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二章 第二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8分
(知识点1:休斯敦的发展。知识点2:休斯敦的产业结构优化)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2022年广东汕尾期末)曾经的农业大县、被誉为“中国化妆刷之城”的鹿邑县位于豫东平原,常住人口近100万。该县化妆刷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详见下表),2021年该产业从业人员约7.8万人,占全县工业从业人员的32%。据此完成第1~2题。
手工作坊期 | 尾毛深加工期 | 化妆刷全国领跑期 |
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业人员4.6万人,把从外地购买的羊尾毛进行初级加工,销售到国内外的化妆刷厂 | 始于2010年,开始发展化妆刷产业,产业链延长,分散个体户向企业化集聚,利润提升 | 始于2016年,政府建化妆刷产业园区,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沿海地区产业链上的管理者、技术研发者等返乡创业 |
1.手工作坊期,鹿邑县发展羊尾毛加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 B.交通
C.劳动力 D.技术
2.与手工作坊期相比,尾毛深加工期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增加了产品种类 B.形成了规模效益
C.提高了研发能力 D.减少了用工数量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手工作坊期原料是从外地购买的,该县是农业大县,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所以其主导区位因素不是原料,而是劳动力。第2题,尾毛深加工期,产业链得到延长,分散的个体户向企业化集聚,这样可以增加就业,提高研发能力,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获取规模效益。对比手工作坊期和尾毛深加工期可知,前后两个时期发展的工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延长不会导致用工数量的减少,D项错误,符合题意。
[知识点1、2](2023年新疆昌吉州期末)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从图中可知,该地区( )
A.城镇化水平高 B.工业发达
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D.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
4.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
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对比两图可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占一半以上,而产值比重不足四分之一,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C项正确,D项错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说明城镇化水平低,工业落后,A、B项错误。第4题,由图可知,该地大量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A项正确。
[知识点2](2022年江西吉安期末)北京是我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我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下图为1978年、1994年与2018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北京市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调整 B.对外吸引力降低
C.环境污染严重 D.从业人员减少
6.北京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有( )
①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大 ②公共事业投入大于产出 ③经济总量增长较慢 ④新兴产业行业存在一定缺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北京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主要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整产业结构有关,A项正确;对外吸引力逐渐增强,B项错误;环境污染严重不是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从业人员减少是产业调整的结果,D项错误。第6题,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大,不是面临的问题,①错误;公共事业作为服务性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投入往往大于产出,②正确;由图可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其比重快速上升,使经济总量增速加快,③错误;新兴产业行业有技术不成熟、资金缺乏等缺陷,④正确。
[知识点2](2023年湖南娄底期末)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曾经“一矿独大”,县城内80%为山地,独特的地貌特征一度制约其发展,但也为降雪创造了条件,每年存雪期长达150多天。早在2009年该地政府就提出以滑雪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冬奥会的申办和高铁、高速公路的开通,加速了崇礼的发展步伐,众多企业不断落户崇礼。崇礼从国家级贫困县变为滑雪胜地。崇礼还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为冬奥会绿氢能源汽车提供氢能。绿氢,就是“绿电”制氢,即利用由光伏、风能等所产生的“绿电”进行氢气的制取工作。据此完成第7~8题。
7.崇礼成功转型“白色产业”的经验有( )
①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②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 ③抛弃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④利用集聚效应,吸引项目投资 ⑤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化率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在后冬奥时代,下列不利于实现该地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利用的措施是( )
A.从冬季扩展到全季节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游
B.依托冬奥冰雪热,发展房地产行业
C.打造高端会议会展中心,发展会议经济
D.引入相关山地户外运动产业
【答案】7.D 8.B
[解析]第7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崇礼成功转型为“白色产业”的经验有: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保护生态环境,①正确;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②正确;利用集聚效应,吸引项目投资,④正确。“抛弃传统产业”的说法不正确,崇礼仍保留有部分传统产业,③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化率,⑤错误。第8题,随着冬奥冰雪热,崇礼房地产行业有可能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盲目发展房地产,不利于该地长远可持续发展,B项错误,符合题意。从冬季扩展到全季节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游,打造高端会议会展中心,发展会议经济,引入相关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都有利于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知识点2]9.(2023年四川乐山入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近年来,上海重点淘汰的产业包括纺织印染、家具制品、化学原料及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非金属和金属制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等。
