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铜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铜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下期期末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
1. 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呼吁全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 大量生产超薄塑料袋
B. 将塑料垃圾回收再生
C. 生产可降解绿色替代品
D.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超薄塑料袋几乎不可重复使用,难以回收,大量生产超薄塑料袋会产生白色污染,故A不应提倡;
B、做好废弃塑料的回收,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B应提倡;
C、生产可降解绿色替代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C应提倡;
D、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D应提倡;
答案选A。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B.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制得甘油和肥皂
C.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丝
D. 生活垃圾需分类投放、分类处理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多糖类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单糖、低聚糖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可制得甘油和肥皂,B正确;
C.蛋白质灼烧时有特殊的羽毛烧焦的气味。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丝,C正确;
D. 生活垃圾需分类投放、分类处理,以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D正确;
答案选A。
3. 人的胃液是一种无色而呈酸性的液体,pH在0.9~1.5之间,胃液中含有大量盐酸。胃溃疡患者胃酸过多可考虑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 小苏打粉 B. 氢氧化铝粉 C. 氧化钙粉 D. 纯碱和碳酸钙粉
【答案】B
【解析】
【分析】碳酸氢钠、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会使胃膨胀,加重胃溃疡的程度,故胃溃疡的病人不能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只能选用Al(OH)3,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详解】A. 小苏打粉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会使胃膨胀,加重胃溃疡的程度,故A不选;
B. 氢氧化铝碱性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B选;
C. 氧化钙粉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强碱,故C不选;
D. 纯碱和碳酸钙粉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会使胃膨胀,加重胃溃疡的程度,故D不选;
故选B。
4. 某同学依据实验现象,分析苹果中的物质成分,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推测
A
苹果具有香味
含有低级酯
B
向苹果泥中滴加溶液,未变蓝
不含淀粉
C
切开苹果,放置一段时间,果肉颜色变深
含有还原性物质
D
向苹果汁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再与新制的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含有葡萄糖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水果发出的香气是多种香味物质的混合香气,一般为低级酯为主,另有少量的醇和其他物质,A正确;
B.检验淀粉应该用碘水,而不是溶液, B错误;
C.切开苹果,放置一段时间,果肉颜色变深,因为苹果中含有酚类等还原性物质,酚类化合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会变为醌类化合物,发生变色反应变为黄色,苹果切开表面与空气接触时间越长,颜色变化越深,最后变为深褐色,C正确;
D.向苹果汁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再与新制的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这是醛基的性质,说明苹果汁中含有葡萄糖,D正确;
故选B。
5.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 11B含有的中子数为0.6NA
B. 78 g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
C. 标准状况下,11.2 L乙烯和丙烯混合物中含极性键数为2 NA
D. 足量铜与500 mL 18.4 mol/L的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4.6 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B为5号元素,11B的质量数为11,则其中子数为11-5=6,则0.1mol11B所含中子数为0.6NA,A项正确;
B. 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B项错误;
C. 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2,含有2个极性键,标准状况下,11.2 L乙烯和丙烯混合物认为含有最简式C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含有极性键数目为NA,C项错误;
D. 500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当硫酸浓度变稀后,反应要停止,也就是说硫酸不可能全部与铜反应,故生成SO2分子的数目小于4.6NA,D项错误;
答案选A。
6.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Q1+Q2Q3 C. Q1+Q22Q3
【答案】A
【解析】
【详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由反应热=反应物键能之和与生成物键能之和的差值相等可得:ΔH=Q1kJ/mol+Q2kJ/mol—2Q3kJ/molv(逆),选项A错误;
B. 加入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选项B错误;
C. 反应4HCl(g)+O2(g)2Cl2(g)+2H2O(g)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恒容容器内压强减小,故t1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比t2时的大,选项C正确;
D. t3时,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减少了0.2mol,故容器中c(Cl2)=c(H2O)=0.1mol·L-1,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二、填空题(4个大题,共58分)
15. 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还含有少量Fe2+、Fe3+、Mn2+等离子)。以它为原料按下图流程可制得单质镁。
已知:溶液中生成氢氧化物的pH如下表
物质
Fe(OH)3
Mn(OH)2
Mg(OH)2
开始沉淀
2.7
8.3
9.6
完全沉淀
3.7
9.8
1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加入NaClO目的是_______;为了尽量除去杂质,pH应调至_______,固体a中的成分有_______。
(2)溶液b中的主要溶质为_______,步骤②后检验固体b已洗涤干净的操作为_______。
(3)步骤④选用的试剂X应是_______。
(4)步骤⑤操作Ⅰ包括:先制得MgCl2·6H2O,再加热失水得无水MgCl2.由溶液c制MgCl2·6H2O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过滤。
