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
1、考生须诚信考试,遵守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并自觉服从监考教师和其他考试工作人员
管理;
2、监考教师发卷后,在试卷指定的地方填写本人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考试中途考生不准以任何理由离开考场;
3、考生答卷用笔必须使用同一规格同一颜色的笔作答(作图可使用铅笔) ,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答卷,不准在答卷上作任何标记。考生书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4、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作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6的平方根是( )
A.±16B.±8C.±4D.±2
2.下列实数中,( )是无理数.
A.﹣3.1416B.C.﹣D.
3.下列各组数分别是三条线段的长度,其中能围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1,2B.1,2,3C.1,,D.2,3,4
4.将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2,纵坐标不变,则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关系是( )
A.将原图向左平移两个单位B.关于原点对称
C.将原图向右平移两个单位D.关于y轴对称
5.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 )
A.50°B.65°C.75°D.80°
6.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将长方形ABCD沿直线DE折叠,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若AE=5,BF=3,则CF的长为( )
A.9B.10C.12D.15
7.如图,直线y=kx+b(k≠0)与x轴交于点(﹣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0,b<0
B.直线上两点(x1,y1),(x2,y2),若,则
C.直线经过第四象限
D.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5
8.已知一次函数y=k1x+b1和一次函数y1=k2x+b2的自变量x与因变量y1,y2的部分对应数值如表所示,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
A.B.C.D.
9.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题目大意是:现有一根竿子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了5尺.设竿长为x尺,绳索长为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
A.B.C.D.
10.如图1,点从的顶点出发,沿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运动时,线段的长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其中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的面积是( )
A.72B.78C.84D.90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比较实数的大小:3 (填“>”、“<”或“=”).
12.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
13.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水果玉米种子,通过试验,甲、乙、丙、丁四种水果玉米种子每亩平均产量都是1500千克,方差分别为,,,,这四种水果玉米种子中产量最稳定的是 种水果玉米种子.
14.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如图所示,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顶点A在数轴上,且点A表示的数为1,若点在数轴上(点在点A左侧),且,则点所表示的数为 .
15.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x,y),若x,y满足|x﹣y|=5,则点P(x,y)就称为“平衡点”.例如:(1,6),因为|1﹣6|=5,所以(1,6)是“平衡点”.已知一次函数y=3x+k(k为常数)图象上有一个“平衡点”的坐标是(3,8),则一次函数y=3x+k(k为常数)图象上另一“平衡点”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16.按要求解答下列各题.
(1)计算:.
(2)解方程组:.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分别为.
(1)请在图中作出关于轴对称的,并直接写出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
(2)求出的面积;
(3)在轴上有一点,使得的周长最小,在图中找出点的位置,并直接写出的周长最小值.
18.如图,在△ABC中,点D、F在BC边上,点E在AB边上,点G在AC边上,EF与GD的延长线交于点H,∠CDG=∠B,∠1+∠FEA=180°.求证:
(1)EH∥AD;
(2)∠BAD=∠H.
19.2021年6月26日是第34个国际禁毒日,为了解同学们对禁毒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开展了禁毒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从全校1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竞赛试卷进行调查分析,并将成绩(满分:100分)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出随机被抽查的学生总数,并补全上面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
(2)这些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分;众数是______分;
(3)根据比赛规则,96分以上的学生有资格进入第二轮知识竞赛环节,请你估计全校1800名学生进入第二轮环节的人数是多少?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6,0)的直线AB与直线OA相交于点A(4,2),动点N沿路线O→A→C运动.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求△OAC的面积.
(3)当△ONC的面积是△OAC面积的时,求出这时点N的坐标.
2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打车方式受到大众欢迎,该打车方式的总费用由里程费和耗时费组成,其中里程费按x元/公里计算,耗时贵按y元/分钟计算(总费用不足9元按9元计价),小明、小刚两人用该打车方式出行,按上述计价规则,其打车总费用、行驶里程数与打车时间如表:
(1)求x,y的值;
(2)如果小华也用该打车方式,打车行驶了12公里,用了16分钟,那么小华的打车总费用为多少?
