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习题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习题课件第1页
    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习题课件第2页
    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习题课件第3页
    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习题课件第4页
    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习题课件第5页
    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习题课件第6页
    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习题课件第7页
    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16 诫子书习题课件第8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习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习题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纳总结结构图解,代词指学过的知识,结构助词的,介词用来,完成实现,变成成为,品行操守,名词用作动词立志,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内心恬淡不慕名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dǐng人声鼎沸( ) 拗过去( )绅士( )
    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背景资料《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流传久远。文体知识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我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就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书信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等。
    主旨点睛《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夫君子之行( )jiǎn( )以养德淫慢( )励精( )zhì( )远险躁( ) 遂成( ) 穷庐( )
    1.古今异义(1)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 今义: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2)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 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跟“快”相对)2.一词多义(1)之 ①学而时习之 ②夫君子之行(2)以 ①静以修身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志无以成学 (4)学 ①夫学须静也 ②非志无以成学 (5)成 ①非志无以成学②遂成枯落 (6)行 ①三人行 ②夫君子之行
    3.词类活用(1)静以修身(2)非志无以成学 (3)非学无以广才 (4)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动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4.重点实词与虚词(1)夫君子之行 (2)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 明: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险躁则不能治性 (5)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 励: (6)年与时驰 (7)悲守穷庐 (8)遂成枯落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学有所成。
    (1)《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 ,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3)在“一起向未来”的主题班会上,老师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 , ”两句告诫同学们放纵懈怠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不能修养性情。(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 。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1.(考点:论证思路)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是怎样论述的?
    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论述效果。
    2.(考点:内容理解)“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3.(考点:内容理解)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①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②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③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4.(考点:拓展积累)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并写出两个与诸葛亮有关的典故或故事。
    示例: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故事:三顾茅庐、舌战群儒。
    5.(考点:句式特点)举例说明本文在句式方面的特点。
    示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语气。
    6.下面对这篇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了,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含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解析】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诸葛亮希望儿子珍惜时光,发奋努力的愿望。
    【对比点:家庭教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粱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注释】①李存审:唐末至五代时期前晋、后唐名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粱:膏,肥肉。粱,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非宁静无以致远致: (2)淫慢则不能励精励: (3)尝戒诸子曰尝: (4)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
    (2)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目的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懈怠险躁;教诲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表达了他对儿子志存高远的厚望。
    4.乙文中李存审为什么将箭头留给孩子们?
    李存审把所有从自己身上取出的箭头留给孩子们,命令他们收藏起来,是为了让出生在富贵之家的孩子们“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也就是希望孩子们不忘父亲奋斗的艰难,希望他们能立志、奋发、努力,有所作为。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16 诫子书/诸葛亮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16 诫子书/诸葛亮背景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朗读课文,品德高尚的人,达到远大目标,疾行指迅速逝去,接触社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课前预习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夫淫慢淡泊险躁穷庐遂,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轻薄浮躁险轻薄,修养性情治修养,疾行指迅速逝去,又怎么来得及,振奋精神励振奋,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诫子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6 诫子书/诸葛亮习题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心恬淡不慕名利,疾行指迅速逝去,于是就,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劝勉,对社会有贡献,淡泊明志,静心学习,珍惜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