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4* 寓言四则教案及反思
展开1.了解寓言的特点,多角度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审美鉴赏与创造)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语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学重难点】
1.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重点)
2.感受寓言中的智慧,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难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一、新课导入
安徒生的童话,古希腊的寓言,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去感受绮丽瑰宝——寓言的无穷魅力。(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传说他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后人以他的名义汇集古希腊的寓言故事,编成《伊索寓言》。
文体知识
寓言是以劝谕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拟人和夸张等表现手法。
三、文本探究
整体感知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2.小组讨论:(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1)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到人间就是为了看看自己受到多大的尊重。(2)“笑”字是对赫耳墨斯表情的描写,使形象显得更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时,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3.“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说说这几句话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智取强敌,打了胜仗后得意扬扬的模样。
4.蚊子为什么敢于向强大的狮子挑战?
【交流点拨】(1)蚊子能知己知彼。它的挑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看出对方的力量在于“用爪子抓,牙齿咬”,但它会飞,能避开。(2)蚊子能扬长避短。对方“鼻子周围没有毛”,这是最适合它的攻击点,又是对它来说最安全的地方。这正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结果自然是蚊子战胜狮子。
5.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讲述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深层领悟
1.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出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
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着说的话,表明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
2.深入文本,说说两则寓言的艺术特色。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当蚊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穿井得一人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外国寓言,其实在中国文学宝库里,也有不少诙谐幽默的寓言,你能否列举出你知道的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老马识途》)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两则中国寓言。
二、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庄襄王任为秦相。秦王嬴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掌秦国实权。嬴政亲理政务后,吕不韦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文学常识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基础积累
(1)家无井而出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2)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3)国人道之讲述
(4)闻之于宋君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三、文本探究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义。
2.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3.划分文章层次。
【交流点拨】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分为三层。第一层(第1、2句):叙述宋国姓丁的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用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却说为“穿井得一人”。第二层(第3、4句):别人并未弄懂这句话的意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一直传到国君那里。第三层(第5、6句):丁氏告诉国君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深层领悟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更不能以讹传讹。(2)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和认真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杞人忧天
一、自主学习
文学常识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题目为编者所加。杞,周朝诸侯国。《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字音字形
杞人(qǐ)身亡所寄(wú)躇步(chú)跐蹈(cǐ)舍然(shì)
中伤(zhònɡ)
基础积累
(1)身亡所寄同“无”,没有
(2)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3)若屈伸呼吸你
(4)若躇步跐蹈踩、踏
(5)只使坠纵使,即使
(6)其人舍然大喜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文本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义,尤其注意积累重点字词的含义。
2.杞人“忧”什么?杞人的情绪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流点拨】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从“废寝食”到“舍然大喜”。
3.“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交流点拨】先解释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最后解释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
4.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晓之者”的解释?
【交流点拨】寓言中的“晓之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三、板书设计
穿井得一人:凡事要认真思索,不轻信传言。
杞人忧天: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四、教学反思
本课四则寓言,我设计了两个教学课时,每一个课时采用的都是板块式教学思路,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艺术上,以朗读为线,注重语言品析、问题引领、读写勾连,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次教学活动由于时间紧促,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拓展延伸知识,注意下次把握好教学节奏。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22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六单元22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寓言简介,对比教学,学习寓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人物介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联系,深入体悟,拓展延伸,发挥想象,续写故事/作业,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2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2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初读故事,整体感知,品读细节,合作探究,多元思考,丰富寓意,读写结合,续写寓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