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学习主题,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思维导图】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学习过程
课堂活动一)
课堂活动一
课堂活动二()
课堂活动二
学习目标一
课堂活动三
课堂活动三
学习目标二
课堂活动四
课堂活动四
课堂活动五
课堂活动五
课堂活动六
课堂活动六
课堂活动七
课堂活动七
学习目标三
【学习主题】
通过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了解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到唐朝灭亡,以及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政权分裂时期的历史。
【课标要求】
1.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2.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与相关史料,知道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朝灭亡及五代十国的基本史实; (DO1)
2.通过阅读史料,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DO2)
3.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DO3)
【评价任务】
1. 通过完成课堂活动一、二、三,知道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经过及影响,了解唐朝中后的社会局面。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DO1/ DO2/ DO3)
2.通过完成课堂活动四、五,知道黄巢起义的概况和朱温建立后梁标志唐朝灭亡。(DO1/ DO2/ DO3)
3. 通过完成课堂活动六,了解五代十国的形成、实质、特点及影响。明白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DO1/ DO2/ DO3)
4. 通过完成课堂活动七,回顾唐朝的发展历史,感悟唐朝的兴衰成败给后世的启示,明白唐朝虽然灭亡了,但给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升华课堂。(DO1/ DO2/ DO3)
【学习过程】
导入环节:PPT展示唐朝的发展脉络示意图,通过回忆唐朝前期的盛世,引出唐朝后期为何会走向衰落。
设计说明:学生能以旧带新复习知识,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树立时空观念。
学生活动:回忆唐朝前期的发展历史,并且思考问题。
学习目标一:
课堂活动(一):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安史之乱的含义。PPT出示三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DO1/ DO2/ DO3)
材料一组: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们把持朝政,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二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安史之乱前唐朝形势图》
材料三组:(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賦”。
——《新唐书》
《安史之乱前唐地方节度使分布图》
设计说明: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教材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的能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安史之乱的含义。
课堂活动(二):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PPT出示安史之乱的形势图,叙述安史之乱的过程。(DO1)
《安史之乱形势图》
学生活动:课前查询相关资料,阅读教材及形势图,叙述安史之乱的过程。
设计说明:通过阅读教材,提高从史料提取信息,培养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课堂活动(三):
通过PPT出示《安史之乱前后全国户数变化表 》 ,杜甫诗歌,以及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势力形势图,提问安史之乱对唐朝有何影响?(DO1/DO2)
材料一:安史之乱前后全国户数变化表
材料二: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hā lí杂草)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杜甫《无家别》
材料三: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 ——《新唐书·卷五十》
学生活动:阅读相关史料,思考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的能力。
学习目标二:
课堂活动(四):
PPT展示黄巢图片及相关介绍,播放《黄巢起义》小视频,阅读教材,概括黄巢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DO1/DO2)
设计说明:通过播放视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视频黄巢起义,明白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的内容和阅读教材知识,说出黄巢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课堂活动(五):
阅读教材,PPT出示朱温图片,以及后梁形势图,提问唐朝灭亡的标志是什么?(DO1/DO2)
朱温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史料,知道907年朱温灭亡。。
学习目标三:
课堂活动(六):阅读教材,PPT出示《五代十国形势图》,提问五代十国的形成、实质、特点和影响。(DO1)
材料一:
材料二:
《五代十国形势图》
材料三: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研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的能力。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总结五代十国的形成、实质、特点和影响。
课堂活动(七):PPT出示唐朝发展示意图,通过唐朝的兴衰成败对我们有何启示?(DO3)
设计说明: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借鉴历史的意识。
学生活动:众说纷纭,以史为鉴
【检测与作业】
1.(2019·江西抚州期末)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
A.安史之乱 “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C.澶渊之盟 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 澶渊之盟
2.(2019·四川广安期末)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中央权力开始衰微,逐渐形成( )
A.政治稳定局面 B.藩镇割据局面
C.文化繁荣局面 D.“开元盛世”局面
3.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加之连年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这场起义( )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学后反思】 安史之乱前
全国户数890多万
安史之乱后
全国户数190多万
后梁
朱 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
郭 威
邺都留守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