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三课件 1.1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第1页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三课件 1.1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第2页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三课件 1.1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第3页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三课件 1.1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第4页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三课件 1.1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第5页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三课件 1.1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第6页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三课件 1.1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第7页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三课件 1.1  静电现象及微观解释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授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三种起电方式,讲授新课,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一静电的产生,总结归纳,接触时电荷分配原则,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节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
    将梳过头发的塑料梳立刻靠近细小纸屑,纸屑会被吸起(图 1-1)。雷雨天,你能看到撕裂长空的闪电,听到震耳欲登的雷声,这些都是静电现象,那么,静电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本节将学习产生静电的常见方式,并从微观角度对静电现象进行分析.
    摩擦起电是常见的使物体带电的方式之一。例如梳头发时起电,在地毯上行走时起电,脱毛衣时起电……这类静电现象都是由摩擦引起的。
    我们知道,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电荷有两种:用丝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称为电荷量(electric quantity)。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culmb),简称库,符号为C。
    负电荷 ——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正电荷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接触起电是使物体带电的又一种方式。例如,将一根用毛皮摩擦而带电的橡胶棒跟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图1-2),会发现验电器原来闭合的全属箔片张开了,表明接触后的验电器带电了。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估测物体带电多少的仪器。当带电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与全属球相连的全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因相互排斥而张开。全属箱片张开角度越大,物体所带电荷越多。
    不带电的物体与带电体接触,能使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这种方式称为接触起电
    带电体接触验电器时,带电体与验电器之间有电子转移,使验电器带电
    若不受外界影响,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将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不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图1-3),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保持橡胶棒的位置不动,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图1-4),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这又是为什么? 接着先把手移开,再把橡胶棒移开,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物体经过摩擦以后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即摩擦起电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电子的转移——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1.原子为什么呈电中性?
    2.为什么原子核稳定?
    3.核外电子为什么易失去?
    电中性得到电子——带负电电中性失去电子——带正电
    由上面的实验可知,一个带电物体靠近导体时,也可使导体带电。受附近带电体影响而使导体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称为静电感应(electrstatic inductin)。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方式称为感应起电。
    人类对电的研究始于对静电现象的观察,静电的奇妙现象引发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探索。公元前 600年左右,古希腊的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前 547)发现,廖过的琥珀可吸引轻小物体,“electricity”(电)这个词就起源于希腊文的“琥珀”。成书于西汉末年的《春秋纬·考异邮》载有“玳瑁吸诺”,意思是经过摩擦的玳瑁(一种海龟科海洋动物)背甲能吸引草屑等轻小物体。16世纪,英国的吉尔伯特(WGilbert1544-1603)发现能带电的不仅有琥珀,还有钻石、水晶等。
    1660年,德国的格里克(O.Guericke,1602-1686)发明了摩擦起电机,推动了人们对静电现象的进一步探索。1882年,英国的维姆胡斯发明了园盘式静电感应起电机,其两个同轴玻璃园板可反向高速转动,感应起电的效率很高,能连续产生并积累较多正、负电荷。现在,我们在电学实验中经常用到感应起电机(图 1-5)。
    二、产生静电的微观解释
    大量事实证明,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这个规律称为电荷守恒定律(1aw f cnservatinf charge )。
    摩擦为什么能使物体带电?这是因为,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部分电子挣脱了原子核的束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从整体上看,一个物体失去了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就得到了电子带负电。例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失去了电子带正电,丝绸获得了电子而带等量负电(图1-7)。
    感应起电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受到带电体上电荷的作用,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在本节“实验与探究”中,当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金属球上的自由电子受到负电荷作用,会向远离橡胶棒的方向移动,最终使靠近橡胶棒的金属球带正电,远离橡胶棒的两金属箔片带负电而相互排斥。
    保持橡胶棒的位置不动,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闭合,这是因为金属箔片上的电子通过人体从验电器移到了大地,而金属球上的正电荷继续保留。接着把手移开,使金属球与地面断开,再把橡胶棒移开,金属球和两金属箔片带正电,金属箔片相互排斥又会张开。因此,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在带电体所带电荷的作用下,自由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为何能吸引轻小纸片呢?如图1-8所示,当摩擦后带电的梳子靠近纸片时,纸片在梳子所带电荷的影响下,会出现如图所示的正、负电荷分布(这是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其表面出现的是极化电荷,图中仅近似画出纸片两端的极化电荷)。因为靠近梳子端的极化电荷与梳子所带电荷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吸引,所以轻小纸片便被梳子吸引过去了。
    1.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将一段塑料绳分成许多细条,用一只手提起这些塑料细条,另一只手快速重复捋塑料细条,看能否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2.如图所示,在桌上间隔一定距离放两本书,将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放置于两书之上,使玻璃板离开桌面2~3cm。用宽 0.5 cm 的纸条剪出各种姿态的人形小纸片,放在玻璃板下面,然后用一块硬泡沫塑料在玻璃上摩擦,可见小纸人翩翩起舞。(1)小纸人为什么会翩翩起舞?(2)如果实验前把“舞区”烤一烤,实验效果会更好。这是为什么?
    3.某同学在探究静电感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将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球都不带电.若使B带电,该同学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4.某同学在研究静电感应时,用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相关课件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备课ppt课件,共1页。

    高中鲁科版 (2019)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获奖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原子结构,静电的产生,新课学习,认识验电器,一三种起电方式,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一电荷守恒定律,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精品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静电的产生,什么是感应起电呢,这节课主要讲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