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 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原卷版+解析版)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6课 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16课 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解析版).docx
    第16课 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原卷版)第1页
    第16课 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原卷版)第2页
    第16课 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原卷版)第3页
    第16课 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解析版)第1页
    第16课 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解析版)第2页
    第16课 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习题,文件包含第16课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原卷版docx、第16课诫子书教材中的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典型例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③年与时驰
    ④将复何及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为: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慢:懈怠。
    (2)句意为: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险:轻薄。
    (3)句意为:年华随同时光飞快逝去。驰:迅速逝去。
    (4)句意为:又怎么来得及。何:怎么。
    【参考答案】①懈怠 ②轻薄 ③迅速逝去 ④怎么
    考点解说
    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的考查,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可以说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来自实词,值得我们重视。近几年中考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见于课文,因此要明确常见实词的范围,重点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还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知识解读
    1.字音推断法。如果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中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推断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同音通假求得本字。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不)。
    2.字形推断法。在文言文中,形声字、会意字占总字数的80%左右.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冀得一归觐”中“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猜”出与“见”有关,借助上下语境,可推断这里是“拜见父母”的意思。
    3.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阅读中完全可以借此来推断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两句话句式整齐,且前后语意基本相同,由此可由“用”的含义推断出“以”的含义。
    4.语法推断法。即借助语法结构规律来推断同性,进而推知其意义,例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一句中“渔樵”作谓语,应释为动词 “捕鱼砍柴”。
    5.联想推断法。常用的联想法有课文联想法和成语联想法两种。如 “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中的“听”和 “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中的“籍、顾”分别解释为“登记”和“回头看”,如果不能确定,可以联系到教材《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和《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对“籍”“顾”两词的解释,那么就无须怀疑了;再如 “若济大水有舟楫也”和 “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中对“济”和“爽”二词的理解,只要联系一下成语“同舟共济”和“屡试不爽”,那么可以毫不犹豫地断定解释是正确的。
    6.语境推断法。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如“以公少年易之 ”中“易”的理解,原文中“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所以“易”解释为“更换”为错误解释。再者“更换”是“易”的基本义,是望文生义之解,亦断为错。
    7.猜读推断法。在上述几种方法难以奏效时,可采用“猜读法”,但这里的“猜读”不是瞎蒙乱猜,而是根据语境作出合理的推断,如“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仕归”句中赵颍昔为太守今为民,且年已八十,可知“致仕”应为“退休”之意。
    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还有多种,需要我们在阅读实践中归纳、总结。总之,理解实词含义既要注意“迥别”,还要注意“微殊”,不能“以今律古”。
    (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古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节选自《朱子家训》)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非学无以广才 (2)宜未雨而绸缪
    【答案】 增长 应当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注意结合语境。
    (1)句意: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
    (2)句意:应当在没下雨的时候,先把房子修补完善。宜,应当。
    夯 实 基 础
    (23-24七年级上·江苏南通·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
    谢公①与人围棋②,俄而谢玄③淮上④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⑤。客⑥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谢公:谢安,世称谢太傅。②围棋:下围棋。③谢玄:东晋名将,谢安之侄。④淮上:淮水上,这里指淝水战场上。⑤向局:面向棋局。⑥客:客人,这里指同谢公一同下围棋的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看书竟
    (24-25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下车引之( ) 太丘舍去( ) 相委而去( )
    (2024·陕西·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①相逢,治具毕张②,拔去凶邪,登崇畯良③。占小善④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⑤。爬罗剔抉⑥,刮垢磨光⑦。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⑧。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选自韩愈《进学解》,有删改)
    【注释】①圣贤:圣君和贤臣。②治具毕张:治国的措施都得以实施。治具,治国的措施。③登崇畯(jùn)良:重用贤能之士。④占小善:这里指具有一点点长处。⑤庸:同“用”,任用。⑥爬罗剔抉:认真鉴别筛选人才。⑦刮垢磨光:指精心培养人才。⑧不扬:不被任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 ) (2)人不知而不愠( )
    (3)盖有幸而获选( ) (4)诸生业患不能精( )
    (23-24七年级上·广东佛山·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才 (2)俄而起惊 (3)乃博览群籍 (4)忽于眠中
    能 力 提 升
    (23-24七年级上·江苏扬州·期末)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为‘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猫’。”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猫’。”又客说之曰:“ 。”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斯墙圮①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
    (选自《应谐录》)
    注:①圮(pǐ):倒塌。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虎诚猛( ) ②请更名为“龙猫”( )
    ③维鼠穴之( ) ④斯墙圮矣( )
    (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乙】子曰:“由,诲①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②也。”
    (《论语•为政》)
    子曰:“不患③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注】①诲:教,传授。②知:同“智”,聪明,智慧。
    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诲汝知之乎 (4)患不知人也
    (23-24七年级上·宁夏银川·期末)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乙】
    高风,宇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①田曝②麦于庭令风护鸡。时天暴雨,而风持竿诵经,不觉潦水③流麦。妻还怪问,风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传·高风》)
    【注释】①尝:曾经。②之:到……去。③曝:晒。④潦水:雨后地上的积水。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静以修身 静
    (2)非学无以广才 广:
    (3)年与时驰 驰:
    (4)风方悟之 悟:
    (23-24七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小鑫学习了《世说新语》两则后,补充阅读了书中的其他内容,跟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古文探究活动,请你跟他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①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①淮上:即淮水上,这里指战场上。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2)谢玄淮上信至
    (3)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4)意色举止
    (23-24七年级上·广东东莞·期中)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丘舍去
    (2)尊君在不?
    (3)元方入门不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具有深厚感情。
    1.把握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方法。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材中的考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原卷版docx、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材中的考点景物描写的方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2 《论语》十二章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2 《论语》十二章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材中的考点断句原卷版docx、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材中的考点断句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1*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1*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课时练习,文件包含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材中的考点段落作用原卷版docx、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材中的考点段落作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