22.【问题提出】
小明在学习一次函数后,对形如(其中为常数,且)的一次函数产生了兴趣,于是对它的图像和性质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特例探究】
(1)如图所示,小明已经分别画出了函数,,的图像.
请你先完成下侧列表,然后再描点、连线在图中画出函数的图像.
【深入探究】
(2)通过对上述几个函数图像的观察、思考,你发现(为常数,且)的图像一定会经过的点的坐标是______.
【总结经验】
(3)类比上述探究结果,推理函数(其中为常数,且)的图像一定会经过的点的坐标是______.
【实践运用】
(4)已知一次函数(为常数,且)的图像一定过点,且与轴相交于点,若的面积为2,求出的值.
23.【数学模型】
“8字型”是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常用模型,通常由一组对顶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构成.如图1,交于点,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不难得出两个三角形中的角存在以下关系:①(对顶角相等);②.
【提出问题】分别作出和的平分线,两条角平分线交于点,如图2,与,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呢?
【解决问题】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从特例开始探究.已知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
(1)如图2,,,则的度数是多少呢?
易证,
请你完成后续的推理过程:
______
,分别是,的平分线
,
______
又,
______度.
(2)在总结前面问题的基础上,借助图2,直接写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______.
【类比应用】
(3)如图3,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
已知:,,则______.(用、表示)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
【详解】解:∵(±4)2=16,
∴16的平方根是±4.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是解题关键.
2.B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概念判断即可.
【详解】解:A、﹣3.1416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是无理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 ﹣=-2,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 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概念,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概念.
3.C
【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详解】解:A、12+12≠2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12+22≠3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12+()2=()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22+32≠4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
4.A
【分析】根据坐标与图形变化,把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2,纵坐标不变,就是把三角形向左平移2个单位,大小不变,形状不变.
【详解】解:∵将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2,纵坐标不变,
∴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关系是:将原图向左平移两个单位.
故选:A.
5.B
【分析】根据题意得:BG∥AF,可得∠FAE=∠BED=5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
根据题意得:BG∥AF,
∴∠FAE=∠BED=50°,
∵AG为折痕,
∴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折叠,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图形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6.C
【详解】∵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
∴∠B=∠C=∠A=90°,AB=CD,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F=AE=5,∠EFD=∠A=90°,
在Rt△BEF中,BE==4,∠BFE+∠BEF=90°,
∴CD=AB=AE+BE=5+4=9,
∵∠EFD=90°,∴∠BFE+∠DFC=90°,
∴∠BEF=∠CFD,
∴△BEF∽△CFD,
∴,即 ,
∴CF=12,
故选C.
7.D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即可判断.
【详解】解: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故A、C错误;
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随的增大而增大,
∴,,,是直线上的两点,若,则,故B错误;
直线与轴交于点,
当时,函数,
关于的方程的解为,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熟知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利用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解决问题.
【详解】解:由表格可知,一次函数y1=k1x+b1和一次函数y2=k2x+b2的图象都经过点(2,3),
∴一次函数y1=k1x与y=k2x+b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3),
∴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交点坐标与方程组解的关系:对于函数y1=k1x+b1,y2=k2x+b2,其图象的交点坐标(x,y)中x,y的值是方程组的解.
9.B
【分析】根据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了5尺列方程.
【详解】解:设竿长为x尺,绳索长为y尺,
∵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
∴
∵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了5尺,
∴,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古代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10.C
【分析】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的应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根据图形和图像信息确定相关线段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图像可知点P在上运动时,此时不断增大,而从C向A运动时,先变小后变大,从而可求出、、的长度以及边边上的高,最后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解:根据图像可知点P在上运动时,此时不断增大,
由图像可知:点P从B向C运动时,的最大值为,即,
由于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此时最小,
如图,即,
∴由勾股定理可知:,
由于P最终到达点A,则,
∴,
∴,
∴的面积为:.
故选:C.
1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九上数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