材料二 下表示意2015年上海六大重点工业行业发展状况。
指标 | 产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六大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 | 20 769.44 | —0.2 |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 6 159.55 | —1.8 |
汽车制造业 | 5 168.22 | —2.3 |
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 | 3 375.31 | 7.1 |
精品钢铁制造业 | 1 159.53 | —7.6 |
成套设备制造业 | 4 001.94 | 0.3 |
生物医药制造业 | 904.89 | 2.0 |
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海“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要求,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1)指出上海重点淘汰的产业具有的特点。(6分)
(2)概括2015年上海六大重点工业行业的发展特点,分析造成精品钢铁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的合理性。(8分)
【答案】(1)特点:能耗高、污染大、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
(2)发展特点:六大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大致与上年持平;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较显著,精品钢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下滑,成套设备制造业产值大体与上年持平。
主要原因:精品钢铁制造业属于传统产业,由于上海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外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产能过剩,利润下降,故精品钢铁制造业产值呈负增长;生物医药制造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上海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产品竞争力强,利润高,故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快速增长。
(3)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且工资水平高,土地资源有限且地价高昂;对环保的要求高;市场需求大,消费能力强,追求高品质的产品。因此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朝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产业发展,可以形成利润高、污染小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上海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7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区域认知]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接壤。近年来,该地一直把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培植大产业作为发展目标。据此完成第1~2题。
1.喀什地区吸引大项目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
A.地价低廉 B.交通便利
C.环境质量好 D.地理位置好
2.当地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培植大产业的主要目的有( )
①促进资源开发 ②打造品牌 ③优化经济结构 ④减少劳动力流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喀什地区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接壤,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地理位置好,具有地缘优势;喀什地区经济欠发达,地价较低,但新疆绝大部分区域地价都较低,因此地价低并非喀什地区最主要的优势条件;由于地形地质条件较差,喀什交通条件欠佳;喀什地区位于西北地区,春夏多大风、沙尘暴,且地形不利于污染扩散,环境质量一般。第2题,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一般都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这种招商取向有利于促进当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淘汰当地落后的生产工艺,优化经济结构,①③正确;依靠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大产业可提升知名度,但在工业化起步阶段,打造品牌并非主要目的,②错误;当地离经济发达区较远,劳动力流失现象不突出,④错误。
[区域认知](2023年河南周口开学考试)读2012—2020年我国某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该城市最可能是( )
A.兰州市 B.乌鲁木齐市
C.南京市 D.吉林市
4.该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善环境质量 B.促使人口大量外迁
C.加剧资源短缺 D.加重了地下水污染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市第一产业占比低,第二、第三产业占比高,经济发展程度高,最可能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南京市,C项正确;兰州市、乌鲁木齐市、吉林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南京低。第4题,由图可知,该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吸引人口迁入,A项正确,B项错误;第二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呈上升趋势,会缓解资源短缺状况,减轻地下水污染,C、D项错误。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2023年江苏泰州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完善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表为2000—2017年中国区域碳排放总量占比变化趋势表。据此完成第5~7题。
年份 | 甲 | 乙 | 丙 | 丁 |
2000 | 41% | 21% | 26% | 12% |
2003 | 43% | 19% | 26% | 12% |
2006 | 44% | 18% | 28% | 10% |
2009 | 43% | 18% | 29% | 10% |
2012 | 41% | 18% | 32% | 9% |
2015 | 40% | 18% | 33% | 9% |
2017 | 40% | 18% | 34% | 8% |
