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八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末考试高一年级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K-39 Cu-64 Ag-108 I-127
第I卷(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42分)
1.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燃烧热的ΔH都为负值
B. 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D.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可以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燃烧都是放热反应,因此燃烧热的ΔH都为负值,A正确;
B.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吸热反应,例如硫燃烧等,B错误;
C.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等,C错误;
D.铜是热的良导体,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不可以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D错误;
答案选A。
2. 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硫酸钡 B. 食盐水 C. 二氧化硅 D. 醋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按强电解质的定义可知,强电解质指在水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含强酸、强碱、大部分盐等。所以对四个选项进行物质分类考查:
A.可知硫酸钡是强电解质,A项正确;
B.食盐水为混合物,不在强电解质的概念内,B项错误;
C.二氧化硅是非电解质,C项错误;
D.醋酸在水中不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D项错误。
故答案选A。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银质奖牌久置以后表面变暗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B. 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溶液pH逐渐增大
C. 粗铜提纯工艺中,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银质奖牌久置以后表面变暗是因为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的,没有电化学腐蚀发生,A错误;
B.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生成物是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则在电解过程中,溶液pH逐渐增大,B正确;
C.粗铜提纯工艺中,由于阳极上除了铜放电以外,还有比铜活泼的金属例如锌等放电,而阴极上始终是铜离子放电,因此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并不是保持不变,而是减小,C错误;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为:,正极上是氧气或氢离子放电,D错误;
答案选B。
4. 已知反应X(g)+2Y(g)XY2(g) Δ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充入X(g),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
B. 减小容器体积,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正移
C. 加入正催化剂,反应活化能降低,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缓,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充入X(g),X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A正确;
B.正反应体积减小,减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正移,B正确;
C.加入正催化剂,反应活化能降低,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不移动,C正确;
D.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D错误;
答案选D。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备氯气:4H++2Cl-+MnO2Mn2++Cl2↑+2H2O
B. 向稀硝酸中加入铜片:
C. 向氯化铁溶液通入SO2:
D.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铵: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实验室制备氯气利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4H++2Cl-+MnO2Mn2++Cl2↑+2H2O,A正确;
B.向稀硝酸中加入铜片生成硝酸铜、NO和水:,B正确;
C.没有配平,向氯化铁溶液通入SO2:,C错误;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铵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一水合氨:,D正确;
答案选C。
6.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或化学事实
解释
A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B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逐渐变黑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
C
SiO2既能与HF溶液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D
加热装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
NH4Cl固体易升华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例如氯气等也可以,A错误;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同时浓硫酸还具有氧化性,能继续氧化单质碳,因此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逐渐变黑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B正确;
C.SiO2与HF溶液反应生成的四氟化硅不是盐,因此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C错误;
D.加热装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试管口二者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因此又有晶体生成,D错误;
答案选B。
7. 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800kJ/mol,部分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键
C=O
C-H
O-H
O=O
键能(kJ/mol)
739
413
463
a
则a的值为
A. 439 B. 429 C. 1239 D. 345.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根据方程式可知4×413+2a-2×739-2×2×463=-800,解得a=439。
答案选A。
8. 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Li2CO3、K2CO3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时,该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向负极移动
B. a为CH4,b为O2
C. 此电池在常温下不能工作
D. 负极电极反应:CH4-8e-+45CO2+2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原电池为甲烷燃料电池,根据图像中电子流向知,左边电极为负极、右边电极为正极,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为正极,所以a为甲烷、b为空气,负极反应式为CH4-8e-+4CO=5CO2+2H2O,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碳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故A正确;
B.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根据电子流向知,a电极是负极、b电极是正极,所以a是CH4,b为空气,故B错误;
C.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需要高温条件,该电池在常温下不能工作,故C正确;
D.正极上甲烷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H4-8e-+4CO=5CO2+2H2O,故D正确;
故选B。
9.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A(g)+B(g)2C(g)+D(s)反应,下列说法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2amolC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A(g)+B(g)2C(g)+D(s)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再变化,据此判断。
