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6.1聚落与环境随堂练习-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页
    6.1聚落与环境随堂练习-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2页
    6.1聚落与环境随堂练习-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6.1聚落与环境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6.1聚落与环境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1聚落与环境随堂练习-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非洲典型传统民居对应的图片是(   A BC D2.传统聚落无不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下列各地民居与实际不符的是(   A.黄土高原窑洞 B.西亚竹楼 C.北京四合院   D.北极冰屋3.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无关 B.聚落就是人们居住的房屋C.乡村聚落在地域上没有差异 D.聚落主要类型有乡村和城市4.下列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A.水源充足 B.沿海平原 C.自然资源丰富 D.内蒙古高原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乡村居民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B.早期居民临河、临湖分布的现象相当普遍C.我国南方的民居多为平顶 D.我国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火坑6.侗族集中分布于湘、贵、桂等一些山青水秀区域,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建筑。风雨桥是侗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木资源修建的一种独特建筑。下图示意侗族风雨桥。侗族风雨桥反映出的当地自然地理特征有(   降水日数较多有河流分布地势较为崎岖森林资源稀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传统聚落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如东南亚的高脚屋。而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集体居住的建筑。据此完成7-8题。7.东南亚高脚屋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为(   A.炎热干旱 B.终年严寒 C.高温多雨 D.地势高峻8.福建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9.下图为我国某地聚落景观,当地居民以茶树种植为主。该聚落的类型及判断的理由是(   城市乡村从事农业生产从事非农业生产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0.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建筑反映降水较多的是(   A.水乡人家 B.陕西窑洞C.蒙古包 D.新疆荫房11.描述湿热地区民居的诗句是(   A.干栏依势崇龙脉,共处人神吊脚楼B.雪屋冰床深闭门,缟衣应笑织成纹C.航道纵横成路网,驳船来往代公交D.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12.诗句航道纵横成路网,驳船来往代公交中水城威尼斯独特的交通方式体现了地理与(   )密切相关。A.生产建设 B.日常生活 C.风土人情 D.地理之谜13.导致诗句中雪屋冰床深闭门,缟衣应笑织成纹景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分布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14.与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描述的景象一样的地区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中纬度的内陆地区B.中纬度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中纬度的沿海地区D.赤道附近  二、判断题15.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等类型,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6.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7.我国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18.下图所示房屋建筑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19欧洲是世界上没有乡村,只有城市的大洲。 三、填空题20.表格题:将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进行比较,填入相应的内容项目规模大小道路疏密情况商店、学校、医院多少有无农田、果园、池塘乡村    城市     21.乡村一般规模小,主要有 、渔村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 、捕鱼等生产活动。22.乡村聚落:        、牧村、        、山寨等,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打猎等生产活动。23.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24聚落的形态往往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有的呈        分布,有的呈        分布。 四、解答题25.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尝试完成下面的地理探究活动。探究主题: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探究过程:1)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水源的有无、远近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饮用水,同时,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    2)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较多,且规模较大;气候寒冷的两极、干燥的沙漠地区和气候    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少聚落也少。说明聚落的特征受气候的影响。北极地区生活的人们其民居特点最有可能是    (填字母)。3)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从不同海拔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米以下的    (平原/山地)地区,聚落分布较多。4)其他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聚落的发展演变过程图,可以看出影响其形态变化的因素还有    条件。探究结论:5)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    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也有利于聚落的发展。26.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聚落可分 两大类.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三处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3A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地建一处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27.读经纬网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1,写出图中地的经纬度:    ,该地位于五带中的    。当太阳直射图中地时,我们学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填昼长夜短或者昼短夜长或者昼夜相等)。(2)读图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D:    (3)C地与山峰A的相对高度是    米;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1.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是    米。(4)FGHI两河段中,水流较为湍急的是    河段,判断依据是    (5)图中甲村庄位于乙村庄的    方向;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    村。
    参考答案:1D2B3D4D5C6A7C    8A 9D10A11A    12B    13C    14A 15.正确16.正确17.错误18.正确19错误20          稀疏                    密集          21.农村  牧村  耕作  放牧22     农村     渔村23.城市、乡村24     条带状     团块状25     河流沿岸     湿热     D     200     平原     交通     交通运输便利26.(1)乡村;城市;2)乡村;沿河分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3)不合理.A聚落位于河流上游,建造纸厂会给下游河段带来严重污染.27(1)     20°S30°E     热带     昼短夜长(2)     山峰     陡崖(3)     332     750(4)     HI     该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落差大,水流急(5)     西南       

    相关试卷

    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6.1聚落与环境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6.1聚落与环境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6.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6.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4气候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4气候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