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二年级上册八 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设计
展开教材第94页和第95页,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过了除法竖式计算,掌握了竖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所以孩子继续学习竖式计算就会比较容易接受。通过野营时分烤鱼、分野果等这些教材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直观地得到结果,进一步体会到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并借数学小博士之口引发学生的交流和思考:“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引导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
在本课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竖式计算良好习惯的培养,强调竖式中除号的写法,以及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各应写在什么位置,画横线的长短要适中,指导学生写出一个工整的竖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各部分表示的含义,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逐步养成书写工整,计算仔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小棒,彩色粉笔
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有过野餐的经历吗?(生纷纷举手描述自己野餐的经历)
2、是的,野餐时你们很高兴,今天我们一起研究野餐中的数学知识,有信心吗?
3、出示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学生信息和问题:(1)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2)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3)有13个玉米,每人分4个,能分给几人,还剩几个?
(4)野营小队共17人,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4、教师提议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孩子们一定有这样的经历,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孩子们会感到亲切自然,并且对这节课非常感兴趣,有了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整节课的学习就不会按部就班了,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况下进入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地。
(二)探究新知:
1、大声齐读我们的第一个问题: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2、列式为:22÷4=
3、小组内摆一摆,画一画解决这个问题
4、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摆一摆的方法?
生:我拿出22个野果,1个1个分给4人,每人分5个,还剩2个。
再说一说画一画的方法。
生:我5个5个圈一圈,正好分给4人,还剩2个。
对于学生的汇报教师要加以引导,用学生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5、你能口算出这个题目吗?
生:我想4的口诀,最大想到四五二十,所以 22÷4=5(个)……2(个)
6、下面我们就把我们的口算变成竖式计算,先自己试一下吧!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除法竖式的知识储备,所以这时放手先让学生自己写,有提前预习的孩子就能写对,没有的孩子就会碰到困难,不知道该怎样继续,就是需要孩子碰到困难,学习就是为了解决困难的,这样孩子的精力就会集中很多。
7、教师巡视学生,发现学生的问题,指名学生上黑板板书自己的竖式
8、集体指导学生的竖式,规范竖式的书写。
9、交流写竖式要注意什么?
10、仔细观察我们的除法算式,你发现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11、总结我们的发现,特别有用可以帮忙验算我们的除法算式是否成立,下面请同学们口头验算一下这个算式成立吗?
35÷4=8……3
12、分组练习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并进行汇报交流
生: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生:48÷9=5个……3个
生:有13个玉米,每人分4个,能分给几人,还剩几个?
生:13÷4=3人……1个
设计意图:竖式的书写是一个小细节,但是教师就是应该在这样地细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数学学习方式。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很好的知识扩展,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验算方法。
(三)巩固新知:
我会用竖式计算
学生黑板做题(2)集体订正,发现别人的错误,及时修改自己的。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这样的练习是有效地。
(四)达标反馈
一、圈一圈,填一填。
(1) 14朵花,每3朵一份,可以分成( )份,还剩()朵。算式是 。
(2)如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朵,还剩( )朵。算式是 。
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6÷7= 60÷7= 70÷9=
答案:一、 (1)4,2,算式是14÷3=4(份)……2(朵)。(2)2,2,算式是 14÷5=2(朵)……2(朵)。
二、(竖式略)8, 8……4, 7……7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生:我学会了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生:我知道了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生:在分一分,操作学具时,我操作是最快的。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一、小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5<36 ( )×6<50 ( )×7<31
二、你能根据下面的数字写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吗?
6 2 7 44
三、我会口算
54÷7= 83 ÷ 9= 27÷3= 35÷6=
四.火眼金眼辨对错。
(1)25÷5=5 ( )
(2)18÷4=3……6 ( )
(3)14÷3=4 ( )
五、竖式计算
3 1 4 6 3 2 8 4 5 9 5 7
六、解决问题
兔妈妈买回40棵白菜,送给山羊伯伯8棵,剩下的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棵?还剩几棵?
答案:一、小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 )×5<36 (8 )×6<50 ( 4 )×7<31
二、你能根据下面的数字写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吗?
6 2 7 44
44÷7=6……2或44÷6=7……2
三、用竖式计算(竖式略)
54÷7=7……5 83 ÷ 9=9……2 27÷3=9 35÷6=5……5
四、√ × ×
五、商4余2 商5余2 商5余5 商6余3
六、解决问题
兔妈妈买回40棵白菜,送给山羊伯伯8棵,剩下的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棵?还剩几棵?
40-8=32(棵)32÷5=6(棵)……2(棵)答:每只小兔分6棵,还剩2课。
板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1)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22÷4=5(个)……2(个)答每人分5个,还剩2个。
竖式计算: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3)有13个玉米,每人分4个,能分给几人,还剩几个?
教学资料包
选一选
一道除数是5的有余数除法,余数可能是( )
A、5 4 3 2 1
B、4 3 2 1
C、4 3 2 1 0
答案:B
资料链接:
模象直观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其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不受实物直观的局限,提高直观效果,扩大直观范围。因此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与实际实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要使通过模象直观获得的知识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应注意将模象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模象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2_冀教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2_冀教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掲题示标,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自研共探,学情展示,归纳小结,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_冀教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_冀教版,共4页。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_冀教版 (4):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_冀教版 (4),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