5.表中甲、乙、丙、丁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东北地区 B.乙—东部地区
C.丙—西部地区 D.丁—中部地区
6.丁区域碳排放总量占比下降的原因有( )
①重工业的衰退 ②生态环境修复 ③天然气占比最高 ④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结合区域发展特征,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甲区域发展低碳产业,减少碳排放量 ②乙区域将重工业转出,降低对能源的依赖
③丙区域发挥能源优势,承接高耗能工业 ④丁区域优先发展水能,优化能源结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5.C 6.B 7.C
[解析]第5题,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能源需求量大,碳排放总量最大,对应甲区域;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西部地区能源资源的开发,碳排放总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对应丙区域;东北地区资源逐渐枯竭,碳排放总量所占比重下降,对应丁区域;中部地区则对应乙区域。第6题,由上题解析可知,丁区域对应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传统工业衰落,环境污染减轻,碳排放总量下降,生态环境得到修复,植被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增加,使碳排放总量减少,碳排放总量占比下降,①②正确;产业结构调整,减少高排放产业,可起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④正确。天然气燃烧也会排放二氧化碳,③错误。第7题,甲区域为东部地区,应发展低碳产业,减少碳排放量,①正确;乙区域为中部地区,当地资源丰富,可因地制宜地发展重工业,并对重工业进行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量,②错误;丙区域为西部地区,当地水能、矿产等资源丰富,可以发挥能源优势,承接高耗能工业,促进经济发展,③正确;丁区域为东北地区,当地水能资源优势不突出,但土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可以发展商品农业和旅游业,④错误。
[人地协调观](2023年河南许昌期末)下图示意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老龄化的响应,图中正值越大,表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用越强,负值越大则表示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作用越强。据此完成第8~9题。
8.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 )
A.在1期之后阻碍产业升级 B.只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C.最终一定会促进产业升级 D.3期之后阻碍作用日益加强
9.3期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老龄化的响应,其根本原因是( )
A.老年群体消费支出增加
B.劳动力减少“倒逼”手工艺品向机械化生产转变
C.人才储备和供给减少
D.劳动者创新能力提高但逐渐脱离生产一线
【答案】8.D 9.C
[解析]第8题,由图和材料可知,图中正值越大,表示人口老龄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用越强。图示1期之后仍保持正值直至3期,3期之后变为负值,说明3期之后阻碍作用日益加强,A项错误,D项正确;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只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可能会反向“倒逼”企业用资本、技术代替劳动力,激化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B项错误;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一定会促进产业升级,如果企业针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有力措施,并成功将压力转为动力,就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C项错误。第9题,根据图示和材料分析可知,3期之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老龄化的响应为负值,表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用减弱,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说明人口老龄化在3期之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为阻碍作用,体现为劳动力供给减少、人才储备不足,不利于生产效率提升,从而增加社会负担,C项正确。老年群体消费支出增加会加大社会生产的压力和政府的负担,但这不是根本原因,A项错误;劳动力减少“倒逼”手工艺品向机械化生产转变和劳动者创新能力提高但逐渐脱离生产一线是产业升级的表现,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与合理布局,B、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经济增长态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
材料二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久负盛名。
材料三 图甲是洛杉矶地理位置图,图乙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1)列举洛杉矶适宜发展电影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从资源、资本、技术、外来移民的人口数量和素质四个方面,分析19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区位条件对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的积极影响。(10分)
(3)简述洛杉矶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主要经验。(6分)
【答案】(1)晴天多;大海、海滩、沙漠等自然景观多样。
(2)19世纪主导产业是能源化学工业,其主导驱动因素是资源,洛杉矶发现了大量矿产(石油、天然气),采矿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直接促进了能源化学工业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主导产业是军事国防工业,其主导驱动因素是资本,政府通过军事订货、设立军事设施和军事基地等途径向西部投入了大量资金,已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洛杉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0世纪70年代主导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其主导驱动因素是科技,尖端国防工业带动了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仪器等产业发展,洛杉矶成为美国西部的高科技产业和研发中心,享有“科技之都”的称号。
在整个时间段,移民为洛杉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3)支柱产业高端前沿化发展;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政府的支持与支撑作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产业,形成产业融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已美国休斯顿为例课堂检测,共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