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九)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九)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九)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巩固练习,共5页。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
    (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中磷脂的含量越多。( )
    (3)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完成的。( )
    (4)不同细胞的形态相对固定,主要是由细胞膜决定的,因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是相对固定不动的。( )
    (5)糖被是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糖类分子,具有识别作用。(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最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的是( )
    解析:选C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头部是亲水的,朝向细胞内外;蛋白质覆盖、镶嵌或贯穿其中,细胞膜外侧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C图符合细胞的结构。A、B图磷脂分子头部排列错误,且无糖蛋白;D图细胞膜内外都有糖蛋白,均不是细胞膜的正确结构。
    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是( )
    A.激素作用于靶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D.一个细胞中的无机盐离子进入相邻的细胞中
    解析:选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方式,如题中的A、B、C项所述的三种交流方式。D项属于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4.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两侧物质分子的排列是不对称的
    B.组成膜的物质分子的运动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磷脂具有保护、润滑、识别和信息传递的作用
    D.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解析:选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识别和信息传递的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5.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此研究证明了( )
    A.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
    解析:选D 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这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探索历程中相关实验与结论之间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解析:选A 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由于人们已经发现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所以由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可以推测细胞膜中可能还含有蛋白质,C正确;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可以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D正确。
    7.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揭示了电压控制的K+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A.免疫功能
    B.识别功能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解析:选C 由题干信息“K+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可知,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8.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B]____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种类和数量不同。
    (5)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E是糖蛋白,D是磷脂双分子层,B是蛋白质,A为多糖,M为细胞膜的外侧,N为细胞膜内侧。(1)图中[B]为膜上的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D]磷脂双分子层。(2)细胞膜上的[E]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3)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是因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4)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5)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所以M侧为细胞膜外侧。(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答案:(1)蛋白质 氨基酸 [D]磷脂双分子层
    (2)[E]糖蛋白 (3)流动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4)蛋白质 (5)M M侧有多糖与蛋白质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6)流动镶嵌模型
    9.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A表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例说明该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________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解析:(1)图A显示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子通过血液循环运往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所显示的细胞交流方式为通过相邻两细胞间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图中的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为该方式。(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间形成通道将信息分子传递给另一细胞,图中④为胞间连丝。
    答案:(1)血液 受体 (2)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通道 胞间连丝 (4)信息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迁移·应用·发展]
    10.对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②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膜内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解析:选C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为:
    11.细胞间的排斥反应导致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很难成功,这与下列细胞膜的哪一特点有关( )
    A.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具有选择透过性
    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的外侧有糖蛋白
    解析:选D 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12.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请回答问题:
    (1)细胞膜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成分,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
    (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________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____________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__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______(填“①”或“②”)。
    (4)由图2可知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________,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蛋白质和糖类等成分。(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自行恢复;②被漂白区域内外膜蛋白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限制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②被漂白区域内外膜蛋白分子可以相互运动。(4)由图2可知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处于相对静止状态。(5)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糖类 (2)自行恢复 膜蛋白 (3)限制 ② (4)低(弱) 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5)(一定的)流动性选项
    实验
    结论
    A
    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
    细胞膜中可能还含有蛋白质
    D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