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 有理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 有理数教案设计,共3页。
课 时 教 案 6年级 数学 学科课题2.7.1有理数的乘法周次第 周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积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能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通过探索,归纳获得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会按照“先确定符号,后计算绝对值”的方法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多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乘时判断积的符号的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二次备课及双边活动课前准备:(1)如果甲水库的水位每天上升3cm,那么4天后的水位与今天相比变化多少?(2)如果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cm,那么4天后的水位与今天相比变化多少?这些结果,是我们根据实际生活经验获得的.那么能不能把上述问题中的变化结果能用有理数来表示吗?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那么4天后甲、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甲水库变化量为:(+3)+ + + = ×4=+12(cm)乙水库变化量为:(-3)+ + + = ×4=-12(cm)学习任务(一). 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问题1: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解:3×2=6(厘米).①问题2: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解:(-3)×2=-6(厘米).②学生比较①,②得出: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应用此结论,3×(-2)= (-3)×(-2)= 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那么有理数的乘法分为:正数×正数 3×2= 计算:1.6×5=正数×0 3×0= 26×0=正数×负数 3×(-2)= 5×(-9)=0×负数 0×(-2)= (-6)×0=负数×正数 (-3)×2= (-6)×5=负数×负数 (-3)×(-2)= (-5)×(-9)=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 .学习任务(二)有理数乘法法则应用(1)(-4)×5(2)(-2)×(-8)(3) (-)×(-)(4)(-)×(-3). 归纳:首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练习 口算3×7, (-3)×(-7), (-3)×7, 3×(-7), 0×(-7) 学习任务(三)有理数倒数的概念计算(1) (2) (3) 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们的结果都是 ,在小学里知道: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拓展提升巩固提高:(1)(-4)×5×(-0.25); (2)(-)×(-)×(-2) 讨论归纳,总结出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规律:几个不等于 的因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 数个时,积的符号为 ;当负因数有 数个时,积的符号为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 。跟踪练习:(1) (-10)×(-16)×5; (2)(-9)×(-5)×(-6); (3)(-10)×(-36)×(-1); 当堂检测1.如果-5x是正数,那么x的符号是( )A. x>0 B. x≥0 C. x<0 D. x≤02.若a·b=0,则 ( )A. a = 0 B. a = 0或b = 0 C. b = 0 D. a = 0且b = 03.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则这两个数之和是( )A.正数 B. 负数 C. 零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计算:(-5)×2= (-3)×∣-2∣= (-3)×9= (-4)×(-2)= (-6)×(-1)×3= (-3)×(-3)×(-2)= 5.计算:(1)12×(-10)×(-5); (2)(-2.5)×10×(-6); (3)(-1.5)×(-6)×(-4).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5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 有理数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 有理数教案,共3页。

相关教案 更多
- 1.电子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内容错误问题请联系客服,如若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 2.压缩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打开;软件版本较低时请及时更新
- 3.资料下载成功后可在60天以内免费重复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