有财产。
    (gui)古代陶制炊具,嘴像鸟喙,有把柄和三个空心短足。
    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
    定居生活 磨制石器制作陶器 饲养家畜
    河姆渡居民舞阳贾湖遗址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半坡居民、灵宝西坡遗址、大汶口文化
    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发展
    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生产力发展
    【知识拓展】: 观察下列考古发现,仰韶文化的陶器有何特点?
    山西临汾出土的回旋勾连纹陶盆
    甘肃甘谷出土的鲵鱼纹陶瓶
    陕西渭南出土的鸟纹陶钵
    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河南三门峡出土的花卉纹陶钵
    河南巩义出土的六角星纹陶罐
    ①主要的特征是制作彩陶;②陶器有盆、钵、瓶、罐等,图案包括鱼、鸟、花卉、太阳、星辰和几何纹样等;③分布广泛,主要在黄河中游、上游、下游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
    仰韶文化彩陶的跨区域发展是我国史前文化大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黄河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对周围影响的反映。
    彩陶:制作陶器时,在泥胎表面用矿物材料绘出图案,经过烧制,陶器表面就留下了彩色纹样,称为“彩陶”
    1.河南宜阳苏羊遗址延续时间从仰韶文化(河南)早期一直到龙山文化(山东)晚期,且含有油子岭(湖北)、屈家岭(湖北)、红山(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等诸多文化因素。材料说明(  )A.中华文明进程中不同地域间文化存在交流B.该遗址反映文化比其他地区文化更为先进C.该遗址反映的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代表 D.此时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国家的雏形2.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3.以磨制石器与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命名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也是中国第一个被科学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下属于仰韶文化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半坡遗址C.二里头遗址D.陶寺遗址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部编版历史七上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