【详解】①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一定同时生成2a mol C,与是否平衡无关,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故①错误;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等于混合气的总质量除以容器的体积,由于D是固体,所以在没有达到平衡前,混合气的总质量在减小,容器体积一定,所以混合气的密度一直在减小,当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故②正确;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故③正确;
④由于D是固体,所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在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一直不变,所以压强不再变化不能作为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④错误;
故选B。
10. 氟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型电池化学物质,如图是氟离子电池工作示意图,已知BiF3和MgF2均难溶于水。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外电路电流方向为:乙→甲
B. 充电时,外加电源的负极与甲电极相连
C. 放电时,乙电极反应方程:MgMgF2
D. 若两电极初始质量相等,则导线上每通过1mol电子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9g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F-移动方向可知,放电时甲电极为正极,乙电极为负极;则充电时甲电极为阳极,乙电极为阴极。
【详解】A.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理,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甲→乙,A错误;
B.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理,甲电极为阳极,乙电极为阴极,外加电源的负极与乙电极相连,B错误;
C.放电时,乙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g-2e-+2F-=MgF2,C正确;
D.放电时,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g-2e-+2F-=MgF2,导线上通过1mol电子,乙电极增重19g,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iF3+3e-=Bi+3F-,导线上通过1mol电子,甲电极减重19g,若初始两电极质量相等,导线上每通过1mol电子后,两电极质量相差38g,D错误;
答案选C。
11. A与B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s)+bB(g)=cC(g)+dD(g),t1、t2时刻分别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应时间/min
n(B)/mol
n(D)/mol
t1
0.12
0.10
t2
0.06
0.20
A. b∶d=3∶5
B. t1~t2内,平均反应速率v(B)=mol·L-1·min-1
C. 若起始时n(D)=0,则t2时v(D)= mol·L-1·min-1
D. t1~t2内,平均反应速率v(C)=mol·L-1·min-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分析,b:d=(0.12-0.06):(0.20-0.10)=3:5,故A正确;
B.t1~t2内,平均反应速率v(B)=mol·L-1·min-1,故B正确;
C.起始时n(D)=0,则0~t2时平均速率v(D)= mol·L-1·min-1,t2时D的反应速率为瞬时速率,故C错误;
D.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则t1~t2内,平均反应速率v(C)==mol·L-1·min-1,故D正确;
故选C。
12. HIO3水溶液是强氧化剂,用于制造药物。某学习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碘酸。N为惰性电极,ab、cd为交换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e极为电源正极,M极发生氧化反应
B. ab、cd分别为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C. M电极反应式:2H2O+2e-=H2↑+2
D. 一共收集0.3molX和Y的混合气体时KIO3溶液减少64.2g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电解池的阴阳极产品可知,工业上以KIO3为原料电解制备HIO3、生成KOH的过程实际是电解水的过程,也是K+和IO定向移动的过程,所以M室为阴极室,阴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接,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所以原料室中K+透过ab膜进入阴极室生成KOH,即ab膜为阳离子交换膜,N室为阳极室,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接,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原料室中IO透过cd膜进入阳极室生成HIO3,即cd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M室为阴极室,阴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接,即e极为光伏电池负极,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d分别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故B错误;
C.M室为阴极室,阴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接,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C正确;
D.X是氢气,Y是氧气,0.3mol气体中,其中O2为0.1mol,转移电子0.4mol,KIO3溶液中K+透过ab膜进入阴极室,IO透过cd膜进入阳极室。KIO3溶液质量减少0.4mol×214g/mol=85.6g,故D错误;
故选C。
13.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2(g)+3B2(g)2AB3(g),图1表示A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ΔH>0
B. 反应开始后AB3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是t6
C. t1∼t2、t2∼t3、t4∼t5以及t>t6时间段均达到化学平衡,且平衡常数相等
D. t2、t3、t5时刻改变的条件依次是加入催化剂、减小压强、增大AB3的浓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图1可知T1℃首先达到平衡,T1>T2,温度高,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放热,该反应的ΔH<0,A错误;
B.根据图2可知t2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不移动,t3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t5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反应开始后AB3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是t6,B正确;
C.t2∼t3阶段平衡不移动,改变的条件是催化剂,t4∼t5阶段平衡逆移,改变的条件是降低压强,t5∼t6阶段平衡逆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因此平衡常数不都相等,C错误;
D.根据选项C可知t2、t3、t5时刻改变的条件依次是加入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D错误;
答案选B。
14. 温度T时,在四个容积均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g)+O2(g)2NO2(g) ∆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
t/min
0
5
10
15
20
c(CO2)/(mol/L)
0
0.02
0.035
0.04
0.04
(1)根据表上数据,该温度(800℃)下的平衡常数K= _______ 。
(2)改变下列条件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同时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的有 _______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F.加入水蒸气
(3)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4molCO(g)和0.4molH2O(g),重新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 _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CO、H2O、CO2、H2的浓度分别为0.03、0.03、0.05、0.05,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_ v逆(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时间, 下列物质中是非电解质的是, 不能检验溶液中I-试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利用CO2合成甲醚的反应,9%,20,则,解得x=8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铜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