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章 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1页
    第1章 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页
    第1章 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章 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章 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共8页。
    第一 第A基础练·等级考测试】时间20分钟 总分44(知识点1:区域整体性。知识点2: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知识点3: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324)[知识点1](2021年陕西省洛南中学月考)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如图)。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 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读图,完成第12题。1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1 000 毫米左右其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受西风影响水汽多   B常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多C受山谷地形影响多夜雨  D受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2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其原因是(  )墙厚隔热降温 窗小抵御冬季寒流 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 分排采光条件好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1.D 2.B [解析]1题,由图可知,古城地处北印度洋沿岸附近,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其所携带的海洋水汽可沿图示谷地深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使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左右。第2题,希巴姆古城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为热带气候,故墙厚是为了隔热降温;窗小是用来抵御风沙;分上下排窗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即为了通风透气,①③正确。[知识点3](2020年福建泉州阶段性检测)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完成第35题。3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C水分   D土壤4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5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答案】3.B 4.B 5.C [解析]3题,甲地位于华北平原,为暖温带;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两地耕作制度的差异是由热量条件差异决定的。第4题,两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因此雨热同期为其共有的地理现象。第5题,甲地楼房南北间距大于乙地,这是由于甲地纬度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楼房影子较长决定的。[知识点1](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四中学期末)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第68题。6甲地的建筑物(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B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最大7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8与乙地区相比丙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答案】6.C 7.C 8.C [解析]6题,读图可知,甲地为河西走廊,乙地为宁夏平原,丙地为湟水谷地,故甲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房屋多平顶,且聚落密度小。第7题,甲地为河西走廊,多地下水和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这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有利。第8题,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气温较低,热量不足。二、非选择题(20)[知识点23]9.(2021年广东省肇庆市调研)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材料一 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材料二 图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8)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地形______________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__________河流河流少,水量小__________矿产资源丰富,以________为主较少(2)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4)(3)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4)2011新疆正式启动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4)【答案】(1)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以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河流少,水量小河网密集,水量大矿产资源丰富,以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主较少(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江苏大于新疆(3)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4)霍尔果斯是我国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B培优练·核心素养提升】时间20分钟 总分45一、选择题(9小题每小题327)[区域认知](2020年吉林联考)马尔维纳斯群岛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 800平方千米,人口约2 000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65%。下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地形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地理位置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南太平洋西岸B高纬度地区群岛C临近南美洲南端大陆东岸D属于南半球东半球2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以丘陵山地为主南高北低B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湿润C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D河流短小流速缓慢【答案】1.C 2.C [解析]1题,据材料可知,该岛位于(60°W52°S)附近,位于大西洋,A项错误;位于中纬度地区,B项错误;临近南美洲南端大陆东岸,C项正确;属于南半球、西半球,D项错误。第2题,山地集中在北部,北高南低,A项错误;受西风影响大,海洋性强,B项错误;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C项正确;岛屿面积小,起伏大,河流短小,流速快,D项错误。[区域认知]读甲、乙两区域简图及两区域农作物品种和熟制对比表,完成第34题。 3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4下列能够体现图乙所示区域特征的有(  )广泛分布着黑土 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水稻土 水田 水稻种植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   D①②⑦⑧【答案】3.B 4.B [解析]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图甲为我国东北地区,图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两地因热量差异导致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第4题,图乙所示区域为长江三角洲,以水田为主,土壤为水稻土,农业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地理实践力](2020年山西省期末)炕起源于西汉,是我国北方农村居民晚上休息的暖床,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炕的位置和面积随着时代、区域的差异而变化。下图为我国辽南地区某村落27座民居炕屋面积与南向住宅建筑面积比统计图(括号内数字为建设年份)。据此完成第56题。5形成南人住床北人睡炕的原因是(  )A气候   B地形    C经济状况   D习惯6图中两区域相比(  )A区域人口数量多    B区域房屋保温性能不足C区域居住条件差    D区域外出务工人员多【答案】5.A 6.B [解析]5题,由材料是我国北方农村居民晚上休息的暖床可知,北方冬季气候寒冷,为了保暖而睡炕,形成原因是气候,A项正确。第6题,图中纵坐标表示炕屋面积与南向住宅建筑面积比,从图中可读出炕屋面积比例大,且建设年份比较早,可推测出区域房屋保温性能不足,B项正确。[地理实践力]豆腐自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浸泡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致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读图,完成第79题。7推断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时期较早的主要成因是(  )A水质较好   B土壤肥沃C人口迁移   D地缘优势8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气温C市场   D技术9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A   BC   D【答案】7.C 8.B 9.B [解析]7题,读图可知,西汉时期豆腐生产主要是在安徽地区,福建作为豆腐生产中心主要是从宋代开始,饮食文化的传播需要人作为载体,因此区域之间人口的迁移最有可能是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较早的原因。第8题,南方与北方因为纬度不同,所以热量差异较大,而温度高低会影响大豆的泡发,温度越高,大豆越易泡发,温度越低,越不易泡发。第9题,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因此饮食中主要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主要对应乙地区。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把食物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不仅容易保存,而且便于牧民的携带,主要对应甲地区。二、非选择题(18)[综合思维]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8)材料 秦岭及其南侧相邻的汉水谷地植物种类丰富,素有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为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下图为秦岭及其附近区域等高线图。(1)读图比较110°E以西秦岭南北两坡的地势特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北坡地势特征的成因(4)(2)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自源头至丹江口为上游分析秦岭对汉水上游干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6)(3)分析秦岭及其以南的汉水谷地物种丰富的原因(4)(4)渭河平原和汉水谷地南北跨度仅两百千米但种植业显著不同试比较两地农业(类型熟制主要粮食作物)的主要差异(4)【答案】(1)北坡短而陡峭南坡长而和缓地壳运动使秦岭与渭河平原之间形成断裂秦岭一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陡崖所以山坡短而陡峭(2)汉水上游流经秦岭南侧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汉水谷地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秦岭南坡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3)该区域地处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气候兼具南北方气候特征加之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为我国南北动植物分布提供了多样的气候条件河谷地区相对封闭受外界影响较小人地关系协调为生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4)汉水谷地水田农业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渭河平原旱地农业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