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6.4 《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课件+教案(含教学反思)
展开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 | 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 单元 | 第六单元 | 学科 | 化学 | 年级 | 九年级下册 |
教材分析 | 金属腐蚀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但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也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要了解造成金属腐蚀的因素,掌握其原理,从而找到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金属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次对一类物质的学习,金属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知道如何保护金属,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知道铁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第三章学习燃烧条件时能通过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后面还要学习酸碱盐,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教材内核心内容与问题情境关系如下:
| ||||||
学情分析 | 已有: 知识经验:学生对铁生锈有基本的认识。知道铁在空气中会生锈,但为什么会生生锈了解不多。 生活经验:九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铁生锈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有关,也可能和水有关 策略经验: 学生已具备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对控制变量的理解 。对于本课所使用到的控制变量法去探究铁生锈的原因能有效的运用。 未知: 知识经验:对铁生锈的原因缺乏认识和探究。 策略经验: 对金属锈蚀有一定了解却少理性认识,不能系统分析和研究 障碍: 1、九年级学生对变量的存在有一定的误区,需在实验中进行分析 2、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缺少生活常识,应有耐心 差异: 1、对事物的认知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只能表面理解,不能深入探究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金属回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行为习惯养成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 ||||||
教学重点 | 了解金属铁生锈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 | ||||||
教学难点 |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 ||||||
教学方法 | 实验分析法、对比实验法 |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教具、课件,实验视频等 学生准备: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展示投影资料] 资料一: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下图所示(不包括今后新探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量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资料二: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议一议] 1.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2.金属腐蚀可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 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第1题的可能回答: (1)金属资源短缺,将会使好多金属冶炼厂因缺乏原料而倒闭,工人下岗。 (2)交通工具、导电材料、建筑等都用到大量的金属,金属资源短缺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第2题的可能回答: (1)使金属制品的寿命缩短。 (2)作为量器,会影响其精确程度。 (3)金属制品的锈蚀,会影响其美观程度。 |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他们的奇思妙想进行评价。
认识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
讲授新课 | [过渡] 防止金属的锈蚀是我们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措施。
[实验] 学生按小组展示活动探究实验成果(提前一周布置)。 [提问] 1.造成钢铁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小结] 铁生锈是铁与空气(或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当铁接触到盐或能跟它反应的化学物质时,更易生锈。 [讨论] 试管2中为什么要用煮沸过蒸馏水,且要加入植物油? 2.其他金属的锈蚀 [讲述] 除铁以外,很多金属(如铜、铝等)也会与环境中的物质(如空气、水)发生反应。 [讨论] 铝和锌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如铝合金门窗、易拉罐等都含有铝;干电池中作负极的锌皮、铁丝表面的镀层等都含有锌。那么,这些金属为什么不会“生锈”呢?[小结] 铝、锌等金属易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水、氧气的进一步侵入,达到保护金属的目的。 [讨论]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能起到保护里层铝的作用。铁锈是否也能保护里层的铁呢?铁锈的成分主要是Fe2O3·xH2O,它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 根据铁生锈的条件,你采取什么措施防止铁制品生锈呢?(展示图片) [小结]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1)刷油漆、涂油或搪瓷。(2)镀上其他金属, 如镀锡或铬等。 (3)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制成合金,如不锈钢。 [提问] 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了什么防锈措施?
[讲解] 你知道吗?据估算,回收一个铝制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便宜20%,而且还可节约金属资源和95%的能源。1 t废钢铁回炉冶炼可炼成近1 t的钢,跟用铁矿石冶炼比,能节约11 t煤和铁矿石,减少污染空气的悬浮颗粒11 kg。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废旧电池中含有汞等,如果废旧电池随意丢弃,汞等渗出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如果将汞等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讨论] 废弃金属的回收有什么意义? [小结] 1.可节约金属资源。 2.由于金属冶炼需在高温下进行,回收废弃金属并再利用可节约能源,降低成本。3.可减少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提问] 怎样保护金属资源呢? [投影] 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1.从资源的采集和开采方面: (1)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 (2)合理开采矿物。 (3)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2.从保护金属材料和制品方面:防止金属腐蚀。 | 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思考、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倾听、理解、记忆,并与自己的归纳进行比较完善自己的归纳。 讨论、交流,尝试说明原因。
思考、讨论并分析原因。
分析图片,思考、讨论、归纳防锈措施。
讨论、交流、总结:(车身)刷漆、(链条、轴承)涂油、(辐条、车圈)镀铬等。
倾听、感受金属回收的重要性。
相互交流讨论,并积极发表个人观点。
思考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交流,讨论并积极发言。 |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的科学态度以及分析、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及其防锈措施,能够使学生感受深刻,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以致用,加强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关心资源、能源问题的责任感,认识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
课堂小结 | |||
板书设计 | 一、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和水(或水蒸气)直接接触。 破坏铁生锈的条件就能防止铁生锈。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为: 3.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钢。 二、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 | ||
课后作业 | 《基础题与中考新考法》P82 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 ||
课后反思 | 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由于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水分子和氧分子能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里层渗透,继续跟铁反应,直至全部被锈蚀。当铁接触易跟它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如酸)时,就更容易被锈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