(5)步骤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除去 ②. 9.8 ③. Fe(OH)3、Mn(OH)2、Mg(OH)2
(2) ① NaCl ②.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液于试管,加入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固体b已洗净 (3)盐酸
(4) ①. 蒸发浓缩 ②. 冷却结晶
(5)MgCl2(熔融)Mg+Cl2↑
【解析】
【分析】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还含有少量Fe2+、Fe3+、Mn2+等离子),加NaClO将Fe2+氧化为Fe3+,用NaOH调pH,将Fe3+与Mn2+转化为Fe(OH)3、Mn(OH)2沉淀除去,滤液中含有Mg2+,加Na2CO3将Mg2+转化为MgCO3沉淀,固体b为MgCO3,溶液b中主要为NaCl,加水煮沸生成Mg(OH)2和CO2,MgCO3+H2O Mg(OH)2 +CO2,加盐酸得到溶液c,即为MgCl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MgCl2·6H2O,在HCl的饱和气流中继续蒸发得到无水MgCl2,电解得到Mg。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步骤①中加入NaClO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便于除去;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为了将Mn2+完全除去,pH应调至9.8,此时会有少量的Mg2+也发生沉淀,生成的沉淀有Fe(OH)3、Mn(OH)2、Mg(OH)2;
【小问2详解】
由流程分析可知,溶质b为NaCl;沉淀吸附溶液中的氯离子,可用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固体b已洗净;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溶解Mg(OH)2生成MgCl2,应加入盐酸;
【小问4详解】
根据分析,由溶液c制MgCl2·6H2O的操作为蒸发浓缩(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小问5详解】
镁属于活泼金属,所以采用电解熔融盐的方式制得,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
16. 实验小组研究SO2与Na2O2的反应。
(1)实验前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提出假设:
假设1: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类比CO2与Na2O2的反应可知,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假设2:SO2具有_______性,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4。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与Na2O2反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D中导气管口,木条复燃。
①A中反应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B中的试剂为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
③实验证明假设_______正确。
(3)为检验C中是否有Na2SO4生成,设计如下方案: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白色固体溶解于水,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HNO3,仍有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Na2SO4生成。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
(4)进一步实验证明C中反应后的固体中既有Na2SO3又有Na2SO4.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4价硫元素能被氧化为+6价。在上述实验条件下,+4价硫元素未完全转化为+6价,可见化学反应实际进行的情况与反应的_______(只写一条)有关。
【答案】(1)还原性 (2) ①.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 浓硫酸 ③. 干燥SO2 ④. 1
(3) ①. 不合理 ②.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硫酸钡氧化成硫酸钡
(4)温度或者条件
【解析】
【分析】A中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Cu+2H2SO4(浓)CuSO4+SO2↑+2H2O,B中干燥SO2,C中实施SO2与过氧化钠反应以探究反应产物,D中碱石灰,既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又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分进入C中。
【小问1详解】
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4,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根,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小问2详解】
①A中铜与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二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根据分析,B中的试剂主要作用是干燥SO2,且为液态干燥剂,是浓硫酸。
③根据C中淡黄色粉末变白色说明Na2O2发生了反应,根据带火星的木条靠近D中导气管口,木条复燃,可证明产物有氧气从而证明假设1成立;
【小问3详解】
方案不合理,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硫酸钡氧化成硫酸钡,最终的白色沉淀不确定是反应产生的硫酸钡还是被硝酸氧化而来的硫酸钡;
【小问4详解】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4价硫元素未完全转化为+6价,说明反应不能充分进行,这与反应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温度对物质的性质有一定影响,导致反应不能充分进行。
17. 研究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有重要意义。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生成1 mol NO(g)_______ ( 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 kJ 的热量。
(2)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的主要污染物(NO和C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2CO(g) 2CO2(g)+N2(g)。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反应速率v(NO)=v(CO) B. 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3)用CO2和H2合成甲醇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其反应原理为CO2(g) +3H2(g)=CH3OH(g) +H2O(g)。向甲、乙两个体积都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甲在T1乙在T2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n(CH3OH)随时间(t)的变化见下表:
t/min
0
3
6
12
24
36
n甲(CH3OH)/mol
0
0.36
0.60
0.82
0.80
0.80
n乙(CH3OH)/mol
0
0.30
0.50
0.68
0.85
0.85
①T1_______T2(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利用CO2合成甲醚的反应,9%,20,则,解得x=8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化学(B卷)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酸雨是指pH小于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