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巩固练习
展开1.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飞行B.自西向东飞行
C.向低纬飞行D.向高纬飞行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
C.丙>乙>甲>丁D.丁>丙>乙>甲
3.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
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
C.丙>乙>甲>丁D.丁=丙=乙=甲
读图,完成4~5题。
4.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
A.东南方B.西南方
C.东北方D.西北方
5.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线速度相同
D.以上都不对
下图为在北半球某地24小时连续曝光拍摄的恒星视运动照片经GIS技术处理后得到的图片,图中黑色区域为曝光后留下的天空背景,左下方的地球阴影区为夜半球。读图,完成6~7题。
6.图片中恒星视运动的方向是( )
①自东向西 ②自西向东 ③顺时针方向 ④逆时针方向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7.图片中北极星没有视运动轨迹是因为其( )
A.本身不运动B.运动幅度小
C.在地轴延长线上D.位于宇宙的中心
下图为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8~10题。
8.造成图示区域相邻等线速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经度
C.纬度D.海拔
9.R、T两地线速度出现显著差异,关键在于( )
A.海陆位置B.人类活动
C.地球公转D.海拔高低
10.T地所在实线最可能是( )
A.山脉B.海沟
C.平原D.盆地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2020年7、8月份的时间窗口,“长征五号”在文昌发射中心搭载火星探测器奔赴火星。下图为“文昌卫星发射场位置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
C.温度较高,发射窗口期长
D.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
12.判断文昌发射卫星时,应朝向( )
A.偏东B.偏西
C.偏南D.偏北
二、非选择题
13.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经度为________,此半球为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A、B、C三处中线速度最大的一处为________。
(3)该图由C转到D需________小时,从E转到B需________小时。
1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图外侧弧线上画出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3)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____。
(4)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点中,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
课时作业1 地球自转
1.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旋转,但飞机是逆时针方向飞行,故是自东向西飞行。
答案:A
2~3.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第2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自转线速度甲>乙>丙>丁。第3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是每小时15°,故四地的角速度甲=乙=丙=丁。
答案:2.A 3.D
4~5.解析:第4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该图为南极俯视图,则甲位于乙的南方,甲位于乙的逆地球自转方向上,则甲位于乙的西方,故甲位于乙的西南方。第5题,甲的纬度高于乙,故甲乙两地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甲小于乙。
答案:4.B 5.A
6~7.解析:第6题,地球自转运动引起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各天体视运动方向为东升西落,以北极星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第7题,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自转的,而北极星正处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所以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而且在头顶偏北方向,所以才可以指示北方,C正确;北极星本身也是运动的,运动是宇宙中物质的本质属性,A错误;地球上人看北极星的视运动不动,但不代表北极星本身在宇宙中的运动幅度小,B错误;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因此没有宇宙中心之说,D错误。
答案:6.B 7.C
8~10.解析:第8题,图示区域相邻等线速度南、北差异主要是由于纬度不同,纬度越大,自转线速度越小,C正确;南、北向差异受地形、经度、海拔影响小,A、B、D错误。第9题,R、T两地纬度相同,但线速度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海拔高低导致自转线速度出现差异,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D正确。地球自转线速度与海陆位置、人类活动、地球公转无关,A、B、C错误。第10题,T地所在实线处自转线速度大于同纬度东、西两侧,说明该地海拔高于东、西两侧,应为山脉,A正确;海沟、平原海拔低,自转线速度小,B、C错误;盆地自转线速度小于东、西两侧,D错误。
答案:8.C 9.D 10.A
11~12.解析:第11题,文昌与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所具备的发射初速度大,利于航天发射,B正确。海南岛以山地地形为主,A错误;海南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发射窗口期较短,C错误;濒临海洋,不利于卫星的回收,D错误。第12题,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顺着自转方向发射,可节省燃料,增加推力,且文昌东部为辽阔海域,向东发射安全性更高,A正确;排除B、C、D选项。
答案:11.B 12.A
13.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C、E处于同一经线上,A、B、D处于同一经线上,B、E之间的夹角为30°,而C、E为20°W,故A、B、D(经度即为20°W向东30°)为10°E,根据自转方向可知为北半球。第(2)题,纬度越小(低),线速度越大。第(3)题,C转到D处,E转到B处,都转过了30°,因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那么,它们各需2小时。
答案:(1)10°E 北 (2)A (3)2 2
14.解析:第(1)题,图中的中心点为北极点、最外圈为赤道。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但都是自西向东。第(2)题,A、D两项为侧视图,B、C两项为俯视图。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且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应逐渐增大,西经度数应逐渐减小,据此判断A项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第(3)题,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个恒星日,其时间为23时56分4秒。第(4)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点都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答案:(1)画图略(为逆时针方向)
(2)A
(3)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4)甲 甲、乙、丙、丁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习题,共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课时作业,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