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1《图形的平移》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1《图形的平移》教案第1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1《图形的平移》教案第2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1《图形的平移》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冀教版1 平移公开课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1 平移公开课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探究,巩固新知,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6、37页图形的平移。
    教学提示: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尺,直尺。
    学具准备:三角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滑沙场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想看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注意观察其中的一些物体是怎样运动变化的。
    播放录像:滑沙场中缆车、滑沙等游乐项目的动态画面。
    谈话:(同时出示2个静态的画面)这几种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么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比画比画。
    学生用手势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
    讲解:像缆车、滑沙等二个游乐项目,物体沿着一个直直的方向移动,移动时只有位置变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初步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表象。】
    二、合作探究、认识巩固平移的特点。
    1、说一说。
    小组讨论(巩固对平移的初步认识)。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的平移现象,现在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们各自见过的平移现象。(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出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他们小组的讨论情况。
    生:电梯上下、国旗升降、抽屉拉动……
    师: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说的很好。我们的数学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的现象,相信大家只要勤于观察和思考,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2、做一做。
    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这张大公鸡的卡片。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谁还想来平移这张卡片,哪个孩子来像老师一样给他发口令?
    小结:细心的孩子发现没有,我们每次平移后,卡片的位置有变化吗?卡片的方向有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一做,实际上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通过操作、判断和发现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概念,从而突破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困难。】
    3、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师:出示课件:把纸片从A处向右平移到B的位置,移了几个方格。
    学生拿出方格纸自己操作,小组交流。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
    教师演示课件,讲解演示正确操作过程。
    师强调:只要数一数纸片的一条边或一个点向右平移了几个方格,就是这个纸片向右平移了几个方格。不能只数它们中间的格数。并课件出示(要想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多少格,只需要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边平移了多少格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小组中感知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三、巩固新知。
    1、学生小组合作找一找课间活动中的平移现象。(每组至少找2个)
    2、判断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
    答案:略
    四、达标反馈。
    1、下列哪些是平移现象,在括号里画“√”。

    2、图形由①到②的运动是( )现象。
    3、教材第37页练一练1题。
    答案:1、大楼里的电梯 2、平移 3、略。
    五、课堂小结。
    师:孩子们,这节课过得可真快,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平移是图形的一种运动。
    生:平移的特点是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不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生:平移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37页练一练2、3、4题。
    答案:2.笑脸、白鸽、箭头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
    3.略
    4.略
    板书设计
    图形的平移
    1、物体沿着一个直直的方向移动,移动时只有位置变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
    2、特点: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不变,只有位置发生变化。
    教学反思
    “平移”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教学中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的实质。据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出发,通过大量的情景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集体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注意到布置学生的课后实践,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我分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由感知到认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去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并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创设情景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其次是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探究。在对平移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平移的两大特点,即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其三是巩固提高。在认识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向哪个方向平移,移动了多少格?进而引导学生画出简图。之后,我还安排了学生进行总结,布置了课后实践。
    总之,我觉得选择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也贴紧了课本知识。为此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果都是有利的。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
    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
    师: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
    师: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
    生:推上。
    师:对,请同学们把窗户推上。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
    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一边)
    师: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也是太多了。
    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
    师:(出示:(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平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
    (二)教学资源包。
    平移
    把图形沿某一方向作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就是平移; 那么,平移的要素:①移动的方向;②移动的距离 平移的性质:平移只是改变图形的方位,图形的大小不变,所以,原来的图行与平移后得到的图形完全一样。
    (三)资料链接。
    数学故事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他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3 估算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3 估算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求新知,巩固知新,达标反馈,课堂小结,整百或整千的数看作整十,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3 估算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上册3 估算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实践新知,巩固拓展,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1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1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探索新知,合作交流,实践新知,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